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優異的男孩為何殺死自己的家庭教師?孩子的自卑與超越心理

追求優越和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現象的兩個不同方面。兒童的某些特徵是環境作用的結果。

相比將孩子培養得野心勃勃而言,我們更應該培養孩子的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質,要讓他們學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果教育者能夠判斷孩子努力的極限在哪兒,那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就更容易獲得進步。

成績優異的男孩為何殺死自己的家庭教師?孩子的自卑與超越心理

一個曾經成績優異的孩子殺死自己的家庭教師。這個男孩的女家庭教師相信自己很瞭解這個男孩的心理,其中包括心理活動的表達和功能。這個男孩在過於小心翼翼的教育環境中長大,他也因此喪失了對自己的信心,因為曾經志向高遠,也就是說,現在已完全灰心氣餒了。學校和生活都滿足不了他的過高期望,現在卻什麼都不是。他無法在學校中找到優越感,轉而做起了違法犯罪的事情,以此來脫離學校教育的管制。

成績優異的男孩為何殺死自己的家庭教師?孩子的自卑與超越心理

從事與教育相關的人都會注意到這樣一個值得關注的事實:我們經常會在教師、醫生、律師的家庭裡發現任性頑固的孩子。這就證明無論是在職業聲望不高的家庭,還是在較高的職業權威的家庭裡,孩子教育失敗的問題屢有發生。儘管有些人擁有很高的職業地位,但他們好像沒有能力為家庭帶來和平與秩序。這歸根到底是因為在所有家庭中,某些重要的教育觀點要麼被無視,要麼被誤解。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那些擁有教育者身份的父親,往往將在職業中的權威帶回到家庭之中,將一些嚴格的規定強加給他們的孩子。

成績優異的男孩為何殺死自己的家庭教師?孩子的自卑與超越心理

每個孩子都在追求優越感。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把這種追求引向有建設價值和有益的方向,並確保孩子的努力追求給他們帶來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