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連”網 ≠ 車“聯”網,二者之間有何區別?

如今,互聯網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是全部,有的人不吃飯,但吃飯的時候不讓拿手機上網絕對不行……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網絡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平時開的汽車。這時在屏幕前面的有些人可能詭異的笑了

“不就是車聯網嘛!我懂,我的車也能上網,連WiFi速度老快了。”

車“連”網 ≠ 車“聯”網,二者之間有何區別?

​WiFi與4G “聯網方式”的本質區別

如果僅將車能聯網作為最終目的來看的話……那確實,WiFi與4G沒什麼區別。但是,因為聯網方式的不同,產生的網絡傳輸穩定性也會不太一樣。

車“連”網 ≠ 車“聯”網,二者之間有何區別?

​“時斷時續”的WiFi網絡信號

內置4G聯網功能的車載大屏,會設有單獨的外置天線接收4G網絡信號;而手機由於內置的空間有限以及美觀性與便攜性要求,會選擇內置天線(大哥大用戶除外),內置天線的網絡接收能力在物理屬性上就會比外置天線差,且信號通過熱點進行二次分享,期間也會造成信號的丟失,較容易導致WiFi版網絡連接出現時斷時續的情況。

車“連”網 ≠ 車“聯”網,二者之間有何區別?

​聯網差異遠不止一兩步操作那麼簡單

內置的4G網絡模塊會隨著車輛的啟動時刻處於聯網狀態。而連接WiFi熱點需要【打開手機熱點】-【連接車機】兩步操作。想象一下,每次上車後都要進行這樣的操作,但凡有一次上車之後忘記打開熱點,而在駕駛過程中又偏偏遇到使用像導航這種需要聯網的功能時……的確有點麻煩。

車“連”網 ≠ 車“聯”網,二者之間有何區別?

那乾脆直接用手機呢?這到是方便快捷了,但是真心危險啊先不說被交警叔叔看到會扣分罰錢,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也要避免開車的時候看手機。

人走網斷”無法實現“遠程”功能

智能車載大屏可以依託網絡與車輛傳感器的連接,拓展出很多場景化的應用,例如定位尋車功能,遠程喚醒攝像頭抓拍路面情況,遠程查看車輛信息等等,這些功能實現的前提均需要車輛處於聯網狀態,而WiFi “人走網斷”的情況下,則不能實現這些功能。

手機熱點,不是隻“熱一點”

使用過手機作為熱點聯網的用戶,大家似乎都會有一個共識,就是在使用過程中,手機電量不僅掉的很快,而且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手機熱點的原理就是將手機接收的GPRS、3G或4G信號轉化為WiFi信號發送出去。這個過程中隨著功耗的增大,CPU會持續的高負荷運行,直接的表現就是手機發熱,掉電快。短時間應急沒問題,但長時間的使用無論對手機電池,還是手機CPU都會造成影響。

車“連”網 ≠ 車“聯”網,二者之間有何區別?

車聯網一定不是一個簡單的連網功能就能夠實現。智能車載大屏除了承載最基本的導航,音樂功能之外,還應成為一個連接人、車、生活的智能終端,不僅需要從用戶實際需求出發,構建完整的軟硬件解決方案,還需要針對用戶的用車場景,構建場景化應用,豐富用戶的出行體驗。

車“連”網 ≠ 車“聯”網,二者之間有何區別?

當前車聯網市場可謂是百家爭鳴,不僅傳統主機廠積極的在擁抱變革,更雲集了以百度、阿里、騰訊為首的互聯網巨頭,各方都在以自己的強項佈局車聯網市場。在這其中,也不乏以蘑菇智行為代表的創新領域新秀,以自主研發的智能車載設備與智能車載系統,為用戶提供“一個系統、一應俱全、一路智享”汽車生活體驗。

車“連”網 ≠ 車“聯”網,二者之間有何區別?

​談及車聯網,就繞不開自動駕駛

當前谷歌、特斯拉、百度等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在特定區域內已經行駛了數百萬公里里程,雖然當前還是處在低等級的自動駕駛(SAE自動駕駛分級),但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髮展,難點的不斷攻克,自動駕駛技術會向著更加高級別的方向邁進。

車“連”網 ≠ 車“聯”網,二者之間有何區別?

在這些技術中,穩定且高效的無線網絡通信技術尤為重要。可喜的是,隨著5G通信技術商用在即,其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優勢將成為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重大契機。蘑菇智行憑藉自身技術優勢,成功加入5G自動駕駛聯盟,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將推出更具差異化競爭優勢的車聯網產品,幫助和促進汽車產業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