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逃兵爸爸嗎?

韓老師從事家庭教育專業工作十幾年,接觸最多的是媽媽群體,而當媽媽們諮詢各種孩子教育問題時,常常又涉及到爸爸是否參與孩子的教育。可當問及孩子爸爸時,媽媽們則往往苦笑著搖頭,不是以工作忙為由不在位,便是爸爸根本不管孩子教育的事。

逃兵爸爸,這是我常常發出的感嘆!

如果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爸爸不在位,不參與,無疑會讓孩子缺少父親教育,更嚴肅點說,應該是孩子缺少父愛的陪伴。很多育兒問題,恰就出現在父親缺位,才導致孩子教育成了難題。如首當其衝的便是孩子責任感的培養,如果爸爸都缺乏育兒的責任感,動不動就玩躲貓貓,孩子根本就體驗不到爸爸的家庭責任感。

逃兵爸爸,把問題都推給了妻子,這讓並不是很擅長育兒管理的媽媽們極為頭痛。不管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如果想教育好,必先要管理好,而管理二字絕非簡單下下指令,或者扯著嗓子吼叫就能起作用。因為管理需要原則,需要技巧,更需要以家規為依據。而這些恰是媽媽們的軟肋。

育人當先育心,心不在位,何來行動。逃兵爸爸如果真的能悟透這句話,相信你應該有自責感。孩子的成長不會等你覺醒時再繼續,可是如果你哪天良心發現了,想陪伴孩子時,可能孩子根本無法接納你,因為孩子壓根就不信任你,在柔軟的心靈裡早已經沒有了你的位置。

很多孩子在兒童期時,最需要爸爸做玩伴,可是爸爸當了逃兵,媽媽們又不會變著花樣陪伴孩子玩兒,於是孩子就把注意力放在手機或電腦遊戲上面。時間長了,當孩子陷入遊戲成癮的沼澤時,逃兵爸爸反過來再責備媽媽沒把孩子教育好,那真是沒有天理了。

孩子內心的秩序感,遵守紀律和家庭規則意識,往往是在爸爸陪伴之下,通過親子游戲來體驗秩序感和遊戲規則的。如果爸爸當了逃兵,誰來給孩子建立起遵規守矩的意識呢?很多孩子不服從管教,恰是因為不理解紀律為何物,規則為何物,因此,管教就成了難題,媽媽解決不了。

在孩子成人之前的18年裡,每天都有學習做人的時機,而爸爸如果能率先示範,那孩子就會有樣學樣。你對人講禮貌,孩子就會模仿你學禮貌用語;你對人知感恩,孩子就會從你的感恩話語中感受到做人要懂得感激;你對人寬容,孩子就能從你的寬容中學會不計較;你對人講誠信,孩子就能從你言而有信中學會誠信做人。凡此種種,讓孩子學會做人是絕離不開爸爸有所作為。

如果你一直在當逃兵爸爸,總有一天你無處可逃,因為報應就來了,你要替孩子收拾殘局,那時你可能要替孩子承擔或輕或重的後果,不管是經濟上的,還是良心上的。如果你真的能理解這些,相信你會讓心回家,把愛交給妻子與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