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六十四卦中為什麼陽爻為九陰爻為六

不管哪個版本的《易經》都會在乾卦初九爻辭之後介紹易經中一個常識性的概念,即爻位的表示法則:陽爻為九,陰爻為六,從下往上依次為初二三四五上。比如乾卦六爻為初九一直到上九。今天參易閣聊一聊這裡的九六是如何來的。

易經六十四卦中為什麼陽爻為九陰爻為六

有的書中說奇數一三五七九都屬陽,九為陽之極,於是用奇數中最大的數字“九”代表陽爻,故稱為九;偶數二四六八十屬陰,於是用偶數中間的數字“六”代表陰爻,故稱六。這屬於我見到的最不靠譜的解釋了。還有用大衍筮法中九六七八取老陽老陰的九和六表示陽爻陰爻的,用大衍之數推演六爻卦象說明有此法時六十四卦已經成形,很可能用九六表示陽爻陰爻也已經在用了,所以還是有疑點。

易經六十四卦中為什麼陽爻為九陰爻為六

今天看明代知來德的《周易注集》,裡面對卦爻九六的解釋我覺的應該是合理的。他的理論依據是《說卦傳》中“叄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這句話。原文引用如下:

陽曰九。陰曰六者。河圖洛書。五皆居中。則五者數之祖也。故聖人起數。止於一二三四五。參天地兩地而倚數。參天者。天之位三。天一天三天五也。兩地者。地之位二。地二地四也。倚者依也。天一依天三天五而為九。所以陽皆言九。地二依地四而為六。所以陰皆言六。一二三四五者。生數也。六七八九十者。成數也。然生數者成之端倪。成數者生之結果。故止以生數起之。過揲之數。皆以九六之參兩。所以爻言九六也。

大家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呢?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