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要把“戒尺”還給老師,校長這樣迴應,家長直呼太過分!

最近幾年,關於孩子的教育的,出現了“老師不敢管、家長管不了”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是家裡每個成員悉心呵護的對象,捨不得打,捨不得罵,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家長卻始終以“縱容”的方式去慣著孩子。其次,學校關於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方式有眾多的限制,家長們也不忍心自己的孩子被老師管制,所以導致老師不敢管學生。然而這樣的教育卻讓孩子們變得“變本加厲”,在課堂上總是走神、搗亂,嚴重影響自己的學習成績和老師的教學進度。

小學要把“戒尺”還給老師,校長這樣回應,家長直呼太過分!

在古代有一句俗話: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亂棍下出才子”這個道理在古代就一直在流傳,但是到了現在,老師也不敢再”嚴“了。針對這個現象,有的網友提出了”戒尺該不該還給老師“這個話題,一時之間引起了眾多人的關注。

小學要把“戒尺”還給老師,校長這樣回應,家長直呼太過分!

該話題一出,常州一所小學的校長就決定做那個“吃螃蟹”的人,要把“戒尺”還給老師,並且公開回應道:我們知道會有很大的阻力,甚至還會走上風口浪尖的位置,但是把“戒尺”交給老師這件事對孩子有好處、對社會也有貢獻,我們就必須要這樣去做。這位校長還認為,現在的學校要是沒有“戒尺”,沒有對學生們適度的“懲罰”,就不可能讓所有的學生真正做到敬畏課堂、尊重老師、改正自己的缺點。


小學要把“戒尺”還給老師,校長這樣回應,家長直呼太過分!


校長這樣一說立刻引起了一股討論風暴,家長們紛紛開始站隊。有的家長非常贊同這個做法,在以前,老師講課的時候,三尺講臺,一根戒尺,學生說錯話自己掌嘴,做錯事老師用戒尺掌手心。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老師只要把握好尺度分寸,對不守規矩的學生適度的懲治還是有必要的。先試點再推廣,成功了就是教育界的一件大好事,失敗了大不了再繼續摸索更好的教育方法。

小學要把“戒尺”還給老師,校長這樣回應,家長直呼太過分!

然而有的家長看到這個校長的回應,直呼太過分,反對老師用戒尺教育學生。他們認為教育手段保留最原始的方式是無能的表現,“亂棍出才子”這個想法是文明教育的倒退,對孩子使用暴力只會給他們留下心理陰影,並且打的輕重也是一個難題,老師很難把握尺度。教育本來就是靠老師細心教導,而不是打出來的。


小學要把“戒尺”還給老師,校長這樣回應,家長直呼太過分!


其實這些反對的家長,他們的對校長的話都理解錯了。要求把“戒尺”還給老師,並不是讓老師拿著戒尺對學生一氣亂打。作為老師,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的,最終讓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給國家培養有用之才。但是針對學生的一些錯誤,例如偷懶不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作業、在課堂上做小動作影響同學聽課、在班上惡意攻擊同學還不知悔改,老師就可以通過批評、讓學生誦讀文章、靜坐反思等方法來“懲治”他們。讓他們明白作為一個學生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慢慢地改掉孩子的壞習慣。

各位家長朋友,你們是怎麼看待“該不該把戒尺還給老師”這個問題?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