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大學生新型社交潛規則:是人情冷淡還是社會節奏太快?

在我們剛接觸社交圈時

父母會將他們的社交規則

對我們耳提面命

並且告訴我們

這麼與人來往才是對的

可是當我們長大之後

我們卻發現父母那一套

對我們來說總有些膈應

90後大學生新型社交潛規則:是人情冷淡還是社會節奏太快?

於是90後們

也開始構建起了

屬於自己的“社交規則”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90後的新型社交潛規則”

說不定說的就是你

通過好友驗證,然後寒暄幾句,好了,除非之後還有什麼必要性的聯繫,否則彼此之間就是老死不相往來,躺在好友列表裡再也不會翻出來,偶爾會在彼此的朋友圈裡點個贊,不過也就僅限於此,之後再無瓜葛。

90後大學生新型社交潛規則:是人情冷淡還是社會節奏太快?

這大概是很多人朋友圈裡大部分好友的狀態吧,不僅所謂的新朋友,就連昔日老朋友,也都在慢慢變淡,我們似乎已無多餘精力去打理自己的交際圈了,點贊已經是我最熱情的社交。

2、打招呼”恐懼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遇到認識的人,總是想下意識地躲開,不管是熟人也好,同學也罷,或者是同事,反正能避開就避開,好像打一聲招呼就會要了半條命一樣,有網友甚至笑稱:“為了不和同事一起坐電梯,甚至有種想爬樓梯的衝動。”

90後大學生新型社交潛規則:是人情冷淡還是社會節奏太快?

其實大多數人並不是真的怕打招呼,只是打完招呼之後,那段沉默期讓他們覺得不自在,找話題又無從找起,於是乾脆就直接避開算了,要是打完招呼就能各走各的,我想大家也就不會那麼抗拒了吧。

3、聚會能躲就躲

“什麼,要聚會嗎?哇!真好,我也很想去,但是我實在走不開,沒辦法了,下次吧”說完這一句,你再次關上手機屏幕。然後繼續躺在沙發上當鹹魚。

90後大學生新型社交潛規則:是人情冷淡還是社會節奏太快?

其實大多數時候都不忙,但是我們就是不喜歡去聚會,團建活動也都是能推就推,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人多的地方總會讓我們覺得不自在,特別是周圍全是陌生人,而帶你來的朋友又不在身邊的時候,簡直希望自己可以變成空氣然後從會場裡消失。

4、能用打字的儘量不用說話

這一點在職場上尤為常見,明明是面對面的同事,但是就是不想用說話交流,能打字儘量打字。好像說話會犯錯一樣,語言使用簡化到最低,一天到晚和我們交流最多的,也許就是外賣小哥和商店收銀員。

90後大學生新型社交潛規則:是人情冷淡還是社會節奏太快?

時間長了都要懷疑自己的語言能力會不會就這樣退化了。

5、朋友逐漸“網友化”


90後大學生新型社交潛規則:是人情冷淡還是社會節奏太快?

小時候好朋友天天見面,玩也都要見面玩,現在卻漸漸變成了網友

,交流全在群裡,見面多靠視頻,玩樂多是開黑。好像一切朋友間的活動不用見面也能完成了,網友和朋友的界限變得模糊起來了。

6、大多數時間屬於自己


90後大學生新型社交潛規則:是人情冷淡還是社會節奏太快?

比起消耗精力和時間,去構建和維護人際關係。90後們似乎更願意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運動健身,讀書看電影,旅行,哪怕是呆在家裡看劇發呆。

因為他們更明白自己所需要和追求的,並不需要向他人索取,自己就可以滿足自己了。換句話說就是“我覺得自己足夠有趣”,所以他們更加願意把時間和精力花在自己身上,雖然有時會讓他們感到有些孤獨。

90後大學生新型社交潛規則:是人情冷淡還是社會節奏太快?

90後們其實並不“高冷”也不“孤僻”只是,他們有自己的規則和舒適圈。什麼?你沒有發現?那大概是你和他們不夠熟吧。

你們的社交狀態又是什麼樣的呢?

來留言區裡尋找同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