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雪豹》,是什麼造就了神一樣的他

《雪豹》從播出到今天,有8年的時間了,《雪豹》成就了周衛國,也成就了文章,他在劇中就是神一樣的存在,從來沒有服過誰,和《亮劍》中的李雲龍一樣,熱血奮戰,雖然看起來激進,但做事的章法並不未過。《亮劍》成就了李雲龍,其實真正成就李雲龍的還是和自己在一起的生死兄弟,《雪豹》中的周衛國也是一樣 ,沒有生死之交,恐怕難抗起抗日的大旗。

重溫《雪豹》,是什麼造就了神一樣的他

俗話說,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日本人聽聞周衛國喪膽,中國人聽聞豎大拇指,周衛國的本事可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那真是拼來的。本來可以靠少爺身份過榮華富貴的生活,偏偏依靠一腔熱血投入戰鬥。自從周衛國去過前線之後,心裡那種報效祖國的念頭就再也揮之不去,依然決定報考軍校來參加抗日戰鬥。

本來軍校生活並沒有那麼殘酷,只是父親寫給教官的一封信才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嚴厲和苛刻。也正是在這種高壓環境下,帶著不服輸的勁兒頭,才讓自己快速成長,自己學業的成績也遠遠超出預期,再加上出國深造的機會,讓周衛國各方面提高很快。基礎打的實,打的牢,都是為接下來的出彩做的準備。

重溫《雪豹》,是什麼造就了神一樣的他

當南京淪陷,周衛國家庭遭遇變故,他只能隻身逃離。俗話說,是英雄在哪裡都能報國,竟然來到了土匪山寨,成了二當家的。他的成名就是源於此,帶領不是正規軍的土匪照樣全殲日軍,二次戰役,以少勝多,讓人大喊痛快。畢竟不是正規軍,長期和日本人鬥爭也不是辦法,最終加入了八路軍。一開始,八路軍的軍規紀律和周衛國的性格有些格格不入,雖然周衛國一樣能打勝仗,但也總會和同志之間出現矛盾。人無完人,一個新的環境需要去適應去調整。

對於周衛國來說,參加的戰鬥不算多,但他的勁兒能攏人心,而且他也懂得善用人才,招自己的可用之人。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當你默默無聞時,就要多學習多總結,練就一身本領;當你成名時,也要學會建立自己的團隊,讓自己的路走的更遠。

重溫《雪豹》,是什麼造就了神一樣的他

我想大家在觀看抗日戰爭劇時,對日本人的種種行為都咬牙切齒,其實我們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觀看劇中的鬥智鬥勇,以及刻畫的形象人物。近年來,軍事體裁的電影很受大家的喜歡,隨著我們國力在增強,同時我們和其它國家的協同發展,以及不斷提升的民眾信心,都讓我們對未來的期盼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