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20餘歲,年薪20萬美元,卻放棄一切不惜背上“叛國者”的罪名

提起斯諾登和他所曝光出的“稜鏡計劃”,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2013年6月6日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爆出了重磅消息:從2007年開始,美國的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與美國的九大互聯網公司進行合作,包括蘋果、微軟、Facebook等等,通過和這些互聯網公司合作,對全世界範圍內,使用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公眾進行監聽、監視。從挖掘出一些數據,再整理出所需要的情報。

年僅20餘歲,年薪20萬美元,卻放棄一切不惜背上“叛國者”的罪名

根據斯諾登的說法,稜鏡計劃所涉及的公司

毫無疑問,這個消息的曝光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在指責美國這種行為,那麼是什麼人爆出這樣的猛料呢?他這樣做又是為了什麼?

他的名字叫愛德華·斯諾登,美國人,斯諾登是一位80後,他曾供職於美國的中央情報局,後來受僱於和美國情報機關密切合作的博思艾倫公司,2013年的5月20號,他離開了夏威夷,來到了香港的一家酒店,接著他和英國《衛報》的專欄作者取得聯繫,之後一樁又一樁的“猛料”被曝光出來。這些“猛料”裡不光有剛才我們提到的對世界範圍之內的監聽,也有包括針對中國的一些網絡行動。

年僅20餘歲,年薪20萬美元,卻放棄一切不惜背上“叛國者”的罪名

斯諾登

那麼斯諾登到底曝光了什麼?一切就要從2007年這個計劃開始啟動說起,這個計劃有個代號,叫“稜鏡計劃”。這個“稜鏡計劃”,幾乎是一個無孔不入的計劃,說白了就是打著“維護美國國家安全,打擊恐怖主義”的旗號對世界範圍內的監聽監視。當今世界,已經被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完全覆蓋,可以說在我們生存的現實世界之外,還有一個虛擬世界,而這個虛擬世界,幾乎就是現實世界的翻版,現實世界裡的信息大部分都可以在虛擬世界裡以數據、字節的形式體現出來。通過監控這個領域,毫無疑問,美國能獲得到非常多的真實數據和情報。

年僅20餘歲,年薪20萬美元,卻放棄一切不惜背上“叛國者”的罪名

“稜鏡門”曝光之後,美國總統奧巴馬隨即發表講話:“你不可能既擁有100%的安全,同時又享有百分百的個人隱私,而且這個項目不針對美國公民,也不針對住在美國的人。”奧巴馬的言外之意表明,稜鏡門計劃所針對的可以是除美國以外的任何國家,因此他的言論也受到來自國際社會的指責聲。2013年6月13日,美國情報部門官員證實,美國當局已經就洩密事件展開刑事調查,並揚言要將愛德華·斯諾登追捕歸案。

年僅20餘歲,年薪20萬美元,卻放棄一切不惜背上“叛國者”的罪名

美國群眾組織遊行聲援斯諾登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就開始納悶兒了,在一定程度來講,斯諾登算是背叛了自己的祖國,當然我們可以說他的出發點是正義的,但是他的這種背叛冒著這麼大的風險,他有什麼利益需求?他為什麼要這麼幹?是不是在單位混不下去了?下面我們就詳細說一下斯諾登的個人情況。

文章開始也提到過,從2007年開始,斯諾登就供職於美國中情局,後來到了博思艾倫公司。當時的斯諾登年僅20餘歲,他的家庭的非常穩定,是美國典型的中產階級,還有一個跟他交往了四五年的女朋友,是個舞蹈演員(見下圖),他的年薪大概是20萬美金(按當時匯率約為120萬+人民幣),在夏威夷有自己的獨立辦公室,工作待遇可以說很優厚,在外人看來,斯諾登的人生可以說非常幸福了,那麼他為什麼會放棄眼前的美好生活,毅然決然的決定曝光這一切?

年僅20餘歲,年薪20萬美元,卻放棄一切不惜背上“叛國者”的罪名

圖為斯諾登女友近期發佈的社交網站照片

愛德華·斯諾登對自己行為是這麼解釋的:“當你能看到所有事情時,你會更加頻繁的看到令人不安的情況,你認識到其中一些事情事實上就是濫用職權,隨著時間的逝去,這種做錯事的認識會累積,你更多的被告知這不是一個問題,你最終意識到,這些事情需要由公眾來決定。”

斯諾登覺得頂著高尚的名義幹這些看起來很齷齪的事,良心會受到譴責。他覺得即使為了國家安全,去監控那麼多人的通話記錄,郵件等各種信息,這絕對是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而在斯諾登心裡受到煎熬時,美國卻在這方面講得冠冕堂皇:我們要保護個人隱私,讓網絡自由不受監控。可其實這個龐大的稜鏡計劃,就是對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無孔不入的監控。這是的斯諾登就覺得自己乾的這些事和自己的信仰完全不吻合,所以才決定曝光這一切。

年僅20餘歲,年薪20萬美元,卻放棄一切不惜背上“叛國者”的罪名

斯諾登接受採訪

美國方面給的理由是,911事件之後,喬治·布什簽署了《愛國者法案》,法案的大致內容是為了防止美國的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美國可以利用技術手段去監控那些有可能製造恐怖的嫌疑犯,但稜鏡計劃其實是把有可能製造恐怖的嫌疑分子的範圍擴大了,幾乎擴大成全世界都在使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公民。

按照奧巴馬的說法,你不能在保護100%隱私的情況下,實現100%的安全。聽起來為了國家安全,美國的“稜鏡計劃”聽起來似乎有了正當性,那麼這個邏輯能不能站得住腳呢?毫無疑問站不住,而且類似的洩密事件在美國曆史上也曾經發生過。

年僅20餘歲,年薪20萬美元,卻放棄一切不惜背上“叛國者”的罪名

諷刺稜鏡計劃的漫畫

2010年5月,被稱為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洩密者,美國陸軍一等兵布拉德利·曼寧被捕,據報道,曼寧因為不滿美軍入侵阿富汗,伊拉克等地,而將其獲取的數十萬份機密文件下載到光盤中,並交給了朱利安·阿桑奇創建的維基解密網站,從2010年2月到11月,網站相繼披露了70多萬份有關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的軍事外交絕密文件,其中包括震驚世界的美軍直升機射殺巴格達平民的錄像。2013年6月,曼寧在一個美軍秘密軍事法庭受審,2013年8月21日宣判,因向維基揭秘網站洩露大量秘密文件而獲間諜罪,最終判決入獄35年。而在談到洩密的動機時,曼寧和稜鏡門事件爆料人斯諾登有著幾乎一樣的理由:“我希望人們看到真相,因為如果不知情,公眾就不可能做出明智的決定。”

年僅20餘歲,年薪20萬美元,卻放棄一切不惜背上“叛國者”的罪名

切爾西·曼寧

自從有了互聯網之後,互聯網給公眾帶來方便的同時,個人隱私的洩露也比以前更容易了,相信每個人都接到過各種各樣的推銷電話,詐騙電話,煩不勝煩,這就是信息洩露的一種體現,在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如何妥善解決公民隱私洩露的問題,世界各國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年僅20餘歲,年薪20萬美元,卻放棄一切不惜背上“叛國者”的罪名

近日斯諾登與女友發佈在社交網站上的照片

斯諾登到底是一個“英雄”還是一個“叛國者”?歡迎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有什麼想問的,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