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收入超500億 萬達為何還要從房地產轉型?

2018年已收官。“轉型”“分化”“活下去”,仍是2018年的關鍵詞。

地產收入超500億 萬達為何還要從房地產轉型?

萬達“去地產化”

值得注意的是,萬達已有30年的發展歷史。萬達初始轉型始於20年前,從單純住宅開發轉向持有商業中心開發運營,4年前集團又提出全面轉型現代服務業。

鳳凰網奇點商業梳理發現,萬達集團縮減地產業務的規模始於2016年。

當年克而瑞信息集團聯合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共同發佈《2016年一季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萬達集團以157億元的銷售金額排名第11位,比2015年同期下滑4位。銷售面積180.7萬平方米,排名第9位,比2015年同期下滑3位。

而在另一家機構億翰智庫發佈的《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典型房企銷售業績排行榜TOP150》中,萬達集團以247萬平方米的銷售面積,排名第10位,銷售金額為215億元,排名第10位。在該機構發佈的《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典型房企銷售業績排行榜TOP50》中,在2015年一季度萬達集團銷售金額為146億元,排名第7位,銷售面積為115萬平方米,排名第9位。

無論是克而瑞的統計,還是億翰智庫的統計,2016年一季度,萬達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排名,均比上一年同期有所下滑。

在彼時,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萬達集團戰略是“去地產化”,從房地產企業轉向一家以服務業為主的公司。

2016年1月16日,王健林在作2015年集團工作報告時指出,萬達不是退出房地產,只是不再把房地產作為主導產業,不再作為萬達收入和利潤增長的主要來源。

王健林的講話,也坐實了業內人士的猜測。

萬達2020年完成轉型

但也有觀點認為,萬達錯失了房地產市場的紅利。

統計數據顯示,在2016年,恆大、萬科、碧桂園銷售金額過了3000億大關。2017年,碧桂園、恆大、萬科更是闖進了“5000億俱樂部”。

地產收入超500億 萬達為何還要從房地產轉型?

但王健林認為,房地產行業有兩個比較大的缺陷,一是房地產是強週期性行業,好幾年差幾年,在週期變化中很多企業死掉。大型企業通過開發比較多的項目,似乎可以一定程度熨平週期,但是不可能完全擺脫週期。二是房地產現金流不長遠。房子不是快銷品,即使比起汽車這樣的耐用消費品,更新速度也慢得多。買多套房的人基本都是為了投資,真正自己居住,更新換代是很慢的,很多人買一套房子住一輩子,甚至傳承幾代人。

王健林表示,一個國家城市化率達到70%左右,房地產市場就會萎縮。一些企業在房地產行業活上幾十年、上百年是可能的,但是市場銷量萎縮後,行業裡的企業數就會大幅減少。

王健林說,萬達一定要堅決轉型,發展擁有長期穩定現金流、有科技含量的產業。2018年看到國家對房地產行業政策的調整和整個行業的變化,萬達同仁特別是管理層對萬達轉型現代服務業的認識更趨一致,大家更認同集團董事會戰略決策的前瞻性。對大型企業來說,轉型知易行難。前兩天我看了一篇文章,說房地產轉型是偽命題,那是因為他們轉不了才這麼說。不僅房地產行業,任何行業轉型都不容易,轉型是極其痛苦、需要長時間才能完成的過程。

王健林認為,隨著租金收入不斷增加,新生現代服務業產業的成長,萬達一定會越來越健康,越來越運行良好。其實現在說萬達轉型已經成功不算為過,因為萬達收入結構已經改變,主要收入來源已經不是房地產。但我們還在轉型過程中,最終完成目標是2020年。

王健林表示,2018年,萬達服務業收入1609億元,佔總收入的75.1%,房地產收入僅佔24.9%。應該說萬達已經不是房地產企業,而是以服務業為主、有房地產業務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地產收入超500億 萬達為何還要從房地產轉型?


奇點 · 新媒體矩陣

大魚號丨一點號丨企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