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省考行測言語題技巧:上下貫通 方能氣勢如虹

行測考試中的每一分都可能影響甚至決定我們考試的走向,讓我們不得不重視。就比如本文的語句銜接題,。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帶大家來具體看看這類題型我們有什麼妙招能破敵制勝。

語句銜接題的具體考法,就是在一篇完整的文章中摳去一句話,然後把這句話放在選項中,再加上幾個干擾選項,讓我們進行選擇。那就如同我們剛才所介紹的,語句銜接題的正確選項的句子原本就屬於原文,所以與原文的關係也就一定是非常密切的,也就是要與原文保持一致。因為作者在寫文章過程中,必然會有自己的寫作思路,因此所填的句子也就一定符合原文的思路才對,否則是一定不能選的。比如說,如果所選句子在段首,那這個句子就應該是引出話題或者是點明主旨,如果是段尾一般則是全文的總結或者是對前面觀點的呼應。如果是段中句呢,對,那就是連接上下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好我們看一道例題來了解一下。

中國古代的科技著作,主要是技術方面的,《天工開物》是宋應星對明代手工業生產經驗的總結,《本草綱目》是李時珍對中草藥的功能與用途研究的記錄。另外中國學者在理論體系和學術概念上的潛在性,模糊性,玄奧性表現在哲學,美學等方面是別具一格的,但與生性精確的近現代科學理論背道而馳, ,而語言思維為主要思維方式的西方科學家,卻正是在這方面得天獨厚,故能在近現代科學理論的許多領域獨佔鰲頭。

A. 中國古代這種以技術創造為特徵的科技形態顯然已不合時宜

B. 中國的科技形態基於人類的原始經驗而導致與西方完全不同

C. 這或許是中國科學發展與西方科學發展最大不同的重要表現

D. 這或許是近現代以來中國科技發展一落千丈的一個深刻原因

我們來看這個題目,我們所選的句子在文中的中間部分,屬於段中句。我們就來看看空

前後的具體內容。文段前面說,中國古代科技的一個特點,並且還列舉了兩個例子。緊接著就說明了中國科學與西方科學的不同,算是對上文的一個階段性總結,那麼這個空就應該與上文構成一個因果關係。我們在往空後內容看。空後說了,西方科學的地位是“獨佔鰲頭”,可見前文應該說的是中國科學地位比較低,這樣才能與上下文連接。因此答案就是D項。到現在我們看到,我們是如何得到這個答案的呢,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就是通過上下文關係得到的。比如這個題目,就是空與上下文的承接關係得到的。我們現在再來看,這樣的題目是不是就簡單一些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