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本、德國等11個國家38位學者直奔武漢,只為這所高校而來

歲末的武漢,天氣雖然寒冷,但武漢工程大學

的校園裡卻熱鬧非常、暖意融融。12月21日—22日,從美國、法國、澳大利亞、德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11個國家遠道而來的38位學者在這裡齊聚一堂,共襄“武漢工程大學首屆青年學者論壇”盛舉。

美國、日本、德國等11個國家38位學者直奔武漢,只為這所高校而來

美國、日本、德國等11個國家38位學者直奔武漢,只為這所高校而來

武漢工程大學校黨委書記程幼金在致辭中表示,學校發展的根本在於人才,學校的活力主要在於人才的積極性。面對“雙一流”建設的目標,我們滿懷信心、充滿期待。武工大希望以識人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海內外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學校來,形成群星閃耀、燦若星河的宏大氣象。

美國、日本、德國等11個國家38位學者直奔武漢,只為這所高校而來

武漢工程大學副校長張彥鐸《攜手奮進,共築工大夢》主題報告。他說,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學校緊跟“雙一流”建設導向,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堅持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第一戰略,全面推進以“人才工程”為主線的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人才高地,向社會廣納賢。

美國、日本、德國等11個國家38位學者直奔武漢,只為這所高校而來

在大會報告環節,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池汝安教授與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楚天學子”劉治田教授分享了他們在武漢工程大學的工作、科研經歷。池汝安教授向與會學者們介紹了自己從加拿大回國以及選擇武漢工程大學的親身經歷,也同時與青年學者們分享了自己在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及經驗。他表示,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 劉治田教授則表示,武漢工程大學地處九省通衢的武漢,且這裡有非常好的人才服務政策和科研平臺,通過個人的努力和學校、團隊的支持,近幾年取得了一系列的豐碩學術成果!在“入選湖北省一流學科”的大好環境下,新的時期,新的起點,熱烈期待諸位學者加盟武漢工程大學!

美國、日本、德國等11個國家38位學者直奔武漢,只為這所高校而來

美國、日本、德國等11個國家38位學者直奔武漢,只為這所高校而來

另外,此次論壇設立了材料學、光能數理、化工環境、機械電氣、計算機科學、文學、礦業建築等七個分論壇。學者們也分享了各自學科的最新前沿動態、感悟和所得,與參會師生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美國、日本、德國等11個國家38位學者直奔武漢,只為這所高校而來

次日上午,校黨委副書記鄭丹鳳,副校長張彥鐸、副校長張文學,四級職員喻九陽等領導出席了武漢工程大學“青年學者閉幕式暨意向簽約儀式”。在相關領導的見證下,28位學者現場與學校簽訂意向協議書餘亦非博士郭嘉陽博士作為青年學者代表,分別作了發言。他們表示,在兩天的學習交流中感受到了學校對引入人才的渴望和對青年學者的關心愛護,希望今後能積極參與到學校的學科建設發展中來。

美國、日本、德國等11個國家38位學者直奔武漢,只為這所高校而來

美國、日本、德國等11個國家38位學者直奔武漢,只為這所高校而來

最後,武漢工程大學黨委副書記鄭丹鳳做了總結講話。她表示,此次青年論壇是一次成功的論壇,此次論壇上,大家圍繞國際學術前沿,暢所欲言,思維激盪,使論壇充滿了濃厚的研討氛圍。開拓了學校師生視野,增強了國際合作,為學校引進海內外優秀人才奠定了基礎。而面對雙一流建設宏偉藍圖,武漢工程大學人才將秉著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大力推進人才強校戰略,並以此論壇為契機,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的力度,積極構築人才高地。

最後,她代表學校再次表達了誠邀廣大優秀青年學者加盟工大、攜手工大、共築工大夢想、實現人生理想的美好期待!

美國、日本、德國等11個國家38位學者直奔武漢,只為這所高校而來

歡迎廣大考生和家長關注“武漢工程大學招辦”頭條號並積極留言互動,我們將會全程陪伴考生的備考和報考過程,為考生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