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的開路先鋒

文章摘自:解放軍報

1936年5月,紅12團擔負紅二軍團的前衛團,在前邊開道。紅軍要經過的地方海拔3000米以上,雪山重重,峽谷縱列,是藏族聚居區,人煙稀少,物資匱乏,糧食奇缺。前進道路上要連續翻越3座5000米以上的大雪山。紅軍不僅要戰勝雪山阻擋和惡劣氣候的侵襲,更加嚴重的是缺糧斷炊的威脅。

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的開路先鋒

長征前夕部分紅軍將領合影

團政治委員朱照輝在戰鬥中負傷後,全團工作都壓在團長黃新廷肩上。他盡力做好全團的軍政工作,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了最充分的思想準備。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7月初,黃新廷與新調來的政委楊秀山率紅12團到達甘孜的絨壩岔,與專程趕來迎接他們的紅四方面軍第30軍263團會師。

前衛團在迎接部隊的引領下向阿壩開進。原計劃10天的行程整整走了半個月。在最後斷糧的日子裡,還忍飢挨餓翻越了一座4200米的雪山,部隊27日才到達阿壩。

黃新廷把解除飢餓的希望寄託在比較富庶的阿壩。但事與願違,這裡只有幾十棟空空的民房,見不到半粒糧食。尋找糧食成了部隊生存的首要任務。黃新廷與楊秀山一合計,決定各帶領一個營去覓糧。

黃新廷連續找了一天,走了兩個村莊也沒有找到一粒糧食。他來到一個打麥場上時,看見兩名戰士在老百姓打過的青稞秸垛中找東西。黃新廷拍拍自己的腦門,心裡說:“我怎麼就沒有想到這一招呢?”他不動聲色地走到戰士跟前。一個戰士興奮地說:“團長,你看。”伸出的粗大手掌中有十幾粒青稞來回滾動。他對身邊的馬伕和警衛員說:“來!咱們一起來個小夏收。”

大約兩個小時的光景,幾個人便撿了兩碗青稞。回到團裡,黃新廷向楊秀山亮出了戰果,給機關同志一個驚喜,決定向全團推廣這一做法。

幾天下來也沒有搞到多少糧食,大家都很發愁。黃新廷又帶著二營去了一個更遠的村莊,在一個沒有牛的牛圈裡發現幹牛糞上散落著幾粒青稞。他像一個偵察員觀察敵人留下的蛛絲馬跡似的拿著一根棍子撥動著幹牛糞,在牛糞下面他意外地探到了一個硬物。他讓幾個戰士小心翼翼地挖下去,竟挖出個大罈子,揭開蓋子一看,大家都驚叫了起來,原來裝著滿滿一罈子青稞。

黃新廷說:“接著在附近找,埋糧食絕不會就一個罈子。”果真又挖出了兩罈子,足足有400斤。這對全團雖是個小數,可也是份救命糧啊!

黃新廷讓同行的財務員拿出40塊銀元,用布包扎嚴實,寫了一張紙條:“老鄉,我們用了你們的糧食,現付上大洋肆拾塊,請查收。紅軍十二團。”然後一起放在罈子裡,埋在原來的地方。

黃新廷率領紅12團離開阿壩進入松潘草地。此時正值盛夏,應該是草原上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可是在這塊草地上卻又是最難通過的時候。草茂花繁的地表下處處隱藏著“殺機”,一腳踩錯就可能永遠被沼澤、泥淖吞噬。

黃新廷帶著這支瘦骨嶙峋但意志堅強的隊伍在荒涼原始的草地上艱難地前進著。萬籟俱寂的“路”上只有前面部隊人馬走過的足跡和蹄印。十餘天的草地行軍沒有見過一個人影。沒有嚮導帶路,他們只能沿著已走過部隊的足跡艱難跋涉……草地深處隨時都可能見到掉隊犧牲的戰友遺體,個個都是皮包骨頭,有的還兩三人背靠背坐在一起。他們平靜的臉上像是要對後來的戰友訴說著什麼,卻永遠不能開口了。

走出草地前兩天是最難熬的日子,黃新廷這個團一點可吃的東西都沒有了。大家緊鎖雙眉,很少說話,情緒也到了低谷。黃新廷跟誰也沒有說,跑到遠點的地方挖了一包灰菜,煮熟後每人一碗,大家高興極了。他乘勢給大家做工作說:“現在是我們最困難的時候,可離勝利也不遠了。大家要打起精神來,爭取最後勝利。你們看野菜不是還有嘛!實在沒有吃的我們可以把馬殺了,足夠吃到走出草地。”

一聽說要殺戰馬,幾個戰士都不幹了。第二天,警衛員周忠甲把自己那件既能遮風擋雨,又能當被蓋的寶貝皮斗篷拿出來給大家煮著吃了。這種“仗義疏財”的做法真的救了危難中的戰友的生命,同時也救了黃新廷戰馬的命。馬伕小李哭著說:“周忠甲你是我們戰馬的大恩人。”

8月18日,官兵們和往常一樣拖著疲憊、飢餓的身軀,邁著緩慢的步伐,踏上了艱辛的征程。當部隊吃力地翻過一座小山時,眼前突然出現了一片房屋,炊煙裊裊,犬吠聲聲,村邊一片片開著淡紅色小花的蕎麥地飄散著芳香,白色的羊群在綠茵茵的草地上悠閒地吃草……

“我們走出草地了!”“我們勝利了!”不知是誰忽然大聲呼喊起來。戰士們丟掉手裡的木棍,歡呼著奔向小山。眼前頓時一亮,美麗的景色讓他們亢奮,雪山草地被徹底踏在了腳下,幸福的淚水從他們乾瘦的面龐上滴落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