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星」牛雲峰:“神奇小子”入職仨月就能獨挑大樑

「啟明星」牛雲峰:“神奇小子”入職仨月就能獨挑大樑

「啟明星」牛雲峰:“神奇小子”入職仨月就能獨挑大樑

第三期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A4項目部,有這樣一位“神奇小子”,他的名字叫做牛雲峰,是個23歲的內蒙小夥兒。剛剛入職三個月的他現在已經能獨自負擔起A4項目所有計劃統計工作。和其他同期進入工地的應屆“菜鳥”相比,他的進步讓人刮目相看。

「啟明星」牛雲峰:“神奇小子”入職仨月就能獨挑大樑

人物檔案

姓名:牛雲峰

年紀:23歲

來自:北京住總集團城市副中心項目部

咱邊走邊說吧

“今天太忙,下午還有個會,實在擠不出時間安靜地坐下聊會兒,咱們邊走邊說吧”,一見面,牛雲峰就這樣告訴記者。別看這個帶著眼鏡的小夥子稚氣未脫,說話做事卻顯得很果斷。

「啟明星」牛雲峰:“神奇小子”入職仨月就能獨挑大樑

說走就走,記者隨著牛雲峰在A4主樓裡一同統計項目的工作進度,上樓、下樓,牛雲峰在樓層之間穿梭,時不時用手握拳檢查一下剛刷了膩子的牆壁,或者舉起手機拍攝一下隔斷牆的施工進展。“我們有日報、週報,這些施工進展全都是要彙報的內容”,朱雲峰見縫扎針地向記者解釋。

他行走的速度非常快,在樓梯上也彷彿如履平地,彷彿長了一雙“飛毛腿”,有好幾次並排說著說著話,他就躥到了記者前頭。因為走得太著急,他的褲腳上留下了很多泥點。 “我這都是練出來的,最近精裝入場,來了好幾個公司,我每天的工作又更忙了些。”牛雲峰說,“為了給做工程日報留出時間,手腳必須麻利點。”

「啟明星」牛雲峰:“神奇小子”入職仨月就能獨挑大樑

進步加速度

在三個月前,牛雲峰可沒有這麼雷厲風行。剛進工地的他,連設備和工藝都認不全。但如今他對工地瞭如指掌,帶著記者在樓層之間和迷宮一樣的地下室裡遊走自如。正是由於對工地很熟悉,他僅用了一小時就統計完了A4的內裝修進度。

「啟明星」牛雲峰:“神奇小子”入職仨月就能獨挑大樑

從工地出來已是飯點,但牛雲峰去往的並不是工地食堂,他徑直走到辦公室,打開了電腦。“今天情況比較特殊,下午兩點有個會議,我現在得趕緊把上午樓裡的工程進展做成PPT,下午做彙報。”不吃飯怎麼行?他指指身後的櫃子:“有方便麵,一會兒不忙了吃這個”。

「啟明星」牛雲峰:“神奇小子”入職仨月就能獨挑大樑

牛雲峰的宿舍裡擺著幾盒治療過敏的藥物。“我從小在內蒙古長大,今年夏天剛來北京的時候特別不適應那種潮溼加悶熱,再加上水土不服,就患上了過敏。”那時的牛雲峰默默地在心底對自己說:“土木人最應知道基礎對於建築的重要性,現在我正處於打基礎的階段,萬事開頭難,一切都會好起來。”好在住總集團這個集體的關懷讓牛雲峰順利度過了最初的不適期,“從經理到我師傅,再到項目部的各位同事都非常照顧我”。

跨過山和大海

「啟明星」牛雲峰:“神奇小子”入職仨月就能獨挑大樑

剛來時,新人免不了會出點兒小錯,“越是活兒多越容易出錯,越出錯我就越急”,牛雲峰笑著回憶。為了提高業務素質,牛雲峰從師傅那裡要來了項目部之前所有的工作彙報,每天下班之後學習,經常一學就到深夜十一點。漸漸地,差錯越來越少,直到現在他終於可以獨挑大樑,獨自擔負起A4項目所有的計劃統計工作。

牛雲峰的父母遠在千里之外的內蒙古老家,事實上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回老家發展,但牛雲峰卻固執地留在了副中心的工地上。“副中心的工程工期很緊,同時要求也很高,我一個年紀輕輕的應屆生能在這裡得到鍛鍊,這是一個多麼珍貴的機會”。

“人的一生總要在忙忙碌碌之中度過,與其每天渾渾噩噩地被生活推著前進,不如干自己想幹的事情。”他凝視著自己參與建設的A4項目辦公大樓,彷彿看到了它未來雄偉壯觀的模樣,“這裡以後將是市政協新辦公樓,等這裡建成了,我可以自豪地對所有人說,我親自參與到了大樓的建設中!多有成就感!”

師傅評價

「啟明星」牛雲峰:“神奇小子”入職仨月就能獨挑大樑

牛雲峰的“嚴”師傅:閆軍

為了更好地培養新人,住總集團至今保留著“師傅帶徒弟”的優良傳統。牛雲峰的師傅是已經在住總集團工作了十年的老員工閆軍。不苟言笑的閆軍看起來就是個嚴厲的老師,但談及牛雲峰,師傅給出了不錯的評價——能吃苦、做事非常踏實。

“副中心工程的計劃統計工作不同於其他項目,這裡要求又快又好。對於工作,小牛上手很快,有不懂就問,有錯就改,進步很明顯。我現在已經可以放心讓他獨立完成很多工作了。” 閆師傅欣慰地說。

尾聲

“小牛,你那個報表一會趕緊傳給我啊,我著急用。”剛剛把記者送出門,牛雲峰就又接到了同事催促的電話,這樣的工作節奏,已經成為了他的常態。

副中心這樣一個廣闊的天地,正等待著更多的“神奇小子”去創造更多屬於他們自己的“奇蹟”。

主辦: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工程建設辦公室

運營:北京日報報業集團

記者:陳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