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不是四川的特產!相比四川,這個地方才是大熊貓的希望之光

1958年,北京師範大學鄭光美教授在陝西佛坪收集動物標本,在當地人家中發現了大熊貓的皮毛。1964年,《動物學雜誌》上發表了《秦嶺南麓發現的大熊貓》,披露了秦嶺大熊貓的消息,引起全世界轟動,秦嶺作為大熊貓的棲息地正式得到了確認。至此離四川發現大熊貓已經過去了幾乎一個世紀。

大熊貓不是四川的特產!相比四川,這個地方才是大熊貓的希望之光

60年過去了,通過搶救性保護,秦嶺大熊貓數量已達到345只,在全國大熊貓數量中大約佔18.5%

大熊貓不是四川的特產!相比四川,這個地方才是大熊貓的希望之光

秦嶺大熊貓個體略大,且具有較小頭骨、較大牙齒,鼻骨比四川大熊貓短五分之一,頭更圓,吻部更短,比其他山系的大熊貓更像貓,體型肥碩似熊、豐腴富態,頭圓尾短,使它看上去更漂亮,更憨態可掬,秦嶺大熊貓又被稱為“國寶中的美人”。大熊貓其實是很靦腆、很敏感,尤其害怕打擾。

大熊貓不是四川的特產!相比四川,這個地方才是大熊貓的希望之光

秦嶺大熊貓

在棲息繁衍中,秦嶺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秦嶺大熊貓幾乎都是野生的。而四川臥龍保護區的大熊貓基本都是人工繁育的,電視臺有時都得到秦嶺拍攝大熊貓在野外活動的影像。經過綜合對比,秦嶺在生態保護等多個方面更具優勢,所以學術界把秦嶺稱為“野生大熊貓最有希望生存繁衍下去的地方”。

大熊貓不是四川的特產!相比四川,這個地方才是大熊貓的希望之光

雖然相比於大家熟知的四川老家,秦嶺有其優越性,但是專家分析,秦嶺大熊貓種群情況依舊很瀕危。秦嶺大熊貓棲息地主要分佈在秦嶺6個不同區域,東西區域比較隔離,中間兩個核心種群數量雖然增加較快,但棲息地向外擴散很小,周圍都不連通,現在主要通過栽植竹子來恢復棲息地。 ​

大熊貓不是四川的特產!相比四川,這個地方才是大熊貓的希望之光

雖然在動物園裡看到萌萌的大熊貓會令人很興奮,但是我們也必須明白,大熊貓是熊不是貓,它終究是屬於自然的。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大熊貓都能夠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鬱鬱蔥蔥的山林裡,而不是在動物園裡飯來張口,耍寶賣萌,那才是保護的成功與勝利。

大熊貓不是四川的特產!相比四川,這個地方才是大熊貓的希望之光

本文僅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