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入人工耳蝸剛開機就能學說話了嗎?

聽力損失的孩子,父母都會為孩子驗配助聽器或者置入人工耳蝸,同時問題也來了。

孩子置入人工耳蝸的家長在孩子開機當天,就迫不及待地教孩子學習說話,不斷大量向孩子重複“叫爸爸”“叫媽媽”等詞彙,但是細心的家長會發現,這樣做的效率並不高。

我們發現,有很多小齡耳蝸兒童(1-2歲左右)在灌輸式的語言教育下都能複述詞彙或句子,但是當有人與他們對話的時候,他們就講不出來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都認為是孩子害羞了,遇到陌生人不敢說話,後來我們發現並非如此。

很多孩子在跟著父母複述聲音方面已經學的非常好了,但無法獨立表達意思,也無法理解別人的話,這就是我們耳蝸兒童家庭在康復時的誤區。

健聽者在學習聲音的時候也是有一個逐步漸進的過程的,但是我們耳蝸兒童從戴上耳蝸那一刻起,我們應該把孩子看做是“聲音0歲”的兒童,也就是沒有任何聲音經驗的兒童。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戴上耳蝸已經1歲或2歲了,應該馬上學習說話,趕上落下的語言經驗,於是馬不停蹄的教孩子說話,往往採取對著孩子一遍一遍教的方式,然後讓孩子一個字一個字的複述出來。

置入人工耳蝸剛開機就能學說話了嗎?

但是我們想想,健聽的嬰幼兒是這樣學會說話的嗎?1個月的嬰幼兒就開始跟著父母學說話?

“察覺”、“分辨”、“識別”、“理解”

家長都應該理解,我們的聽覺言語系統並非一夜就能建成的,言語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就像古羅馬城一樣,而我們人工耳蝸/助聽器的孩子學習語言,也不是一個“速成班”就能了事的。

從科學角度來說,語言的學習應該由四個階段構成,分別為“察覺”、“分辨”、“識別”、“理解”這四個階段。每完成一個階段,就可以進階到下一個階段,但如果上一個階段的基礎不好,也同樣會影響下一個階段的學習。

察覺——察覺聲音有無

分辨——分辨聲音異同

識別——識別聲音內容

理解——理解聲音含義

表達——對聲音運用的高級階段

首先是“察覺”,對於“聲音0歲”兒童,沒有任何聲音經驗,所有對聲音的一切感知都應該從察覺開始,孩子首先要先能感知到聲音,這是康復訓練的第一步。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把這一步都忽略了,想當然的認為孩子戴上耳蝸就能感知聲音了,其實並不是這樣,就像嬰幼兒即使有了勺子也不會吃飯一樣,我們不能用健康成人的角度來理解康復的過程。

經過了“察覺”,孩子能通過人工耳蝸感覺到周圍很小的聲音,這時候就到了“分辨”的步驟。比如開始訓練孩子能分辨出哪些聲音,是爸爸的聲音還是媽媽的聲音?是鈴鐺的聲音還是敲桌子的聲音,分辨是孩子理解聲音的重要基礎,紮實的基礎對未來孩子在複雜環境下的理解非常重要。到這個時候,實際上還沒有進入到語言教學的階段,爸爸媽媽們,你們在對孩子的教學過程中,是否跳過了以上步驟?

當孩子對聲音有很好的分辨能力時,我們就可以正式開始語言教學了,但我們反對那種純“復讀機”式的教學,那種方法沒有錯,但是不能單純使用,因為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不是發音的標準與否,而是“理解”。(比如孩子可以識別別人說他“活潑可愛”併為此感到高興,但能否真正理解活潑可愛的含義?這關係到孩子能否正確自主表達使用這個詞)理解是孩子學習語言最重要的地方,對於耳蝸兒童來說,他們要在很短時間內理解健聽兒童幾年的聲音經驗,每一個聲音都對應不同的含義,比如“杯子”“書包”等等,尤其是不好理解的部分,比如較為抽象的詞彙“害怕”“高興”“困惑”等等,家長要在這個階段讓孩子先理解語言的含義,再進行發音教學,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將來能自主表達語言。


置入人工耳蝸剛開機就能學說話了嗎?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表達”,表達是語言的最終階段,孩子要把所學的碎片化的知識和技巧連貫起來,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對話,這個步驟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所以你們看,每一個步驟都是在上一個步驟的基礎上完成的,一旦基礎沒有打好,就導致語言學習效率低下等等後果。

我們理解家長焦急的心情和想讓孩子儘快學會說話的期盼,但康復科學有它自己的發展規律,我們耳蝸兒童也不例外,學習語言的過程其實和健聽兒童是類似的,除了努力,還要有相應的技巧才能“彎道超車”,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

當然,也不是把孩子全交給語訓學校就完事了(經常有家長這樣說,我都給語訓學校那麼多錢了,為什麼我還要跟著參與,不應該都是老師的事情嗎?),孩子的聽覺言語發展是需要一個以家庭為中心(注意,不是以學校為中心)的團隊協作才能順利完成的,這個團隊的中心一定是家庭,然後周圍是耳鼻喉醫生、言語康復師、聽力師、孩子的其他教師等,只有共同參與進來,才能最大程度上利用孩子的殘餘聽力,輔助合適的助聽設備,讓孩子的聽覺言語盡最大效率發展。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學習語言各方面都會蓬蓽生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