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秋季情緒中毒

謹防秋季情緒中毒

秋風漸起,秋高氣爽,碧空萬里,雖有“極目楚天舒”的舒暢,但是伴著秋風的蕭瑟,免不了在心頭湧上“風蕭蕭兮易水寒”的蒼涼,尤其是看著夏季遮擋驕陽的翠綠色的樹葉轉眼就變得焦黃、枯萎,隨風捲落、浪跡天涯,不由得被胸中激起的悲涼蹂躪“愴然而涕下”。

謹防秋季情緒中毒

這種悲秋的情緒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悲秋”可以稱得上是中國人揮之不去的千年情節。早在《楚辭·九辯》中就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詩句。千年來也不乏各種悲秋的詩篇,可以說,悲秋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主題之一。詩詞文章本身就是作者情緒的抒發和再昇華,大量“悲秋”文字的存在恰恰反映了在秋季時大眾的心理活動特點——悲。悲傷就是大眾在秋季時的情緒特點。

謹防秋季情緒中毒


這種人類的生理特點在《黃帝內經》中已有明確的記載:“西風生於秋,病在肺”“在志為憂”意思就是說秋應於肺,憂慮、悲傷是秋季的情緒特點。甚至有人將因為秋季景色、氣候變化而產生的淒涼、苦悶心情不得宣發,造成的焦慮、抑鬱情緒稱為悲秋綜合徵。

謹防秋季情緒中毒

我們應該知道,季節轉化時是人體對氣候反應最敏感的時期,秋天來臨,天氣由熱轉涼,身體也會由興奮、積極向上的狀態轉入消沉、向內的狀態。與其說是由於秋天草木凋零,讓人產生的蕭瑟、淒涼之感,不如說是由於人體生物鐘不能適應日照時間長短的變化,導致的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進而產生的情緒和精神狀態的低落,造成“悲秋”情況的發生。臨床觀察發現,抑鬱症患者的發病率在秋季最高,同時也發現“悲秋”的人群多對寒冷比較敏感、體質較弱、體育活動較少,且多為常年在室內工作者。

因此,專家提醒,秋天心情不好要注意調節,做好心理保健,保持良好心態,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

謹防秋季情緒中毒

首先,要調整好心態。心存善良的人,會與人為善,以他人之樂為樂,心中常有愉悅之感,能始終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狀態;心存寬容的人,有著非凡的氣度和胸襟,對世事總是抱有理解和原諒,在心理上自然能夠鎮定自若;心存樂觀的人,擁有積極向上的性格和心境,總是充滿了活力和潛力,在任何困難面前,都能保持健康的心理;心存淡泊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會對世事和他人牢騷滿腹,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擁有身心健康。

謹防秋季情緒中毒

其次,要調理好飲食。日常飲食中多攝入一些高蛋白食物,比如牛奶、肉類和豆類等,有利於消除抑鬱情緒。另外,富含鋅元素的魚類和麥片,富含鉀、鎂但呢個元素的香蕉、葵花籽等,都可以改善抑鬱情緒,保持秋天好心情。同時,也可以酌情飲用一些綠茶、咖啡等提神的飲品,以改善心境。

謹防秋季情緒中毒

第三,要堅持做運動。天氣轉涼,秋高氣爽,比較適合進行登山、騎自行車等運動,結伴到野外做運動,散散心,不僅能增強身體機能,而且對於神經系統起到調節和安撫作用,排憂解愁,消除抑鬱情緒,保證秋天有一個好的心情。

謹防秋季情緒中毒

最後要注意多溝通。溝通是心靈的橋樑,找一些知心的親朋好友一起說說心裡話,或者找一個心理醫生進行心理諮詢,傾訴心中的不快,將煩惱和悲傷都說出來,然後將它忘掉,才能保持我們內心的純淨,時刻擁有一個好的心情。

謹防秋季情緒中毒


謹防秋季情緒中毒


喜歡編者的文章嗎?喜歡的話就請關注我,我會努力給讀者發送更多更好看的圖文。(本文圖文來自網絡)

掃描下方二維碼敬請關注



謹防秋季情緒中毒


關注我們

謹防秋季情緒中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