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週歲的寶寶,認知能力應該是什麼水平?家長應該如何引導?

對於兩週歲的男孩,是處在一個成長的分界線中,即教育心理學所說的“感知運動階段”與“前運算階段”。而且,如果是男寶寶,運動機能發育比較早(根據平均的水平),而語言能力有可能稍晚一些;如果是女寶寶,則語言能力發育較早。希望以下討論,能為家長帶來實實在在的益處!我是“

甲骨遊學”欄目的編輯,歡迎關注!

第一、兩歲的孩子,處在“感知階段”的晚期,有如下特點:

開始有邏輯思維,舉個例子:寶寶看到地上有一盒玩具,他會:

1)打開蓋子;

2)將玩具倒出;

3)如果玩具塞住了,他會搖一搖;

4)看著玩具從盒子裡倒出來。

這一連串的組合,正是邏輯思維的表現,通過運動,表達任務完成的順利。還有,寶寶還會“逆向思維”,會將玩具收拾到盒子裡。這時候,寶寶的思維,是緊密和運動聯繫的。

兩週歲的寶寶,認知能力應該是什麼水平?家長應該如何引導?


從兒童發展階段看,0~6歲的孩子,多以大肌肉訓練為主,精細肌肉成熟的時間比較晚,比如,有的孩子等到7歲或者8歲,才能正確書寫漢字。如果孩子能夠使用筆,畫出半圓形和直線,那麼他的精細肌肉就比較發達了,可以練習書寫漢字等精細動作了。

所以,父母儘量多花時間,陪伴孩子,鍛鍊他們的運動技能。建立“感知”與思維的關係。也就是說,讓他們多看,多聽,多觸摸,多練等,讓實物與感官聯繫,讓感官信息與抽象思維聯繫。不必緊張,放鬆!這是天倫之樂!

兩週歲的寶寶,認知能力應該是什麼水平?家長應該如何引導?


第二、此時孩子需要與家長建立健康的感情紐帶

在孩子幼年期,需要與大人建立高質量的感情紐帶,從而為他們奠定穩固的感情基礎。如果家長缺少這方面的投入,兒童沒有與父母形成安全的依戀關係。孩子感情常出問題,比如感到害怕、難過、緊張、過分依賴、拒絕或生氣。

穩固的情感,反過來又影響智力發育。孩子沒有焦慮感,通常他們能夠專注與學習上,幫助智利成長。

兩週歲的寶寶,認知能力應該是什麼水平?家長應該如何引導?


第三、大人需要幫助孩子,建立秩序感

孩子在2歲時,大腦“額葉”發育不成熟,他們常常衝動,也就是說,他們想做什麼就要做什麼,好像“脫韁野馬”一樣。大約3~4歲時,大腦“額葉”進一步發展,但要到20歲左右才發育成熟。

在孩子成熟前,父母不得不“借給”孩子一個大腦,幫助他們決策,給他們設置安全界線,不斷地提醒,制定並監督計劃。從這個角度看,父母教養孩子是長期工作,不是一次教導完畢,孩子就理所當然地明白了。孩子需要大人不斷地提醒、督責。

兩週歲的寶寶,認知能力應該是什麼水平?家長應該如何引導?


第四、兩歲的孩子,語言發育特點:

孩子開始使用“我”,抽象代詞,而不是自己名字來表達(根據個體發育不同,有的到3歲才能分清楚“你”“我”)。孩子開始嘗試用“不”字表示,並常常使用兩個字表達,如,拿拿,寶吃,等等。

家長可以:

1)描述孩子的活動,幫助擴充詞彙量;

2)講述家長正在做的,幫助孩子理解;

3)多給孩子聽童謠等錄音,最好父母親自讀給孩子聽。

最後,祝福天下父母!

敬請關注:甲骨遊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