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是否真的不可能?從大腦可塑性說起

如果從主觀上或者舉那些成功人士的案例來對“改變是否真的不可能?”這個問題進行解答可能會顯示的“成功學”,所以本文根據以往科學研究結果對這個問題進行解答。

“心”與“腦”說

人都會有一種錯覺——就是以為自己的此時此刻的“思維”並沒有在自己的大腦中,好像真的是“內心”在“思考”,不管是古希臘的哲學家,還是中國古代的先賢,幾千年前,大部分思想家們都會贊同這種觀點,但隨著解剖學的出現(最早起源於公元2世紀的古羅馬醫學家蓋倫),人們對意識由“心”生的這種觀點產生了懷疑——靈魂與肉體是否為一體還是要用“二元論”來解釋?這種爭議持續了很久,

改變是否真的不可能?從大腦可塑性說起


但隨著腦神經科學的出現和發展,少部分人的爭議變成了大部分人的共識——思維、意識以及情緒、感情等等各種心理活動不過是大腦裡的腦細胞、腦神經、突觸、腦內分泌的化學物質等等物質相互作用或者各種神經系統的相互協調或者大腦皮層的生理活動等等的各種複雜的生理層面上的活動,意識是“大腦裡神經細胞之間的活動”,脫離肉體,意識就不存在(至於認為脫離肉體,意識和靈魂等等一類的東西還存在的這種非科學範疇的觀點或者其他神學領域、神秘學說,本文暫不討論)

改變是否真的不可能?從大腦可塑性說起


那麼,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既然思維是大腦發生理層面上的產物,那麼思維反過來造成生理層面上的影響,是否可改變大腦生理結構?這就涉及到了“大腦的可塑性”。

什麼是大腦可塑性

“可塑性”這一概念最初源自於醫學,是指器官或組織修復或改變的能力,在這之後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者迅速將其引入其研究視野,其中大腦的可塑性(plasticity)的概念可追溯至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他在《心理學原理》一書中將可塑性定義為“一種由經驗引發的、具有一定穩定性的結構的產生。這種結構足以對某些意識活動產生影響,但是不能對所有意識活動產生影響。這意味著可塑性必然伴隨著一種生物性結構的改變”,之後,威廉·詹姆斯將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或腦的可塑性(brain plasticity)與經驗或心理行為之間建立起了聯繫。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習慣,習慣是指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積久”就是說明了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而“養成”就是一種形成,簡單來說習慣就是因為我們在行為上的不斷重複會導致我們神經系統上的改變,形成新的神經迴路(據芝加哥大學神經學家赫裡克計算,100萬大腦皮層細胞兩兩組合,就可得102783000種神經迴路的組合),

改變是否真的不可能?從大腦可塑性說起


其中每個人不同的思維模式和習慣都會形成不同的神經迴路,而這些神經迴路也會因每個人的行為和思維不同不斷得到強化、弱化或者完全消失,神經迴路的不同會使你在處理外界刺激、信息時所做出的反應、思維和行為模式不同。例如刷牙,每天早晚都刷牙的你,如果有一天不刷牙你會感覺很難受,但是你還記得你小時候剛開始刷牙的場景?當時你同樣是“很不習慣”,因為當初你並沒有形成刷牙這種“神經迴路”。

可塑性的兩種解釋

但,人的大腦是複雜的,它的可塑性並沒有僅僅是形成新的神經迴路這麼簡單。隨著科技的發展,腦神經科學在過去幾十年中不斷取得突破,大腦的可塑性甚至可以用更加科學研究的證據來證明:

在系統水平上,大腦的結構和功能組織在發育和經驗作用下形成;在細胞水平上,神經發生(神經發生是指神經幹細胞或神經祖細胞在誘導因素下產生的新神經元)是細胞水平的腦可塑性主要表現之一,同時,也表現在突觸的可塑性上,具體表現為突觸結構的可塑性和傳遞的可塑性;在分子水平上,對腦可塑性的影響在分子水平與BDNF、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神經生長因子和神經肽等等相關,其中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是兩種得到最多實驗證實的,改變腦內DNA甲基化水平會影響腦可塑性的變化。

改變是否真的不可能?從大腦可塑性說起


其中,以上的這種突觸、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或者細胞水平、分子水平上的改變和新的形成因受外界環境和個人行為影響的表現被稱為大腦結構上可塑性。

大腦的可塑性還有功能上的,功能上的可塑一般是指大腦高級皮質功能上的功能變化和代償,這種可塑性受時間、年齡(年齡越輕,可塑性越強)、利手、病變部位、病變性質等等影響,例如運動員在雙側中央前回、左側頂下小葉、中央後回、眶額回、顳上回灰質體積顯著大於非運動員,而不同項目的運動員之間的大腦結構也不相同,例如羽毛球運動員的左側額下回、左側頂上小葉、左側楔前葉灰質體積比籃球運動員的大,而籃球運動員的顳下回、左側額中回、左側額下回、扣帶回中部、腦島灰質體積則與羽毛球運動員的顯著不同。

改變是否真的不可能?從大腦可塑性說起


改變是否真的不可能?

總體而言,大腦的結構和功能組織的變化是在各種內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可以隨著內外環境變化而不斷進行修飾和重組,從更加宏觀的進化心理學的觀點來說,大腦的可塑性幫助人類在生活變化中不斷習得新的知識經驗與技能(人類的學習和經驗積累能力就是大腦可塑性的最好印證),在以前那種複雜多變的自然環境和競爭激烈的種群中的社會環境中,這種可塑性是十分必要的,也十分利於我們的生存和繁衍,所以雖然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它是人類一種終身的能力(不僅僅是人類,動物也有這種終身存在與發展的能力)。

但是,這種可塑性帶來的不一定都是有利的,例如經常沉浸於網絡世界中,也會對人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造成不利的影響,其中注意力分散化、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膚淺化就是比較明顯的表現。

改變是否真的不可能?從大腦可塑性說起


大腦的這種可塑性說明了,不管難易,我們的意識、思維、性格、感情或者對某種行為、運動的掌控能力都可以通過我們自主的行為和意識進行改變,而這種改變反過來也會對我們的大腦結構形成一定的影響。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可以通過鍛鍊讓自己的行為、感情和思維模式變得更好,這個過程卻是十分艱難的和持久,所以然而雖然存在這種可行性,卻並不是人人都有去改變自我的決心和恆心,因為對於某些人而言,改變可能不真的是現實上的不可能,而僅僅是他們內心中認為的不可能。


參考文獻:

[1]張靜,李恆威.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基於沉思訓練的腦可塑性探究[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1(03):109-116.

[2]李瑩. 人大腦運動皮層的可塑性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2012.

[3]陳愛國,顏軍,殷恆嬋.運動與腦的可塑性研究進展及其教育啟示[J].體育與科學,2011,32(06):61-64.

[4]鄭秀麗,敖純利,沈抒,謝欲曉,尹文剛.大腦高級皮質功能可塑性的認知神經心理學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醫學雜誌,2007(11):1044-1046.

[5]王亞鵬,董奇.腦的可塑性研究:現狀與進展[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39-45.

[6]王亞鵬,董奇.腦的可塑性研究及其對教育的啟示[J].教育研究,2005(10):35-38.

[7]羅兄,SIGN法,發現你腦中的天才神經迴路,2017.03.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