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那些沒用的課程 真的沒用嗎

今年春節的時候,有一位親戚來家裡做客,聊起我的大學生活時,問我大學都學什麼課程?我笑笑說:“美學”,親戚滿臉詫異,我接著解釋:“美學就是研究美的課程”親戚樂了,說“你這門課,聽起來好沒用啊”。

其實,大學這樣聽起來“沒用”的課程,還有很多,比如藝術哲學、馬克思主義等,我聽說過一個故事:說一架飛機正在飛越太平洋,廣播響了“女士們、先生們,現在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我們現在順風飛行,風速300公里,飛行速度1200公里,非常快;壞消息是導航設備全部失靈,我們不知道飛到了哪裡?也不知道應飛向哪裡?”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的社會只有技術,沒有人文思想,它就像一架沒有導航的飛機。科學技術的發展如果脫離人類的價值和溫度,就會失去意義。如果沒有人文關懷,我們的生活和社會就會崩潰成赤裸裸的金錢至上,娛樂到死,科技的飛速發展,就像一輛失控的野馬,最終可能會帶來破壞。

因此,我們需要在大學開設各種各樣的人文課程,這些課程聽起來可能是無用的,但它們給我們提供了深刻的營養,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和進入社會的能力。還有一種責任感。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的七十週年,我想起了抗日戰爭時期的西南聯大,國難當頭,許多學生都不想去上大學了,他們說:“我們的同齡人都去當兵了,我們也要上戰場,上大學沒用,學歷史沒用。”

錢穆現實攔住他們,苦口婆心地勸說:“孩子們,戰爭總會過去的,我們的民族要建設、要復興就必須知過去,才能有未來。讀書不能中斷。”為了激勵學生上學,錢穆先生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完成了《國史大綱》,在這本書的扉頁赫然印著一行大字:謹以此書獻給抗戰的百萬將士。一位日本學者評價說:這本書相當於兩個師團的威力。

有人說:教育是什麼,教育就是一個人把他所學的課程全都忘掉了以後,他的身上還剩下的東西。我特別喜歡這句話,我們現在所學的具體課程,有一天我們可能忘了,還給老師了,但是有一種東西一定無法刪除無法忘記,因為它已經滲透我們的血液,深入我們的骨髓。

大學裡的課程並無有用無用之說,如果你用功利的眼光看待,那麼那些無法帶給你實際的、看得見的利益的課程可能就是無用的。但是這些課程其實也在潛移默化影響著你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每逢春節家人團聚,我都會面臨這樣的窘迫狀況,家人會問我以後出來是從事和自己專業所學相關的工作嗎?我往往是默不作聲的,因為我覺得大人們無法理解大學的教育其實是一個養成教育,更多地是培養我精神層面的能力,我還是理想化的,不想所學一定要和金錢掛鉤,否則就如同大人所言:“既然你畢業後不從事專業相關工作,何必浪費時間上大學?”所以說,之所以會有代溝,和我們接受的教育息息相關。

大學那些沒用的課程 真的沒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