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偽,你以為我願意?

虛偽這兩個字,字面上的意思不好聽,可是現實生活中,誰不是戴著虛偽的面具活著的?你是領導,別人巴結你,諂諛獻媚,這就是虛偽,不過大多數領導都喜歡別人這樣的虛偽;有的人在不喜歡的異性面前,因為一些個人的慾望使得他面對性的誘惑時欲拒還迎,這也是虛偽;面對自己討厭的同事亦或是認識的人,見面的時候微笑著點個頭,這也是虛偽。

虛偽,你以為我願意?

我們為什麼要虛偽?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變得虛偽?

隨著年齡的增長,面對形形色色的人情世故,我們不得不變得虛偽,不得不去變成那個我們曾經心中所厭惡的形象。不是我們在改變這個社會,是這個社會在改變我們。人越長大越喜歡聽假話。所以,我們總是在失去中長大,在長大中失去。當你懂得了虛偽,便懂得了要生存下去。

有句話說得好:“無偽則性不能自美”。虛偽,是人才有的,低等動物沒有虛偽一說。這可能也是另外一種區別人與動物的殘酷的方式吧。

為什麼要虛偽。因為人與人相處,需要按統一的禮節來彼此尊重和交流,上下級之間的禮儀、權貴與貧苦大眾之間的禮儀等等。

虛偽,你以為我願意?

而禮節本身就是虛偽的,是那些權貴者製造出來的維護自身利益的產物,但是禮節也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人類歷史的發展,有利有弊。

中華大地五千年的歷史中,曾經南方的“蠻荒之人”是不懂禮節的,他們性格直爽,敢愛敢恨,殺伐果斷,笑話北方的漢人是偽君子。卻最終一起被漢化,納入了中華的版圖,隨著文化的融合,“蠻荒之人”也最終被“虛偽化”。

用禮節和形式掩蓋自己內心的野性和真是目的,久而久之形成習慣,人性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虛偽,你以為我願意?

其實,說到底,虛偽的本身也是真實,人們為了真實的目的所以虛偽,所以那是人性所必須具備的因素。“會哭的孩子有奶喝”從某一層面上說也是這個道理。虛偽和道德一脈相承。 道德本身即是不道德的,從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惡”觀點出發,道德是為了約束人性的惡,從這個出發點看的話,惡才是真實的本體,而道德作為虛偽的產物,則是促進人類發展的正能量。

今天,你戴面具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