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生活太平淡,都想找點兒刺激,還有什麼是比看一部恐怖片更簡單粗暴又低成本的方法?當腎上腺素開始激增,呼吸變得越來越急促,說不定你會誤以為這就是興奮的感覺。

然而,近些年的恐怖片整體上給人一種黔驢技窮的感覺。典型現象主要有3種:

第一種,翻拍經典炒冷飯。去年翻拍版《小丑回魂》成了爆款,《小丑回魂2》繼續走起來。光翻《小丑回魂》絕對不夠,《寵物公墓》也安排上了。不得不感嘆一句,是斯蒂芬·金撐起了好萊塢恐怖片的半邊天。

倒不是說翻拍一定不行,但是有前作立在那兒當標尺,新版要有好口碑真的很難。能讓達妹演到自閉,昆汀看完都哭了的新《陰風陣陣》幾年能出一部?

《陰風陣陣》

第二種,逮住一個IP可勁兒拍續集。《電鋸驚魂1》拍出來的時候我們還是個孩子,《電鋸驚魂8》拍出來的時候,身邊好多朋友都有孩子了。問題是越拍越好了嗎?更像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溫子仁8年前拍了《潛伏》,緊接著又拍了《招魂》,兩部影片口碑都很不錯,就乾脆整個“招魂”宇宙吧。然後就砸了。溫子仁是個好導演,但如果看到“溫子仁監製”5個字,還是慎重考慮一下比較好。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月光光心慌慌》

順便要再提一下《月光光心慌慌》,該系列第11部最近剛在北美上映,而第一部都已經是1978年的事兒了。

第三種,就是純粹的爛,沒什麼好說的。具體例子請參考百分之99的國產恐怖片。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之前被我吐槽過N次的《夜半兇鈴》

其實,與其他類型影片相比較,觀眾對恐怖片的包容心是很強的,恐怖片並不用各個方面都盡善盡美,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嚇人,嚇人是對觀眾最起碼的尊重。

恐怖片的類型有很多,各種類型都曾有不少突出代表作。比如被林正英主演的《殭屍先生》帶火的道士+殭屍類港式恐怖片,後來跟風拍的什麼《殭屍叔叔》《殭屍七大姑八大姨》也就那樣了。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殭屍先生》

比如以《咒怨》《午夜兇鈴》等為代表的日系恐怖片,至今仍是國內最喜歡東施效顰的一種類型,只可惜總是始於有鬼,終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妝容跟特效做得也跟鬧著玩似的。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咒怨》

再比如像前面提到的《電鋸驚魂》《月光光心慌慌》的連環殺手類,以及《喪屍出籠》這種喪屍類的歐美系恐怖片,後來者爭相模仿,大多也只能僅靠著血漿和暴力維護著自己作為恐怖片的最後一絲尊嚴。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電鋸驚魂》

不管什麼類型,同樣的東西經不起毫無誠意、翻來覆去地瞎折騰,第一次看可能嚇到失聲,第五六七八次的時候,只能面無表情。所以,想嚇人,還是要有些新套路。

吐槽完再來薦片,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近些年話題性比較高的幾種新熱門類型恐怖片,主要火在哪裡。(注:這裡強調一下“話題性”和“熱門”兩個關鍵詞,並不是說口碑好到毫無爭議。)

感官剝奪類

以《屏住呼吸》《寂靜之地》為例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恐怖片要想嚇人,要從劇情、畫面、氛圍三要素一同下手,劇情設定合理,畫面衝擊力夠強,氛圍烘托也到位的恐怖片拿7分以上不成問題。但如果有其中一處尤為突出,也可以成為熱門話題之作。

《屏住呼吸》和《寂靜之地》就是主打氛圍的一種影片類型。即便沒有看過正片,從片名和海報上的人物動作大家也能看出來,這兩部影片有著一個相同的設定,那就是不能出聲,最好連大氣也別喘一口。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喘氣兒我就開槍打你

《屏住呼吸》講的是三個年紀輕輕的小偷慣犯,盯上了一個剛領到去世女兒賠償金的退伍老兵,欺負老人眼瞎看不見,打算把賠償金偷走。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老人因為眼盲而導致聽力和嗅覺異常靈敏,所以三個年輕人進房子容易,出房子就很難了。

《寂靜之地》的故事背景設定為外星生物入侵地球,這種生物能憑藉人類發出的聲響迅速鎖定獵物方位,然後將人類吃掉。於是主人公一家人終日生活在用手語交流,幹什麼都要躡手躡腳的狀態中。而比較糟糕的是,懷有身孕的女主角即將臨盆。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寂靜之地》

恐怖片的氛圍完全是靠聲音來烘托的,這裡的聲音包括演員臺詞口吻、聲效和配樂,日系恐怖片在這方面是最有代表性的。但比駭人的聲音更嚇人的是乾脆沒有聲音。都說暴風雨來前的寧靜最可怕,《屏住呼吸》和《寂靜之地》則是將這種寧靜貫穿至了全片,基本等同於直接剝奪了觀眾的聽覺。

感官剝奪給人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會對其他的刺激過於敏感,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在剝奪了觀眾的聽覺之後,除了可以讓影片全程具有張力以外,也能使片中突如其來的恐怖情節效果加倍。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屏住呼吸》

可能會有人認為類似於《屏住呼吸》和《寂靜之地》這樣的影片不過是那種採用jumpscare形式,靠一驚一乍來嚇人的低級恐怖作品,這麼說無疑等於直接忽視了整部影片在聲音方面做出的重要鋪墊。退一步講,即便是一驚一乍,你也次次都被嚇到了不是?那作為恐怖片來說,它已經成功了。

《寂靜之地》今年5月份時在國內上映,整體來說,這並不是一部很完美的作品,觀眾的槽點主要集中在劇情設定的bug上面,比如一家人為什麼不搬到瀑布旁邊去住,電是哪裡來的,明知生孩子會疼得大叫為什麼還要懷孕等等。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可能是很多人在影院裡觀影體驗最好的一次,因為幾乎所有觀眾都被這種無聲的氛圍搞得緊張兮兮,甚至連爆米花都不敢使勁兒嚼。

最近又有一部類似《寂靜之地》的恐怖片發佈了首支預告,叫《蒙上你的眼》。在這部片子的設定中,只要你睜開眼就會被怪物弄死,為了生存下去,人們必須蒙上雙眼,渡過危機四伏的河流,逃往唯一可能安全的地方避難。

《蒙上你的眼》預告

嚴格意義上來講,儘管設定相似,但《蒙上你的眼》其實並不能與上面兩部歸為同一種類型,因為這部影片中不存在我們所說的靠聲音烘托氛圍的手法。不過,該片是由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更好的世界》導演蘇珊娜·比爾執導、奧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主演,想必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可以期待一下。

偽紀錄片類

以《中邪》《昆池巖》為例

說起偽紀錄片類的恐怖片,《女巫布萊爾》永遠是繞不開的一部代表作。《女巫布萊爾》是電影史上第一部以此形式拍攝的恐怖片,而它已經是1999年的作品了。所以如果非要說這是一種新形式,肯定不太嚴謹。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女巫布萊爾》

但偽紀錄片為什麼突然又在國內觀眾視線中火了起來?這主要得益於去年的國產恐怖片《中邪》和今年的韓國恐怖片《昆池巖》。

如大家所知,紀錄片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而偽紀錄片偽的便是紀錄片的“真實感”。一隻用特效做得再逼真的鬼,也絕對沒有一隻讓你覺得是用攝像頭真正拍下來的鬼更可怕。當年的《鬼影實錄》系列也是這麼火起來的。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鬼影實錄》

先拿隔壁家《昆池巖》來說,影片在本土口碑票房大爆,再加上偽紀錄片形式+夜闖世界知名凶宅的噱頭夠足,於是國內影迷也懷著激動的心情找來一看,但可能是因為原本的期待值太高,看完後很多人表示just so so。

但是!你可以說《昆池巖》劇情不好看,絕對不能說它不嚇人。有一個朋友大白天和同事在公司一起看完片子,然後問我“《昆池巖》哪裡嚇人了?” 你有本事晚上自己一個人關了燈再看啊!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我就不信你還能笑著說這是“卡姿蘭大眼睛”

這裡倒不是為《昆池巖》洗白,因為影片前半段確實廢戲較多,鋪墊冗長且無用。但是《昆池巖》的亮點不能被一棒打死。

光是偽紀錄片的形式就已經有了一定的恐怖基調,而裡面的特效妝容和佈景也足以吊打一片恐怖片。最喜歡的是裡面有一處情節,既有著《寂靜嶺》的風格,又能讓人聯想到遊戲《求生之路》。作為一部爽片來說,《昆池巖》絕對值得一看。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昆池巖》佈景之一

再說《中邪》這部歷經坎坷遲遲未見上映的國產恐怖片。影片講的是兩個大學生為了拍農村風俗紀錄片,來到一個村子裡跟拍被周邊村民奉為高人的王婆夫婦,記錄下這二人驅邪的過程。在這期間,他們卻遇到了各種詭異的事情,甚至最後差點付出生命代價。

很多人早已在網上找來《中邪》的最初版本看完了,然後和《昆池巖》的評價一樣:“也就那樣吧,被吹得太高了。”《中邪》的質量好壞,各有各的衡量標準。但是作為之前有幸參加了唯一一次首映的觀眾,還是想為這部國產恐怖片說幾句話。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首先,拍攝成本是它不得不提的一個重要點。《中邪》最初的版本只用了七萬元來完成,其中有兩萬元負責治療男主角董天文拍戲時摔傷的腰,剩下的五萬還包含著所有人的伙食、住宿。5塊錢賣給你一隻3兩重的大閘蟹,你還嫌不是陽澄湖的?

其次,影院要上映的版本是後期追加投資進行過聲畫修復的,比大家在網上找來的版本質感高了不止一個層次。再其次,在電影院看恐怖片真的和在13寸液晶屏上看的體驗不一樣。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中邪》

最後想說的是,在國產恐怖片全員處於一攤扶不上牆的爛泥狀態下,幾個跑龍套的群眾演員用著偽紀錄片的形式,沒砸錢就拍出這部電影,已經狠狠打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臉。就這一點來說,《中邪》的意義更大於質量。(不用擔心二喜寫軟文,因為《中邪》掏不起)

桌面電影類

以《解除好友:暗網》為例

今年8月份,有一部由韓裔演員約翰·趙主演的懸疑驚悚片《網絡謎蹤》口碑大爆,大爆的原因有很多,故事節奏緊湊,邏輯性強,結局反轉驚人,演員表演到位……而引起觀眾最多討論的是它的敘事形式。

全片都是在電腦屏幕上呈現出來的。這種類型被稱為“桌面電影”。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不過,這種可以說是顛覆了電影傳統視聽剪輯技術的敘事形式並不是由《網絡謎蹤》開創的先河。甚至就在它上映前的一個月,另一部以完全一樣的手法制作(都不敢說是拍攝)的恐怖片《解除好友2:暗網》也收穫了不俗口碑。再再往前追溯,早在2014年上映的《解除好友》第一部也是同樣的類型。

如“桌面電影”字面上所表達的意思,影片全部內容都是以POV鏡頭在電腦桌面上呈現出來,觀影體驗相當新穎,就好像是在偷窺一個陌生人的電腦屏幕一樣,可以滿足一部分獵奇心理,但同時也對不熟悉蘋果筆記本OS系統和國外社交軟件頁面的觀眾稍微不太友好。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解除好友2:暗網》

桌面電影的誕生百分百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這個類型的電影只可能出現在近年。《網絡謎蹤》主要展現了網絡技術對刑事案件破解可以提供的最大幫助,而《解除好友》和《解除好友2:暗網》則選擇展現了網絡上的陰暗面是如何摧毀一個人的,這也是這兩部電影最大的恐怖之處。

《解除好友》講的是一位女生的不雅視頻被同學上傳到了網上,導致她遭受了各種網絡暴力,然後女生不堪受辱在學校自殺。在她一週年忌日當天,女生的冤魂利用自己生前的社交媒體賬號,在網上開始對當年的始作俑者接連進行報復。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解除好友》

《解除好友2:暗網》和前作相比,完全摒棄了靈異元素,將重心放在了大眾不太熟知的暗網上面。影片講的是男主角拿走了別人丟失的筆記本電腦,但卻發現重裝過系統後的電腦異常卡頓,並且硬盤內存幾乎都是滿的。當他打開那些隱藏文件夾之後,他和自己的朋友接觸到了暗網上的人,然後一個個開始接連出事……

桌面電影恐怖片嚇人靠的同樣是真實,因為正如裡面的角色們一樣,如今的我們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花費在了電腦、手機、網絡、社交軟件上面。是人類發明了網絡,而現在網絡正在奴役著人類。再說嚴重點,是在一點點地將我們吞噬或殺死。而最最恐怖的是,我們明知道這些,卻依然離不開它。

恐怖片想嚇人,也得玩點新套路

《解除好友2:暗網》

如果說這兩部恐怖片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那就是珍愛生命,遠離手機電腦,別參與網絡暴力,別隨便點別人發給你的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