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維空間之外有10500個平行宇宙?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之外還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自己所處的世界的認知,產生了相比以往更加快速的飛躍。從古人各種離奇古怪的世界觀念,發展到現在理性、客觀的認識。我們知道了地球的光和熱來自太陽,以太陽為標誌的太陽系大約是1-2光年的範圍,在這個範圍之外,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系是4光年處的比鄰星,而這一切處於銀河系當中,它的範圍大約是10-20萬光年(目前天文學上仍有爭議)。在銀河系之外,還有著許多其他各種形狀的星系。

3維空間之外有10500個平行宇宙?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之外還

大部分人對“天空”的認知,似乎就到此為止了。印象中的宇宙,就是許多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連綿構成,無邊無盡,向著人類思維永遠無法到達的彼岸連續下去。想來似乎又有一點單調,這就是星空的全部了嗎?在此之外還有什麼呢?

3維空間之外有10500個平行宇宙?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之外還

仔細想來,星系能夠這樣穩定地存在著,其實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星體並不是無緣無故就能取得穩定性的。比如太陽系內的行星,需要足夠的速度來產生離心力,才能保證自己不被引力吸入太陽而毀滅,而所有穩定漂浮著的星體,不論小如月亮,或者大如盾牌座UY,其實也都遵循著這個規律。也許你會說,恆星就是被圍繞著的中心了,它不符合這個規律,但其實恆星也是圍繞所在星系中心旋轉的,如果停下來也會被吸入其中。而更進一步乃至銀河系本身,也是圍繞著距離大約2億光年處的巨引源旋轉,它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重力中心,而目前科學家對它的瞭解少之又少。

3維空間之外有10500個平行宇宙?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之外還

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只要在太陽質量三倍以上的恆星,就具備了坍塌的時候形成黑洞的條件了,而在太陽質量九倍以上的恆星,就有非常高的概率形成黑洞了。這樣的星體可以說是充滿了整個宇宙,然而宇宙並沒有變成“遍地是黑洞”的情況,因為那樣的話,人類就不復存在了。也許你會說,有一種巧妙的法則還沒被人類發現,它能夠平衡星體運動,避免黑洞大規模產生。但事實上肯定沒有這種法則,因為這件事在其他地方是發生過的,比如距離地球26億光年,編號為SDSSpJ306的巨型黑洞。科學家計算表明,它僅僅噴發出的氣體質量就高達太陽的1萬億倍以上,而它所形成的兩個巨大洞穴,每一個的範圍都在銀河系的2倍以上。面對這樣的存在,我們就會疑惑,為什麼其他星系內的星體能普遍穩定存在,而某些星系竟然整個地變成一顆巨大黑洞。有沒有可能整個宇宙都變成一個巨大黑洞呢?這種設想不免讓人感到背後發涼。

3維空間之外有10500個平行宇宙?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之外還

如果你認為這就是“星系之外的存在”,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畢竟,這些還是科學家能觀測到的東西。

然而科學家通過對系中物質的運動的計算表明,我們能觀測到的物質僅僅佔據這些範圍真正質量的4%左右。剩餘的96%構成星系內星團運動的真正原因(諾獎華人得主,李政道甚至認為在99%以上)。然而人類始終觀測不到它們的存在。科學家從理論上也始終沒有找到合理的解釋。這些物質被稱為暗物質和暗能量。換句話說,目前你所能看到的奇幻瑰麗的深空星雲圖,僅僅是那些範圍內的冰山一角而已。暗物質和暗能量究竟是什麼?科學家目前只能推測,它屬於量子力學範疇裡尚未被人類認識的一種存在,也無法被人類世界輕易感知,但是對於維持宇宙穩定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3維空間之外有10500個平行宇宙?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之外還

星系+暗物質和暗能量,就是全部的宇宙了嗎?遠遠不是!

哈勃根據紅移現象觀測到宇宙膨脹,我們都知道宇宙內光速是無法超越的,那麼這種膨脹就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宇宙內,距離越遠的兩個點之間,相互遠離的速度就會越快,當這個速度達到光速的時候,這兩個點之間的距離就是能被觀測的宇宙上限了。換句話說,因為宇宙在膨脹,所以在地球上能觀測的宇宙範圍,僅僅是一小塊而已。在此之外,光向著地球飛行的速度,小於那個位置遠離地球而去的速度,所以那裡的光永遠無法到達地球。這些永遠看不到的區域才是宇宙真正的主體,那裡擁有著什麼,我們永遠也無法知道。

3維空間之外有10500個平行宇宙?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之外還

這就完了嗎?還沒有!

物理學家試圖找到解釋宇宙萬象的答案時,試圖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構建到同一個體系中,這時候就會出現一個11維度空間的解。從數學上看來,這個11維空間的模式才是宇宙本來的樣子。科學家經過對這個模型的計算認為,在3維空間之外至少也有10500個平行宇宙存在。這就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原因嗎?如果找到一種穿越平行宇宙的方法,那麼因宇宙膨脹而無法觀測的那部分空間,是否就有辦法到達了呢?那裡面還有什麼景象,它與其他平行宇宙又有什麼關係呢?這一系列遙遠的問題,現在的科學家也沒有辦法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