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地處西部邊緣,卻能一掃障礙統一全國,只因這三招別人學不來

秦國地處西部邊緣,卻能一掃障礙統一全國,只因這三招別人學不來

秦國地處西部邊緣,卻能一掃障礙統一全國,只因這三招別人學不來

​我國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中華大地上一眾諸侯國一直衝突不斷,但是因為幾個實力相對雄厚的大諸侯國相差不大,所以基本上維持著相對穩定的格局。直到戰國後期,突然崛起一支異常驍勇善戰的軍隊,他不是楚國的軍隊也不是齊國的軍隊,而是令人沒有想到處在西部邊緣地區的秦國軍隊。

秦國地處西部邊緣,卻能一掃障礙統一全國,只因這三招別人學不來

秦國的軍隊為什麼突然如此厲害,並一路掃清六合統一全國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戰國後期,秦國先進的軍事制度。

首先,秦國的軍隊最令人熟知的酒水,它那先進的賞罰機制,對於戰功獎懲和晉升都有著細緻明確的規定。秦軍的軍階總共分為十二級,每級的待遇都不是不一樣的,具體體現在哪裡呢?除了軍餉不一樣,就連日常的伙食住宿條件都大相徑庭。

秦國地處西部邊緣,卻能一掃障礙統一全國,只因這三招別人學不來

這樣鮮明細緻的待遇區別,極大的刺激了秦軍上下每一個官兵的積極性,導致他們一個個在戰場上,能夠不懼生死,勢不可擋。

秦國地處西部邊緣,卻能一掃障礙統一全國,只因這三招別人學不來

這時候可能有人問了,為什麼軍餉待遇不一樣,導致秦軍士兵敢於拼命?那不是傻嗎,待遇再好人沒了有什麼用。

這裡就要說到秦軍的另一個獨特的規定,那就是秦國士兵即使戰死,軍功帶來的爵位等一切好處都可由死者生前指定的人繼承。而這一個規定也造成了秦軍的將士不畏生死為了家族榮譽拼死殺敵。

秦國地處西部邊緣,卻能一掃障礙統一全國,只因這三招別人學不來

我們知道,古代打仗,軍隊數量和軍隊士氣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歷史上出現的以少勝多的記錄大多都是因為雙方士氣差距太大導致的,士氣低落的軍隊被士氣高漲的軍隊一衝鋒,自己就已經怕了,不戰而敗。

我們說完秦軍的官兵士氣,再來說下秦軍的兵器裝備。秦軍相對於其他諸侯國在裝備上有一點不同,那就是秦國裝備了很高比例的遠射武器。

無論軍種,步兵、騎兵甚至戰車。都裝備了大量的弓弩等遠射裝備。不僅僅秦軍裝備的遠射武器數量多,在射程和精準性上也高於其他諸侯國。

秦國地處西部邊緣,卻能一掃障礙統一全國,只因這三招別人學不來

​研究過戰爭史的都知道,人類幾千年戰爭的發展最明顯的就是武器的射程變化,冷兵器時期大家都是貼臉肉搏,發展到熱兵器時代,大家開始使用步槍甚至是大炮,再到最後的飛機等等,本質目的就是為了在你打到我之前,我重創你。所以秦軍在遠射武器的領先,在戰國時期也尤為重要。

秦國地處西部邊緣,卻能一掃障礙統一全國,只因這三招別人學不來

除此之外,秦國在兵器的生產也制度先進與其他諸侯國,秦國的兵器生產採用了責任到人的制度,每個武器上面都會刻有製造人的名字,一旦在戰場上使用出現故障,不但這件兵器的製作人會被處死,就連他的上司也要受到牽連。

秦國地處西部邊緣,卻能一掃障礙統一全國,只因這三招別人學不來

秦國打仗還有第三點,其他諸侯國所望塵莫及的地方,那就是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我們知道人類文明為什麼幾千延續蓬勃發展,最重要的就是人類擁有強大的動員合作能力。秦國更是將這一項基本功運用到極致,動員率放到現在,都不得不讓人感嘆。

秦國地處西部邊緣,卻能一掃障礙統一全國,只因這三招別人學不來

​就是這樣,秦軍前線和後勤擰成了一股繩,後勤人員不敢怠慢,前線的作戰人員拼死殺敵,打仗動員集結能力又強,何愁不統一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