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九月九的事,赏菊,赋诗,作词,你来吗?


又是一年九月九,按习俗,总是少不了登高、赏菊、插茱萸。时至今日,登高和插茱萸的事儿有点儿难度,还好,又有菊花迎着渐紧的秋风,开得正艳。

重阳赏菊,由来已久。三国魏晋以来,赏菊同饮酒、赋诗一起,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年年重阳,岁岁赏菊,如今,在诗词里觅得历史深处的过往,看前人性情,胸襟,亦是趣事。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不用说,这是重阳节前的事了,孟浩然应邀到一乡下老友家做客,淳朴的田园风光,静静幽幽,主客尽欢之余,畅想着下一次的聚会,不妨就到菊花满山的重阳日吧。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在一个孤独寂寞冷的重阳节,思念心起,添了愁绪,于是,作词一首,寄给丈夫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三夜未眠,作词数阕,与此首《醉花阴》一并于友人赏,友人说,其中最佳,不过“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佳节,可以是一个人的孤单,也可以是一群人的狂欢。在一个酒宴后,白居易欣然赋诗一首:“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呵呵,这个可爱的老头儿,以花喻人,竟然将白菊写得如此有情、有景、有趣。


秋来虽多寂寥,却终比不过世事的愁闷。有什么关系,不是还有江水秋影大雁,还可与友携酒登高,杜牧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佳节至,自是只应纵情痛饮,寄怀远山。什么世事艰难,什么命运多舛,畅快一笑间,又算得了什么。

每逢佳节倍思亲,元代的张可久亦不例。归雁横空,游子思家,他对着青山,勉强整理了头上的乌纱。想着从前的翠袖劝酒,金杯频举,玉手琵琶,不由慨叹,“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回看处,不过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思乡是人们共同的情绪,那个写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卢照邻,在九月九日,与王勃同席而坐,“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他们手中的金花酒,应是菊花酒吧,他们一定不知道,若干年的今天,菊花不再只是金黄,五颜六色,煞是热闹。


重阳节到了,仪式感是最少不了的。这不,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佳节到来之际,明代的吴文英心情酣畅,从自家菜园中摘来了干净而又新鲜的青葱,以供祭祀用,只是“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嗯,万事俱备,唯独缺了几盆应时的菊花。

其实,赏了这么多诗词菊花,最喜欢的,还是那首,“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西风劲烈,秋气肃杀,那又何妨,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从容不迫、乐观健朗的心情,与黄花同芳,与江天同宽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