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圖書漂流打通“書式”閱讀“最後一公里”

2018年年底,市閱讀辦新購進30個掃碼智能圖書漂流箱,投放到市內多個社區。

近年來,隨著我市建設“書香連雲港”,落實全民閱讀工作的推進,城市處處書香沁脾,電子書下載機、朗讀亭、社區圖書室……無論是傳統的紙質閱讀,還是便捷的數字化閱讀,都讓港城市民享受到更便捷、個性化的閱讀服務。

在全省2017年度居民閱讀狀況調查中,我市居民綜合閱讀率躍居蘇北第一。

成績的背後,我們也遭遇了尷尬:綜合閱讀率城鄉差距大;市民不愛深度閱讀,閒暇時間愛“劃拉”手機,閱讀“快餐新聞”;不愛讀報;多批投放到公園、步行街、城市主幹道上的圖書漂流驛站裡的書,不翼而飛……

遭遇尷尬 圖書漂流驛站裡沒有書

記者隨機調查了2017年8月投放在新浦公園、通灌南路、步行街等10處圖書漂流驛站裡的圖書漂流情況,尷尬地發現,這些驛站裡竟然沒有書。

新浦公園負責園內巡遊的保安陳大爺告訴記者,圖書漂流驛站剛投放的時候,有人在木製的書箱裡放上書,來公園散步、鍛鍊的人會把書取出來,坐在長椅子上閱讀,挺好的!可前段時間,木製書箱裡的書忽然都不見了。另外幾個驛站圖書的遭遇,也大抵如此。

市圖書館副館長江震說:“在市閱讀辦和市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協同配合下,我們安裝了10個木製的小書櫥,裡面各擺著50本書,市民可以在任意一個圖書漂流驛站免費借閱,也可以在任意一個圖書漂流驛站還書,在信任中傳遞書籍,在傳遞中共享書香。可後來我們發現,第一批投放的10個小書櫥,書放進去沒幾天就不見了。”

灌雲縣圖書館館長李志剛告訴記者,在灌雲縣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戶外圖書漂流驛站裡的書被拿走後沒有還回來。

市閱讀辦負責人張霞表示,經過調查,圖書漂流驛站裡流失的圖書,被一些收破爛的或拾荒的人拿走了,圖書漂流不起來。

我市城鄉居民閱讀率 差距較大

2018年12月,省閱讀辦通報了2017年江蘇省居民閱讀狀況調查結果,從通報結果看,我市居民綜合閱讀率躍居蘇北第一。

張霞說,成績的背後,還有很多不足,如基層閱讀服務設施的擁有率和滿意率偏低、城鄉居民閱讀率差距較大。

2017年度的江蘇省居民綜合閱讀率調查,圍繞居民綜合閱讀率、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本)、人均閱讀消費支出(元)、公眾對基層閱讀服務設施滿意率、公眾對全民閱讀活動知曉率等6項核心指標進行綜合評估,調查結果顯示,我市有5項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灌雲全民閱讀促進會的一位工作人員說,我市城鄉居民在閱讀意識、閱讀行為和閱讀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2017年調查結果顯示,我市城鄉居民的綜合閱讀率分別為89.31%、76.17%,城鄉相差13.14%,差距較大。

提供立體化閱讀 市圖書館推出多項措施

讀者小王走進市圖書館正門大廳左側的朗讀亭,拿出手機微信掃屏幕上的二維碼,進入主界面:挑選朗讀素材、切換音量大小等。十幾分鍾後,小王朗讀的音頻就生成了,他可以將音頻微博、微信等平臺,與朋友一起收聽交流。

朗讀亭自設立以來,體驗者絡繹不絕。“在碎片化閱讀時代,可聽、可看的立體化閱讀方式受到年輕人的歡迎,他們在市圖書館內通過多種方式參與閱讀活動。”

江震介紹,市圖書館作為推廣閱讀的主陣地,2018年新建各類主題或功能性新館,發出新版讀者證6992張,持證讀者達57130人,全年16616人關注微信公眾號。為營造溫馨、開放、包容的公共文化環境,市圖書館利用各類媒體、網絡等,發佈信息宣傳造勢,通過講座、讀者活動等方式,營造全民閱讀的濃厚氛圍。

市圖書館工作人員吳迪告訴記者,市圖書館近來推出很多便民舉措,如推出自助借、還書系統,供讀者自助進行“辦證”操作,實現對圖書的自助借還;借閱室內設置導讀臺,提供圖書查詢服務,讓讀者能快速查出圖書的具體位置;取消30天不還書交滯納金規定,鼓勵讀者深度閱讀;自助圖書館將24小時開放,整個春節期間不放假;在借閱室設儲物櫃;冬天提供免費熱水,設休息區,餓了還可以購買美食;提供打印、複印、沖洗照片等服務。

設置“圖書漂流島” 營造“書香校園”

“幫我找找有沒有《格林童話故事選》,語文老師推薦的,讀後會受益頗多。”

第二節課和第三節課的課間,在解放路小學一座教學樓的一個樓層的拐角處,一群學生圍在“圖書漂流島”———幾個雅緻的書櫥旁,一邊看書一邊交流讀書心得。

解放路小學副校長張巖告訴記者,2017年以來,按照上級主管部門要求,每個學校都在教學樓每一層拐角處設置“圖書漂流島”,裡面擺著各種健康有趣的兒童讀物。每到課間,就有很多學生到這裡看書。“圖書漂流島”可供師生隨時翻閱、借閱、換閱圖書,裡面的經典名著全是學生自願捐贈的。如果想把喜歡的書借走,或想把家裡的好書分享給同學,只需在旁邊登記一下,就完成了相關手續;如果某本書你看後有感想,那“島上”的“投稿箱”隨時接納你的讀後感。

張霞告訴記者,我市積極組織開展“書香校園”創建,市閱讀辦聯合教育局推廣“真閱讀”工程,服務暑假農村留守兒童,新建“連雲港市春風少年讀書會”、公益閱讀組織,指導“滿天星少年讀書隊”等開展青少年誦讀活動400餘場。暑假聯合淮海工學院團委組織200名大學生開展全民閱讀志願服務,足跡遍佈全市1432個行政村,該活動堅持了3年,曾受到中宣部、團中央表彰。

新增智能圖書漂流箱 讓圖書不再迷失

張霞告訴記者,我市2018年12月購進的30個智能圖書漂流箱安放在登泰新村南門、西小區小紅花幼兒園對面、九龍城市樂園北門、萬潤豐泰苑廣場等30處,讓圖書直接漂流到居民身邊,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讀到好書。

市閱讀辦工作人員崔建告訴記者,市民到智能圖書漂流箱取書,需要用手機掃二維碼,關注相關公眾號,點擊要看的書編號,就可以取書了。智能圖書漂流箱裡有10本書,每次可取1本。在公眾號的後臺,能知道手機的持有人姓名、借還書日期等信息,這樣就不用擔心圖書會走丟。智能圖書漂流箱讓圖書漂流管理有序,有科技支撐可避免圖書漂流驛站裡無書的尷尬,也避免了圖書丟失的情況。

張霞表示,2019年,市閱讀辦的重點任務就是在市區各主幹道、公園等人群密集處,建立“市民書房”,讓市民不出遠門就能借到想看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