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北京城市副中心知多少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標誌著《城市副中心控規》已成為城市副中心建設發展的法定藍圖。本文梳理了關於控規的12個問題,供您參考。


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規的批覆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北京城市副中心知多少

城市副中心位置與區位分析圖

201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規,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在全國批覆的第一個控規。批覆共11條。要點如下:

  • 一、同意《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以下簡稱《城市副中心控規》)。
  • 二、堅持高質量發展,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的重要一翼。
  • 三、科學構建城市空間佈局。
  • 四、嚴格控制城市規模。
  • 五、有序承接中心城區功能疏解。
  • 六、突出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的城市特色。
  • 七、建設未來沒有“城市病”的城區。
  • 八、塑造城市特色風貌。
  • 九、推動城市副中心與河北省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
  • 十、處理好政府規劃引領與發揮市場作用的關係。
  • 十一、加強規劃組織實施。

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如何規劃部署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北京城市副中心知多少

“一核兩翼”空間格局示意圖

  • 2014年2月25日、2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視察工作,指出要結合功能疏解,集中力量打造城市副中心,做強新城核心產業功能區,做優新城公共服務中心區,構建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結合的格局。這次重要講話具有里程碑意義,為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拉開了序幕。
  • 2016年3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城市副中心規劃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強調北京正面臨一次歷史性抉擇,從攤大餅轉向在北京中心城區之外,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載地,將形成北京新的兩翼。
  • 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堅持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把握好城市定位,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後再開工建設。
  • 2017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到行政辦公區建設現場視察,認可了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的整體框架,明確了後續工作方向和重點。
  • 2017年9月13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覆《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這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對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提出的明確要求。
  • 2018年12月27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標誌著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邁出了新的重要一步。

三、《城市副中心控規》何時發佈,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2019年1月4日,《城市副中心控規》正式發佈,包括總則和七章內容,共72條。主要章節如下:

  • 第一章:落實城市戰略定位,明確發展目標、規模和空間佈局
  • 第二章: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建設新時代和諧宜居典範城區
  • 第三章:突出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的城市特色,形成獨具魅力的城市風貌
  • 第四章: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建設未來沒有“城市病”的城區
  • 第五章:推動通州區城鄉融合發展,建設新型城鎮化示範區
  • 第六章:推動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統籌發展,建設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 第七章:保障規劃有序有效實施,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

四、城市副中心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是什麼?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北京城市副中心知多少


戰略定位: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發展目標: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要成為低碳高效的綠色城市、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態的海綿城市、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輝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


五、城市副中心的規模與結構是怎樣的?


到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30萬人以內,就業人口規模控制在70-75萬人,人口密度控制在0.9萬人/平方公里以內

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地上建築規模控制在1億平方米以內,預留約9平方公里戰略留白地區,占城鄉建設用地比重約9%

六、城市副中心的空間佈局是怎樣的?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北京城市副中心知多少

空間結構規劃圖

規劃提出,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組團集約緊湊發展的生態城市佈局,形成“一帶、一軸、多組團”的空間結構。

一帶:依託大運河構建城市水綠空間格局,形成一條藍綠交織的生態文明帶。

一軸:依託六環路建設功能融合活力地區,形成一條清新明亮的創新發展軸。

多組團:依託水網、綠網、路網,形成12個民生共享組團和36個美麗家園(街區)。構建集成基礎設施和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的設施服務環,有機串連組團和家園,建設職住平衡、宜居宜業的城市社區。

七、城市副中心的三大主導功能是什麼?

規劃指出,要充分發揮城市副中心在承接中心城區功能疏解、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示範帶動作用,促進行政功能與其他城市功能有機結合,以

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為主導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綜合功能。

八、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特色和城市風貌什麼樣?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北京城市副中心知多少

通惠河故道效果圖(由西向東看)

主要特色:建設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文化傳承的人文城市。

城市風貌:京華風範、運河風韻、人文風采、時代風尚。

九、怎樣建設未來沒有“城市病”的城區?

規劃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 打造立體複合的設施服務環
  • 構建以人為本的綜合交通體系
  • 建立綠色低碳和節水節能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
  • 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務體系
  • 形成多元共治的環境綜合治理體系
  • 健全堅韌穩固的公共安全體系
  • 建設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

實現城市副中心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為有效治理“城市病”作出示範。

十、北京市級行政中心何時正式遷入城市副中心?

2019年1月11日上午,北京市級行政中心正式遷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市委書記蔡奇,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市政協主席吉林出席升國旗儀式,並分別為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揭牌。

截至目前,市級機關第一批搬遷完成了35個部門、165家單位的主體搬遷。城市副中心的建設進入新的階段。

十一、北京將怎樣準確把握中央《批覆》精神、紮實推進《城市副中心控規》實施?


2019年1月11日下午,市委書記蔡奇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實施動員部署大會上強調,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批覆》精神,努力建設新時代城市建設發展的典範。

要準確把握中央《批覆》精神:

  • 一要把握城市副中心的目標定位。
  • 二要把握堅持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 三要把握關於城市副中心的空間佈局、規模和主導功能的要求。
  • 四要把握關於城市副中心城市特色的要求。
  • 五要把握建設未來沒有“城市病”的城區的工作導向。
  • 六要把握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責任。
  • 七要把握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的路徑和方法。

要紮實推進《城市副中心控規》實施:

  • 一要繼續深化規劃設計。
  • 二要以重點工程為抓手搭建城市骨架。
  • 三要聚焦主導功能謀發展。
  • 四要構建大尺度的水綠空間。
  • 五要全面加強歷史文化保護。
  • 六要切實提高城市副中心管理水平。
  • 七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 八要積極推進與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


十二、2019年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2019年1月14日上午,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在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報告。

報告指出,高質量規劃建設管理好城市副中心。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批覆精神,制定副中心建設指導意見、控制性詳細規劃實施方案和年度行動計劃,創新副中心管理體制,提升綜合承載能力,努力成為新時代城市建設發展的典範,成為新時代的精品城市。

  • 以市級機關搬遷為契機,推動適宜的功能和產業向副中心轉移。
  • 啟動行政辦公區二期工程。
  • 全面實施城市綠心綠化工程,開工建設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高品質抓好運河商務區建設。
  • 推進環球主題公園建設,啟動建設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抓好北京學校、安貞醫院通州院區、綜合體育場館等一批公共服務項目建設,開展通州老城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增強群眾獲得感。
  • 堅持“四個統一”,強化副中心與河北廊坊交界地區規劃建設管控,推動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向北三縣延伸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