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二甲傳臚,清代翰林書法家戴彬元

殿試二甲傳臚,清代翰林書法家戴彬元

清朝末年,有“南黃北戴”享譽書法界。“北戴”即戴彬元,字君儀,號愚卿,又號虞卿、漁卿。祖籍安徽徽州府休寧縣,系春秋戰國宋國。因家世先人有戰功,被賞姓為戴。 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考取拔貢生,朝考一等,任戶部小京官,候補主事,雲南司行走。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考舉人第13名。光緒六年,會試得進士256名,(保和)殿試二甲頭名,朝考一等,改授翰林院庶吉士。

殿試二甲傳臚,清代翰林書法家戴彬元

在戴家鄉留莊人們的口中,流傳著貼了戴彬元寫的春聯的門板被“盜”的故事。李雲卿是戴彬元玩童時的好友,每次戴彬元回家過年,都要給李雲卿寫春聯。有一年,眼見到了年根,還沒見戴家來人給他寫春聯,便把兩張紅紙貼在大門板上。晚上,戴彬元去看望李雲卿,見門口貼的是無字紅紙,急忙回家拿來筆、墨,藉著門口燈籠的亮光,懸肘填寫了自家的傳世對聯“禍不單行昨日走、福不雙至今日到”,橫披是“平安發財”。

殿試二甲傳臚,清代翰林書法家戴彬元

 臘月二十九,有河北豐潤縣的秀才盧生專程來留莊求取戴彬元的字,但未能如願。聽旁人說李家臨街門板上貼的是戴彬元親手寫的春聯,天黑後去揭,已經連漿糊凍在門板上,盧擔心強揭破了春聯相。無奈之下僱人把兩扇臨街大門悄悄摘走,留下40兩銀子和一張致歉的字條放在上門坎。事情已過去一百多年,可李家貼了戴彬元寫的春聯的門板被盜的故事在漢沽小留莊一直笑傳、傲談。

殿試二甲傳臚,清代翰林書法家戴彬元

戴彬元先生的書法集顏、柳、趙、歐、何(何紹基)、劉(劉墉)之粹,大、小楷、草書皆精,獨樹一幟,相傳“入都後書(法)名(聲)大躁一時,片楮寸紙人爭寶之”。其在光緒十二年寫的《司空詩品》經石印流傳於世。北京琉璃廠的“宏道堂”、“啟元齋”均由戴彬元所題。他的書法主要師承顏真卿而又有發揮,出名後求他寫字的人頗多,以能得到他寫的字為光榮。他在光緒十二年寫的《司空詩品》24首,曾經石印流傳於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