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恩兄弟《醉鄉民謠》詮釋了鮑勃迪倫為何不需要諾貝爾獎

影視口碑榜(微信ID:yingshikoubei):十月的文藝圈,最具爆炸性的新聞莫過於瑞典文學院將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瑞典文學院為其準備的頒獎詞為“鮑勃·迪倫為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帶來了全新的詩意表達方式”。然而,據說瑞典文學院至今未聯繫上鮑勃迪倫,甚至都不能確定他能不能來領獎!

科恩兄弟《醉鄉民謠》詮釋了鮑勃迪倫為何不需要諾貝爾獎

諾獎頒給鮑勃迪倫意味著民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公眾的認可,但是像鮑勃迪倫一樣的民謠藝術家們需要被認可嗎?我們可以從民謠風起雲湧的上世紀六十年代找答案,或者我們去看看民謠興起之前,民謠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呢?科恩兄弟的電影《醉鄉民謠》真實的呈現了這一狀態。

科恩兄弟《醉鄉民謠》詮釋了鮑勃迪倫為何不需要諾貝爾獎

《醉鄉民謠》作為科恩兄弟的首部音樂電影,相較於他們其它的作品,這部電影沒有複雜的戲劇結構和衝突,可稱得上是一股“清流”,電影平鋪直敘的講述了民謠歌手韋恩勒維恩人生中的一段旅程。在這段旅程裡,他的搭檔自殺,他居無定所,沒有錢,有家難回,懷揣夢想卻處處碰壁。電影沒有將主人公塑造成一個歷經千辛萬苦奮鬥成功的好萊塢式的勵志電影,而是呈現了一個人在人生中落魄時期的困惑、迷茫、悲傷與無助,尤其是影片中主人公孤身一人四處奔波、四處碰壁也是電影引起大家共鳴的地方吧。

科恩兄弟《醉鄉民謠》詮釋了鮑勃迪倫為何不需要諾貝爾獎

如果僅僅是簡單的表現民謠歌手的狀況,這肯定就不是科恩兄弟的風格。影片中一如既往的大量的運用借代,比如影片中那隻叫尤利西斯的貓,似乎指代主人公難以把握的人生夢想。因為貓,主人公不得已走上一條追尋夢想的道路,當為了抓貓門被鎖的那一刻,對戴維來說,既然選擇了民謠這條路,已不能回頭。地鐵上,勒維恩抱著那隻貓。而貓目不轉睛地看著地鐵外的世界,這一段,科恩兄弟用用貓的眼睛,讓我們洞悉勒維恩空虛未知的前途,他的夢想其實是如此恍惚。貓突然又想溜了,勒維恩又把它抓回來,在科恩兄弟眼中,勒維恩明知如此,可依然不想放棄這個夢想。而貓此時此刻無形之中也成為了他的枷鎖。

科恩兄弟《醉鄉民謠》詮釋了鮑勃迪倫為何不需要諾貝爾獎

影片中最大的亮點之一,是對民謠音樂的正確使用。影片沒有將音樂處理成大段大段的抒情段落,而是將其有效的融入到劇情中去。影片開頭,勒維恩一個人在舞臺上孤獨的唱著《Hang me ,oh Hang me》正是此時勒維恩喪失搭檔痛苦的心境的真實寫照。勒維恩在芝加哥Gate of Horn酒吧給老闆演唱的《The Death Of Queen Jane》時,勒維恩正經歷了一路艱辛的旅程,身心疲憊,他面對並不欣賞他的音樂唱片老闆,演唱這首民謠,他的內心已有老闆不會給他工作的心理準備。此時的勒維恩就是Queen Jane,Jane分娩時的痛苦與面臨死亡的絕望,被他真切地唱了出來。此刻歌曲中那複雜而悲哀的心情只有勒維恩可以深切的體會。

科恩兄弟《醉鄉民謠》詮釋了鮑勃迪倫為何不需要諾貝爾獎

對於民謠,勒維恩說:“如果一首歌從來不象是新的,也永遠不會變老,那就成了民謠。”這也許是勒維恩對民謠當時尷尬處境的認識吧。影片最後,作為一個失意民謠歌手,勒維恩最後並沒有成功,當他走出酒吧,意味著他與成功擦肩而過。酒吧裡一閃而過的鮑勃迪倫在臺上表演"Farewell"的影子,把電影講述的故事和現實接在了一起:鮑勃迪倫帶來民謠的黃金時代。

科恩兄弟《醉鄉民謠》詮釋了鮑勃迪倫為何不需要諾貝爾獎

影片將視角定格在了“黎明前的黑暗”時期,勒維恩代表了那些錯位的有才華的人,他們雖然沒有趕上好時候,卻為一個時代的到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影片值得玩味的地方很多,故事對主人公反英雄的設定,大量的隱喻、借代,也與科恩兄弟作品的風格一脈相承。

鮑勃迪倫所在的民謠黃金時代,是無數鮑勃迪倫們經歷了民謠的黑暗年代所達到,鮑勃迪倫早已經歷無數黑暗,到達金字塔的頂端。他已無須證明自己,也不需要諾貝爾獎來肯定自己,他的現在,就是最真實的自己。

影視口碑榜(微信ID:yingshikoubei),聚焦電影、電視劇口碑,做最不一樣的娛樂自媒體!

已入駐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天天快報、搜狐媒體平臺、網易號等平臺

商務合作:微信號:tongyang53118 丨 QQ:3507854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