2018年先漲後跌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全年貶值5.04%


2018年先漲後跌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全年貶值5.04%


2018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貶值3290個基點,幅度達到5.04%。

在2017年揚眉吐氣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2018年重回貶值,雖然破7險情出現,但在央行的連番出手下,全年5.04%的貶值幅度小於2015年和2016年。

2018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12月2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8632,較前一交易日大幅升值262個基點。

2018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貶值3290個基點,幅度達到5.04%,(2017年12月29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5342)。從2014年開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三年出現年度貶值, 2014年則小幅貶值0.36%,2015年全年則貶值了6.12%,2016年全年人民幣中間價貶值近6.83%。這一頹勢在2017年一掃而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去年升值5.8%。

在對世界主要貨幣的表現中,以中間價計算,2018年全年,對歐元和英鎊的匯率波幅相對較小,對日元則貶值近7%,對澳元升值超5%。

一季度換匯最划算

2018年全年,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計,換匯最划算的日子是4月初,全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最低點出現在4月2日(報6.2764),此外,整個1月換匯都很不錯,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基本停留在6.30上下;如果你11月1日去換匯,則是最不划算的,當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9670。

今年一季度,在逆週期因子的持續作用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先是一路高歌猛進,即使央行將1月就將逆週期因子調回中性,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然在今年3月末升至“811”匯改以來最高點。

不過,受美元走高以及海外因素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隨後開始走低,多個關口被突破且速度不斷加快,10月的最後一天,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最低觸及6.9780,距離“7”這一心理關口,只有220個基點。

今年前11個月,中國外匯儲備累計縮水了828.38億美元,截至2018年11月末,央行手中的外匯儲備餘額為30616.97億美元。

相較2015年和2016年,雖然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接近,但外匯儲備的降幅大大縮窄。

2015年中國外匯儲備減少了5127億美元,這是1992年以來外匯儲備首次出現年度縮水,2016年繼續縮水,全年外匯儲備下降近3200億美元,2017年則增長1294億美元。

連續出手多次險守7關口

伴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下半年連續走低,央行連番出手進行逆週期調節。

面對年初人民幣匯率的漲勢如虹,央行一度在1月將逆週期因子調回中性,而在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再次逼近6.90關口後,央行在8月3日出手,恢復外匯風險準備金至20%。

簡單地說,央行要求金融機構按其遠期售匯(含期權和掉期)簽約額的20%交存外匯風險準備金,相當於讓銀行為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虧損而計提風險準備,通過價格傳導抑制企業遠期售匯的順週期行為,屬於透明、非歧視性、價格型的逆週期宏觀審慎政策工具。

10天后,央行對離岸空頭出手。

央行上海總部8月16日通知要求上海自貿區分賬核算單元(FTU,Free Trade Accounting Unit)的三個淨流出公式暫不執行,各銀行不得通過同業往來賬戶向境外存放或拆放人民幣資金,但實體經濟真實的跨境資金收付需求不能受影響。

然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依舊未能一掃頹勢,8月24日,央行重啟逆週期因子,這是央行調節外匯市場的工具箱中,效果最立竿見影的一個。

11月7日,中國央行再放大招,在香港發行了200億離岸央票。

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2018年最後一個月暫回平穩走勢,隨著美聯儲調低2019年加息次數至2次,興業研究預計,如基本面分化、中美關係和歐元區政治風險等無特殊變化,預計春節前美元兌人民幣將維持在現行震盪區間,同時加強市場化波動。此外中央政治經濟會議暗示2019年貨幣政策取向邊際放鬆,這意味著利差壓制之下人民幣匯率升值方向或缺乏彈性。與此前會議不同,本次會議並未直接談及人民幣匯率,該機構認為,這或許暗示著加強人民幣匯率市場化變動,減輕政策痕跡。然而,這種不干預是有“底線”的,即“防範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