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的時候,坐下來寫》:閉上嘴,你才能聽到內心真實的聲音

《不安的時候,坐下來寫》:閉上嘴,你才能聽到內心真實的聲音

僻靜寫作營一個星期全程止語。娜塔莉要求學員“不要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閒聊上,不要嘰嘰喳喳,要把故事放在肚子裡,在紙上傾訴。”

除了朗讀自己的創作外,只有討論書籍的時候可以說話。娜塔莉總是規定學員來上課前閱讀兩三本指定書籍。她要求他們讀書,是希望他們的覺知練習能夠與世界接軌。

寫作營最後的一個下午,他們會坐車到戶外去練習。夏天就去附近的一條河,順水漂流;冬天就去鎮上的一家咖啡館。

依然不能說話,但經過幾天的靜默練習,大家對彼此的瞭解越來越深刻,沒有絮絮叨叨的話語打斷他們之間的聯結。彼此傳遞著快樂。內心也愈發柔軟,可以看到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巖壁上的燕子巢,鬱鬱蔥蔥的西洋杉……

一週的活動後,讓大家可以用心接收到身邊的一切。

寫作營結束後,可以隨便說話了,很多人會一下子不太適應。 但總比要求靜默適應得更快一些。

學員參加過止語的僻靜寫作營後,都說他們再也不要參加那種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的書寫工作坊了。

那麼為什麼要在寫作營止語?

娜塔莉說我們的社會是建立在說話上的。人人都太喜歡說話。要活躍,要刷存在感。沒有人肯安靜下來。

溝通、演示,轉移注意力,分享,隱藏,撒謊,浪費時間,無意義的說,疲倦的說,不停的說。

如果在這個喧鬧的社會里,你能夠找花一個時間保持靜默。我們的思維,思緒,感覺,記憶和理解,都會在我們當下的地方、當下的時刻安頓下來。你會感覺到如禪宗說的,與萬物同悲喜,真的是這樣,娜塔莉說請試一試。

我們總在說話的時候,錯失了多少事情,我們忘記了注意環境,也無法真正覺察我們說話的對象。

《不安的時候,坐下來寫》:閉上嘴,你才能聽到內心真實的聲音

她和她的朋友每週一次的在她家附近的山路上爬山,而每次爬一個半小時。她們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就是上山時保持靜默,下山則一路說話。

她說我們兩個都非常喜歡上山時的靜默,我因此更能注意到分岔時的之字形山路,那株單獨挺立的黃松。有些日子呢,我的呼吸沉重,有些日子能爬得輕而易舉。

因為靜默,可以去觀察我們所走的這條山路,觀察山路兩邊景色的變化。

到了下山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對話。這時候我們的對話很即時、清淨、直率。

上山時費了力氣,靜默讓我們與自己產生了聯接,下山時對話,與同伴產生聯結。這樣做,無論上山還是下山,兩者都讓她們心情愉快。

靜默的感覺太深了,讓她現在將它視為爬山前半段的聖詩。就算和其他的朋友一道爬山,她也會告訴他們,讓我們在前半段保持靜默。

在作者看來,靜默也可能是在逃避,壓抑,隱藏,害羞,沒有人查驗的秘密或硬掉了的心。

靜默也可以是某種解放,我們不需要表現,不需要扮演某個人,只要放鬆就好了。

如果長時期練習靜默,並得其精髓,你將擁有這個世界非常需要的特質——內在的寧靜。

在偏僻寫作營裡面。經過止語練習,每個人變得靈活,可以在說話和靜默之間自由來去,不會卡在其中。靜默可以是傾聽之門,而傾聽則是書寫的重要基石,也是最終通往寧靜內在與世界和解的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