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城樓市“微調”鬆綁 能不能刺激漲房價?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7日電題:《張大偉:10城樓市“微調”鬆綁,能不能刺激漲房價?》

作者 張大偉(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

最近各地樓市出現了各種微調,有明確發文的,也有私下悄悄進行的,經筆者統計,林林總總已經有10多個城市。

那麼,對於老百姓來說,有了這些政策市場就見底了嗎?房價會漲嗎?

回答2019年樓市會不會被微調,會不會再次出現上漲,核心因素看政策,看政策裡的信貸因素。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在2016年曾增加5.68萬億元,2017年該項新增減少3800億元。但2017年住戶短期貸款明顯增加。

2018年數據顯示,截止11月,居民戶中長期貸款增加4.6421萬億元。短期貸款2.2576萬億元。2018年居民戶短期信貸數據刷新歷史紀錄,中長期貸款同比有所減少。

我們可以看出,首先,最近住建部年度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明確了房地產調控繼續維持“三穩”方向,維持“房住不炒”的原則。從上週開始的短短不到10天的時間裡,各地房地產微調政策超10次。這些政策內容基本決定了2019年房地產政策的走勢和方向。

其次,衡陽是一個典型的三四線城市,市場均價只有6000多元,衡陽房價從2018年9月開始有所回落。當下市場繼續維持限價的意義的確不大。但對於其他城市來說,購房者的預期可能出現微調。對房地產政策寬鬆抱有期待。

從目前已經出現鬆綁政策的菏澤、衡陽等城市看,因為這些城市出臺的政策都不是最影響市場的關鍵性政策,信貸政策不寬鬆,樓市很難有太明顯的方向性變化。

從各地政策內容看,房地產調控在2019年政策取向依然是從嚴為主,但之前過於嚴厲,樓市出現明顯調整的城市,會有政策微調的可能性。

2019年,全國可能出現一輪30城以上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微調潮,標誌著,本輪樓市調控全面見底。未來多個城市的很多微調寬鬆政策將密集出現。

房地產市場出現漲幅明顯回落,房地產調控政策也到了調整階段。全國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底部已經出現,未來大幅度全面寬鬆可能性不大,但各種微調將頻繁出現。信貸政策見底,調控政策見底。

第三,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信貸將依然處於偏緊的環境中,限貸政策將依然嚴格執行,但對於自住需求的合理信貸有所傾斜,也是2019年最有可能的房地產政策變化。

第四,2018年,房地產長效機制已經在租售並舉,“房住不炒”等環節快速落地,截止日前,全國2018年房地產各種調控政策全年在450次左右,刷新歷史調控紀錄。2018年也成為歷史房地產調控政策最密集的年份。

再次明確要求“房住不炒”,代表了全國房地產的調控力度將依然維持之前的高溫狀態。雖然最近出現了部分城市的微調,但是整體看,基本原則依然不會改變。中央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不會發生改變。

“房住不炒”也代表了未來樓市政策將依然打擊投機,對真實居住保護。未來微調的政策也有利於剛需。

第五,未來各地房地產調控依然由各城市主導,而分類指導也帶來了更多的監管,未來房地產調控將以地方主導,住建部與中央指導的為主。未來不排除有部分城市政策調整,但地方主體責任要求房地產市場平穩的大原則不變。

這也與2018年執行的各地出臺政策,住建部巡視吻合。2018年年中明確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全面調控要求,對調控不利的城市繼續問責。穩定其實是雙向調節,大漲肯定不是穩定,但暴跌也同樣不是穩定。

加強市場監測和評價考核值得注意。未來住建部的約談、預警將依然影響地方房地產調控,包括2018年的多輪多城市房地產巡查在2019年將依然常態化。

最後筆者總結,一是房地產政策底部肯定出現了,樓市調控不會再加碼了,放鬆政策會進行。最近幾個月起碼有30個以上城市會出現各種不同力度的鬆綁政策。二是房地產政策歸根結底還是看信貸,最主要看首套房貸款的認定標準,和非普通住宅的認定標準。認房又認貸、非普通住宅標準這兩個政策不松,一二線城市就肯定會繼續調整。三是判斷房價變化,短期看政策,中期看政策,長期還是看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