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進有出!工信部常態化開展鋼鐵規範企業動態調整

摘要:截至目前,工信部已分兩批公告了鋼鐵規範動態調整企業名單,共撤銷48家企業規範公告、要求52家企業整改、變更24家企業名稱和47家企業裝備,鋼鐵規範企業總數由304家減至256家。

據工信部17日消息,為了持續督促企業規範經營,2018年工信部繼續部署開展鋼鐵規範企業動態調整工作。經企業自願申請及自查、地方初審、專家核實等環節,工信部研究提出了2018年度鋼鐵規範企業擬動態調整名單,共涉及四種情形,具體為:擬新增12家規範企業、撤銷11家規範企業、要求17家規範企業整改、變更27家企業裝備和7家企業名稱。

本著從嚴把握的原則,新列入規範名單的企業須全面符合鋼鐵行業規範條件要求,其全部冶煉裝備須具有合法合規手續。此次擬新列入的規範企業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經國家正式批覆並完成產能置換近年新建成的企業,二是完成淘汰落後或原規範企業停產一年以上破產重整後重新更名的,三是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要求的部分電爐鋼企業,四是國家特殊政策扶持的新疆地區原有合規鋼鐵企業,五是作為地區減量整合並收購其他規範企業的牽頭企業。本次增加優先考慮已完成鋼鐵去產能任務地區,對京津冀鋼鐵產能總量控制地區暫不新增規範企業。

列入撤銷名單,表明這些企業與鋼鐵行業規範條件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各地要將不符合鋼鐵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列為監管重點,加大執法監督力度。此次擬撤銷規範的11家企業,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一是違法違規新增鋼鐵產能的,二是冶煉設備全部關停退出的,三是由於主動放棄規範申請、破產清算、股權重組等原因未通過地方初審的。對於撤銷規範公告的企業,後續如能按照鋼鐵行業規範條件要求加強整改實現持續規範生產經營,可在後續動態調整時按程序重新提出規範申請。

據期貨日報記者瞭解,自2013年起工信部組織開展鋼鐵行業規範管理工作,分三批公告了304家規範企業,最大限度消除行業管理盲區,為開展事中事後監管奠定了良好工作基礎。對個別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違反規範條件和法律法規要求的,通過撤銷公告、責令整改的“紅黃牌”方式,發揮了提醒和警示作用,督促企業持續規範生產經營。截至目前,工信部已分兩批公告了鋼鐵規範動態調整企業名單,共撤銷48家企業規範公告、要求52家企業整改、變更24家企業名稱和47家企業裝備,鋼鐵規範企業總數由304家減至256家。

工信部表示,經過近年來鋼鐵去產能工作以及規範動態調整的持續推進,鋼鐵規範企業冶煉產能總量逐年下降。下一步,將常態化開展鋼鐵行業規範企業的動態調整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