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之國、認識亞洲東北部的日本

日本在亞洲東北部,早於其他亞洲國家迎接日出,故有“日出之國之稱,日本國名應亦由此而來。日本國土面積377800平方公里,約為我國面積的1126。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大島及約4000小島(當然不包括釣魚島及附近小島)組成。人口1.28億,為世界人口最稠密國家之一。除少數阿伊努人外,幾乎皆為大和族人,信神道教與佛教,操日本語。

日出之國、認識亞洲東北部的日本

唯其文字則完全源於我國漢字,為適應其發音計,又取我國漢字偏旁之形,製成50“假名”與漢字混用。其語法為一種謂語居末位的黏著語”形式,如“我讀書”為“我書讀”、“我寫字”則為“我字寫之類。以前日本之老人書寫時,尚有以所夾雜之漢字多為榮之事,今之青年恐已少有此意識。

日出之國、認識亞洲東北部的日本

不過,在日本仍是滿眼漢字,儘管讀音大多不同,但字意卻多一致。是故華人之在日本,尚有此便。中華文化以漢字為載體,亦是日本文化之源,日本人實在是不應該忘記的。日本多山。其實除珊瑚礁外,島嶼多為地殼運動隆起形成,突出海面必定為山。日本之山地佔其全國面積的80%,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富士山,海拔3775米,為全國第一高峰,亦是日本的象徵。日本多火山與地震,故亦有“火山之國”之稱。火山、地震自是不好,但這種地質條件亦使日本多溫泉,則於發展觀光業甚佳。

日出之國、認識亞洲東北部的日本

日本平原不多,可耕之地缺少,故於農耕時代,日本人民之生存亦甚艱難。當然,明治維新之後,他們亦以此為由,說與民眾,引領覬覦他國領土之心,便是強盜邏輯了。日本國民之由來,我國傳說是秦時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東渡,在彼處繁衍而來;亦有人種學家考證謂是我國南方如雲南等地之民北上、東渡而來。但多缺少確實之證據。

日出之國、認識亞洲東北部的日本

日本國內之史學界亦不認同此說。他們認為大和民族世居該地,上古時代以漁獵為生。約在公元3、4世紀建“大和國”。公元7世紀出現中央集權的國家。12世紀起軍人當政,進入幕府時代,凡700年。由於掌握軍權的將軍當政,並代代相傳,武士有著崇高的地位,故形成了日本人的尚武精神。

日出之國、認識亞洲東北部的日本

島國日本與我國隔海相望,其民風尚武,又善行舟,故自元明以來我國沿海倭寇為患,實多為日本之浪人所為。19世紀中期,英國的堅船利炮打開了閉關鎖國的大清國的大門。美國的炮艦同樣也敲開了日本國的大門。西風吹醒了沉睡的日本,幾經掙扎最後一個德川將軍還政於天皇,延續了7個世紀之久的幕府制度壽終正寢。面對貧弱的國家,1868年明治天皇決心全面改革,史稱“明治維新”。

日出之國、認識亞洲東北部的日本

日本的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無一不仿效歐美各國,“脫亞入歐”便是他們行動的綱領,他們要把自己變成“在亞洲的歐洲人”。許多政要的鬍鬚都模仿著德國威廉大帝的式樣,即我國民眾稱之為“仁丹鬍子”的那種兩側尾部上翹的鬍鬚。由於日本國上下多信神道教,視天皇為神,又沒有皇太后垂簾聽政。

日出之國、認識亞洲東北部的日本

故天皇力主的維新推進順利,日本迅速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日本明治維新後,立即向外擴張。1875年、距明治維新開始僅7年便將我國的屬國琉球王國納人版圖,隨即覬覦朝鮮,並意在我國東北。隨之發動甲午之戰,戰勝清國,獲得大量戰爭賠款並強佔了臺灣。從此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大熾,對我國逐步入侵,給我國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其後,為抑制帝俄勢力南下,又發動日俄戰爭,日本戰勝,更是大長了霸氣。

日出之國、認識亞洲東北部的日本

日本挑起甲午戰爭時,他們稱為“日清戰爭”,在國際宣傳上他們甚至稱中國已亡於滿清,他們是要幫助中國人“反清”。但辛亥革命後,滿清政權已經不復存在,他們仍是接連挑起“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發動了對中國的全面侵略戰爭。在佔領東北後並將清廢帝溥儀,接到東北成立偽滿州國,狼子野心暴露無遺。

日出之國、認識亞洲東北部的日本

1941年發動太平洋戰爭,直至1945年戰敗投降。戰後的日本在美國的扶持下,經濟迅速復甦。終究還是動筆寫了。日本應是去得最多的“外國”,當然多是學術訪問,或參加學術會議,或進行合作研究。

日出之國、認識亞洲東北部的日本

工作之餘,自然也會有就近觀光的安排,積少成多,對於日本的風光倒也有了點印象。說實在話,就風光而言,確實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