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直言:這2大最賺錢的行業已出現,普通人的商機將來臨!


馬化騰直言:這2大最賺錢的行業已出現,普通人的商機將來臨!

馬化騰說:有時候不辛苦但是壓力大,有時候是辛苦但是壓力不大。我認為騰訊的成功,首先就是技術、產品和用戶感這個要非常強。第二,團隊穩健、股東架構穩健很重要。一個新的互聯網時代即將到來。這將是一個鼓勵分享、平臺崛起的時代。靠單一產品贏得用戶的時代已經過去、渠道為王的傳統思維不再吃香。在新的時代,如果還揹著這些包袱,那就等於給波音787裝了一個拖拉機的馬達,想飛也飛不起來。如何鑄造一個供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創造、供用戶自由選擇的平臺,才是互聯網新時代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互聯網時代,文章大有玄機,等你來發掘。

馬化騰直言:這2大最賺錢的行業已出現,普通人的商機將來臨!

馬化騰說:我們在創業之前和之後我們都有閱讀很多的文章,特別是來自美國硅谷的文章,我們也看到很多翻譯者從美國硅谷翻譯了很多當時創業的書,都非常的立志,而且我們也非常向往。但中國的環境,確實覺得這個還很遙遠,我們想第一步還是要生存,你出去怎麼辦,下一個月的工資和房租怎麼解決,你一年內的收入來自於哪裡。相信中國有機會成為一個文化產業出口大國,未來十年,中國自己製作的網絡遊戲等文化產品,將會越來越滲入到全球,這將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方向。機會,都是給有心的人創造的,互聯網新經濟誕生會有281人成億萬富翁,有105成千萬富翁,將3467人把握機會成百萬富翁,把這些富翁加起來你也將有機會引領新時代的財富。

馬化騰直言:這2大最賺錢的行業已出現,普通人的商機將來臨!

1、共享經濟

首先接受共享經濟的一定是年輕人,共享經濟無時無刻都在透露一股年輕時尚的氣息,而年輕人的特點是什麼?就是馬上擁有,馬上使用,用多少就付多少錢,年輕人認為共享經濟是不求擁有,只求使用,正好這也是共享經濟的特點之一。共享經濟實際上就是一種體驗經濟,用戶在有需求的時候就能立刻被滿足,在分享者與被分享者之間也不存在第三方影響力,不存在甲方乙方,人人都是合作的關係,都是利益共同者。簡單來說,共享經濟是基於閒置資源使用權的精準匹配與連接,實現生產要素的社會化,提高存量資產的使用效率。分享經濟已經成為國際共識,這一點不能否認;它的總體理念非常符合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觀點,這一點也不能否認。分享經濟成為新商業浪潮的"寵兒"已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這一經濟模式相信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人騎自行車,兩腳使勁踩1個小時只能跑10公里左右,人開汽車,一腳輕踏油門1小時能跑100公里,人坐高鐵,閉上眼睛1小時也能跑300公里,人乘飛機,吃著美味1小時也能跑1000公里。人還是那個人,同樣的努力,不一樣的平臺和載體,結果就不一樣了。

馬化騰直言:這2大最賺錢的行業已出現,普通人的商機將來臨!

2、大健康產業

全球龐大的亞健康人口也在推動整個健康產業加速發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標準,全球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口約佔總人口的95%,其中15%的人口處於疾病狀態。在中國,亞健康人群已經超過7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0%左右,大健康是繼IT業後的陽光產業,世界各國都在關注。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5%,而在我國,僅佔國民生產總值的4%~5%,低於許多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健康產業的年收益約為900億美元,而美國健康產業產值已經超過了1萬億美元。健康產業作為一種新興服務業,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大健康即圍繞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對生命實施全程、全面,全要素的呵護,既追求個體生理、身體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等各方面健康。以下對大健康產業發展趨勢分析。大健康產業是以維護健康、修復健康和促進健康為主要目的的服務業與製造經營業,主要包括以醫療服務、醫藥產品製造經營為主的醫療性健康產業和以健康管理、健康諮詢、養生保健、健康知識傳播等主要內容的非醫療性健康產業。大健康產業發展趨勢分析,目前中國中產階級人數已增長至全球首位,達1.09億名。自2000年以來,中國中產階級的財富大幅增長330%,2015年已達7.3萬億美元,佔全國財富的32%,伴隨著中產階級人數也在持續攀升,消費者購買力也在不斷提高,健康產品和健康服務的需求正在因此而急劇增加。伴隨著“健康中國”理念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後,一系列扶持、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緊密出臺,在國家政策暖風的催化下,大量投資正加速湧入大健康領域,健康產業的投資、併購日益頻繁。

馬化騰說:未來3年是網絡大發展的寶貴三年黃金時間,三年後,網民數突破10億的話,基本上滲透率相當高了,後面增長會放緩,這些用戶群就是未來一二十年發展的基礎,所以這個時候不去投入的話,是很不明智的。互聯網是個變化很快的行業,競爭非常激烈。12年來,我最深刻的體會是,騰訊從來沒有哪一天可以高枕無憂,我們每天都如履薄冰,始終擔心某個疏漏隨時會給我們致命一擊,始終擔心用戶會拋棄我們。因此,我們一直奉行的信條是“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不管已經出現了多少大公司,人類依然處於互聯網時代的黎明時分,微微的晨光還照不亮太遠的路。在這個行當裡,不管一家公司的贏利狀況有多麼喜人,也隨時面臨被甩出發展潮流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