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前掌門調任社保基金 國資劃轉充實“養命錢”

人保前掌门调任社保基金 国资划转充实“养命钱”

時代週報記者 吳平 發自廣州

社保基金理事會迎來一位新的副理事長—吳焰。

12月8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佈了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信息,其中,任命吳焰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免去王忠民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職務。

根據國務院2016年12月30日發佈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中國人口總量將在2030年前後達到峰值,那之後勞動年齡人口波動下降,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

“這意味著,2030年之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需要把多年積累的資金不斷拿出來補貼社會了。”深圳前海某私募基金策略分析師說。

社保基金理事會在一年前的2016年11月10日,剛剛迎來新任的理事長—前財政部長樓繼偉,而今又迎來新的副理事長,新領導的陸續到位,會給社保基金理事會的投資帶來哪些變化?

前財政部長擔任理事長

吳焰上次被媒體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放到一起報道,還是在2011年6月,全國社保基金投資100億元,入股中國人保集團,取得11%股權的時候。

那時候的人保集團董事長吳焰,在儀式上,與時任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財政部副部長李勇一同按下“信任”“信賴”“信心”三個印鑑。

當時,人保集團正在謀劃上市,人保集團是財政部獨家發起創辦的,100%的股權歸屬國家,而在上市之前,把11%的股權給予社保基金,意味著人保上市之後,社保基金可以憑藉這11%的股權獲得巨大的股價升值收益。

這個案例,恰是全國社保基金獲取資本的典型代表。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資金構成,最主要來自於中央財政預算撥款和國有資本劃轉,根據其2016年年報,社保基金資產總額2萬億元,其中,從2000年8月成立到2016年底,中央財政預算撥款2898億元,國有股減持資金922.8億元,境內轉持股票997.85億元,境外轉持股票827.51億元。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是老百姓的養命錢,是專門用於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等補充、調劑用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是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但是,此“社保基金”卻非彼“社保基金”,據社保基金理事會網站解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與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社會保險基金是不同的,後者才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養老金、基本醫療保險金、工傷險、失業險、生育險。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五任理事長,讓這個機構頗不尋常。

2000年8月創辦時的理事長是劉仲藜,從1988年就開始擔任財政部副部長,1992-1998年擔任財政部部長,兼任國家稅務總局局長,2000年至2003年擔任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黨組書記。

此後,財政部部長退下來之後,去社保基金理事會擔任理事長,替全國人民擔任總理財師,似乎成了慣例。

第二任理事長項懷誠自2003-2008年執掌社保基金,同樣也恰好是2003年剛從財政部部長、黨組書記的職位上離任;第三任理事長戴相龍,自1995-2002年擔任央行行長、黨委書記,2002-2007年擔任天津市市長,2008-2013年擔任社保基金理事長;第四任理事長是謝旭人,他2007-2013年擔任財政部部長,2013-2016年擔任社保基金理事長;第五任理事長樓繼偉,則是在2013-2016年擔任財政部部長,2016年開始擔任社保基金理事長。

有趣的是,這幾位財政部長、社保基金理事長,都來自江浙一帶,劉仲藜是浙江寧波人,項懷誠是江蘇吳江人,戴相龍是江蘇儀徵人,謝旭人是浙江寧波人,樓繼偉的籍貫也是浙江義烏。

他們擔任社保基金理事長時,都已經成為中國財經界的泰斗級人物,也都已經接近職業生涯的最後一程,比如,劉仲藜擔任理事長時的年齡是66歲,項懷誠擔任理事長時是64歲,戴相龍擔任理事長時是64歲,謝旭人擔任理事長時是66歲,樓繼偉擔任理事長時也是66歲。而項懷誠、戴相龍、謝旭人幾位不再擔任理事長之後,目前依然擔任著理事。

社保基金理事會目前的副理事長王爾乘、王文靈是2015年得到國務院任命,王爾乘此前在中央組織部工作30年;王文靈此前曾擔任重慶市委研究室副主任、重慶國際信託副董事長,社保基金理事會法規及監管部主任;另一位副理事長王忠民是2004年得到國務院任命,此前曾擔任西北大學校長,陝西省政府秘書長,2003年進入社保基金理事會擔任股權部主任。

而新的副理事長吳焰相對年輕,現年56歲,此前曾擔任共青團新疆自治區委黨組書記,共青團中央組織部副部長,42歲的時候進入中國人壽集團工作,後升任中國人壽總裁,45歲轉戰人保,出任黨委書記、總經理,在人保10年間,主導了人保改制,引入社保基金戰略投資,推動人保集團港股上市。

收益率高

以萬億元計的資金規模,如果拿出去投資,年均收益率能有多高?答案是驚人的。

根據社保基金理事會的年報,從2000年成立到2016年,16年間,五任理事長,給全國老百姓的養命錢,平均每年賺取8.37%的回報。目前社保基金2萬億元的資產中,除了財政撥款國企劃轉等給予的本金之外,有8227億元是自己賺回來的。

他們都是怎樣投資的?

在劉仲藜擔任理事長的2000-2003年,社保基金的年報中對投資技藝披露得相對更詳盡一些,2001年,社保基金起步階段本金只有795.26億元,全部是財政撥款,這筆錢大部分是存在銀行存款的形式吃利息,佔比64.59%,有32.82%拿去買了國債,有1.57%拿去買了中石化的新股,可見,進入股票市場的比例很低。當年的收益率僅有2.25%。

第二任理事長項懷誠在2003年接手的時候,社保基金的規模已經增長到1325億元,當時已經有媒體和學者的聲音,認為社保基金的收益率在2001、2002年的收益率不到3%,僅僅相當於當年的銀行存款利率,未來無法跑贏通脹,無法應對未來的社會保障資金需求高峰。

在這個背景下,項懷誠宣佈,2004年開始社保基金將增長投資股票的資金比例,從5.1%增長到15%。

項懷誠上任之後的社保基金年報,也作了調整,不再披露具體投資到國債、銀行存款、股票的詳細比例,而是改為委託外部公募基金公司去管理資產,披露委託投資資產的比例,以及社保基金自己直接投資資產的比例。

其委託投資資產的比例從2003年的24%逐年上升,目前已經達到54%。

在項懷誠掌舵的2003-2008年,社保基金的當年收益率,從2003年的2.71%,慢慢提升到2005年的4.16%,在2006年和2007年的大牛市當中,社保基金更是獲得29%和43.19%的收益率。

2008年,戴相龍接手社保基金理事會,當年社保基金的權益總額已經增加到5130億元,但是,恰逢全球金融危機,當年的收益率卻變成了17年中唯一虧損的一次記錄,為-6.79%。但戴相龍很快在2009年就把這口氣爭了回來,當年收益率達到16.12%。

後面的第四任理事長謝旭人雖然在位時間僅有3年,而不像前兩任的5年,但是業績卻毫不含糊,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別給社保基金創造了11.69%和15.19%的當年收益率。

國資劃轉

社保基金2012年的年報中,開始出現“廣東委託基金”,隨後幾年,又出現“山東委託基金”,這是廣東省和山東省統籌的養老金,委託給社保基金理事會來管理。

這是人社部推動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也就是把各省的養老資金彙總起來,統一交給社保基金去投資,去獲得更高的收益。

“各省的養老金一般都是存銀行,收益率很低。山東是最典型的案例,雖然聽從人社部的政策安排,拿出資金,但卻是存放在山東境內的銀行中,這樣社保基金理事會沒辦法管理,而山東自己也沒辦法管理,這筆錢就是兩不管的狀態,就只能存銀行,還是活期存款,收益率極低。後來社保基金理事會在山東成立省級分支,才慢慢把這筆錢管理起來。”深圳前海某私募基金策略分析師說。

根據社保基金2016年年報,廣東委託的1000億元左右的資金,從2012年到2016年,社保基金理事會累計為其賺取了331.57億元的投資收益。山東委託資金1000億元,投資收益累計50.19億元。

實際上,在2010年《社會保險法》中就提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要實行全國統籌,改變此前分散在各級政府的分散資金池的狀態,實現統一統籌,統一投資,統一調劑。

2015年3月的全國兩會期間,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提出,養老保險基金未來收支平衡面臨巨大壓力,全國統籌方案力爭當年出臺;當年11月發佈的“十三五”規劃確認,要實現養老金全國統籌;2017年11月,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確認,2018年將邁出第一步,實行基本養老金中央調劑制度。

2017年11月9日,國務院又印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進一步制度化明確規定劃轉的程序、步驟、配套措施等。這將進一步增加社保基金等資金來源。

“劃轉可以讓社保基金每年取得更多的股份分紅,而全國養老金能拿出來投資的預計有2萬億元,15%的比例會進入股市,帶來的新增資金就是3000億元左右。”前述私募基金策略分析師說。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