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達8年老將兼投資部副總,“坑”起基民不含糊

易方達8年老將兼投資部副總,“坑”起基民不含糊

作者/《號外財經》修文

近年來,易方達基金公司的發展速度迅猛,如今該公司管理規模已經超過7千億元,僅次於天弘基金。

不過,《號外財經》卻意外的發現,在所有混合型基金中,該公司旗下的易方達新常態卻以66.2%的虧損成為同類產品中累計業績最差的基金,而基金經理宋昆從易方達新常態成立時就參與管理,但此後每年業績都虧損嚴重,實在讓這位有著8年經驗的老將難堪。

易方達新常態成倒數第一

累計虧損六成墊底混基

要說權益類基金,真的是不能單看短線業績,比如今年的A股市場持續大跌,如果單看今年內的業績,則大多數權益基金都虧損嚴重。不過即便是拉長來看,成立於2001年的易方達基金公司旗下也仍然有產品讓人失望。

據《號外財經》瞭解,易方達基金公司從成立之時就一直處於行業領先地位,隨著近幾年的高速發展,其規模已經超過7千億元,排名僅次於天弘基金,位居公募基金公司規模亞軍。但讓人意外的是,該公司旗下的易方達新常態竟然累計收益虧損高達66.2%,並且在混合型基金排名中墊底。

如此發展迅速的一線基金公司,為何會有這樣的產品表現呢?根據觀察,易方達新常態成立於2015年4月底,正好成立於當年牛市的末期,隨著2015年下半年股市的大幅回調,該基金的盈利也曇花一現,隨即跌入深淵。從淨值表現看,自此之後,該基金淨值就再沒有突破過1元。

進入到2016年,A股更是迎來普跌,而這也成為易方達新常態最主要的下跌時期。這一年,該基金跌幅高達31.38%。進入到2017年,雖然創藍籌讓市場整體行情火爆,但可惜易方達新常態既沒有持倉家電和白酒股,也沒有持倉大族激光、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科技龍頭股,這上下不靠的持股最終令其在牛市中,基金淨值下跌了5.81%。

經此一役,投資者也對其大為失望,從2016年年底該基金50.05億元的規模下降到2017年年底的37.70億元規模,降幅高達25%。與之對應的,基金份額也從96.93億份下降到77.54億份,降幅達20%。

儘管2018年還沒有過完,但《號外財經》發現,其在今年內淨值就下跌了30.45%,而天齊鋰業、大華股份、贛鋒鋰業、隆基股份幾隻在去年大漲的股票,均被易方達新常態在今年初就持有,並且多位居季度前十大重倉股中,這也成為今年業績悲慘的主要原因。

自2015年成立至今已經3年多,易方達新常態不但從來沒有過分紅,反而累計鉅虧,並且還墊底混合型基金。

8年老將兼投資部副總

“坑”起基民不含糊

再看易方達新常態的基金經理,本以為是哪個年輕的“菜鳥”,但《號外財經》一看,竟然是有著8年多經驗的基金經理宋昆,如今還是易方達投資部副總經理。這啥情況?《號外財經》感覺有點懵。

履歷顯示,宋昆曾任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行業研究員、公募基金投資部總經理助理,現任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募基金投資部副總經理。最早從2010年9月份任基金經理職務。

資料還顯示,宋昆如今共管理4只基金,涉及規模186.49億元,而其最好的任職回報高達76.4%。這就奇怪了,既然這麼有能力,為什麼易方達新常態卻年年虧損?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區別就在於不同的年份。

宋昆管理易方達新常態是從2015年4月份開始,2個月後,A股見頂回落,等於該基金完全從熊市高位開始進場,再加上2017年的操作失誤,導致連年虧損。雖然如此,但該基金的管理費卻一點沒少收,去年加上今年上半年,合計共向基民收取了0.9432億元的費用,如果加上2015和2016年,那該基金共收取的管理費高達2.8336億元。

從宋昆歷來管理的基金看,其最佳的76.4%收益率來自易方達新興成長,宋昆從2013年11月底該基金成立時負責管理,雖然在2016年也虧損巨大,但在2014和2015年都漲幅不錯。尤其是2015年,儘管該年度的下半年也遭遇了回撤,但基金淨值卻隨著成長股反彈明顯。

在2015年下半年時,易方達新興成長重倉醫藥醫療類股票,同時也科技股次之。包括達安基因、得潤電子、石基信息、中源協和、通策醫療、漢威電子、機器人、北陸藥業、迪安診斷、迪威視訊。而易方達新常態在2015年下半年重倉的卻是奧飛娛樂、捷成股份、科大智能、*ST保千、得潤電子、光環新網、美亞柏科、新開源、兆日科技、中源協和。

由此看來,醫藥醫療類行業的缺失是易方達新常態業績不佳的重要原因。但此後的業績差別並不大,從2015年以後管理的基金業績每況愈下的現象非常明顯。尤其是今年,宋昆管理的幾隻基金業績全都淪陷,看來宋昆依仗的也是牛市行情,在風險控制方面,其表現的並不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