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製造萬聯網是什麼意思?

工業4.0製造萬聯網是什麼意思?

工業4.0願景

在工業4.0願景下,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和智能機器生產組成自組織的大系統。我們可將其簡稱為“萬聯網”,萬事萬物相聯繫的網絡化社會。萬聯網下,個人存在網絡化,活動的特徵與屬性也改變了,管理的命題也必然隨之更新。

就像《易經》的“易”有三解:變易、容易、不易,管理的命題也有維持基本不變的主題和變化的內容。三大不變的主題是:新價值是什麼?獲取優勢的策略有哪些?怎樣組織實現過程?工業4.0將賦予它們新內容。

產品服務化

納德拉(Satya Nadella)上任伊始就將微軟的產品價值觀顛倒過來。微軟的新產品(包括outlook.com、office365等)改變了其一次性購買的方式,以繳納年費的服務訂購模式推向市場。

類似於微軟這樣的“產品服務化”的做法是工業4.0化企業的重要價值賣點。

在工業4.0藍圖中,萬聯網創造或加強了下面的六種功能:監測、預測、診斷、控制、優化和自組織。每一種功能都可以成為產品服務化價值的來源。例如,安裝上傳感裝置後,GE的飛機發動機能夠自動監測運營健康狀況,及時發送維修和保養的信號。它能減少故障,提高使用價值。又如,谷歌購買的智能溫度調節器公司“巢”(Nest),它的產品彙總家庭內部與溫度相關的信號,空調、門窗、起居習慣等。它能自動優化個人活動空間的溫度,節省能源。

未來的家電將內置上面的六種功能。例如,三星正在研究的傳感冰箱包括監測食物的存量和過期日,預測補充的需求。到優化和自組織階段,我們可以想象,像冰箱這樣的家電會根據輸入的菜單,聯網超市,為主人自動預訂每週的食材。家電本身也會按使用價值,到期調換。

家電只是未來產品服務化的一個通俗的例子。在工業產品領域,設備產品服務化、按期付費、自動維修和保養等,都將成為趨勢。它們首先將發生在家電、安保、醫療、節能、交通工具、物流等領域。

產品服務化這一價值模式為老企業開發新業務,新企業進入傳統市場帶來了多種可能性。它將主導一個跨界、交叉、動態的競爭局面。有形產品將成為“附產品”,即無形服務價值所依附的產品。

優勢策略

策略,簡言之就是追求優勢。在工業4.0時代,它仍然如此,不過優勢的來源改變了。為了從所創造的產品服務化價值中獲利,優勢策略需要從現在開始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用“動態使用的正價值”對比顯現“靜態佔用的負價值”。

例如,福特汽車公司投資Zipcar,奔馳購買Car2Go和RideScout的股份,它們都是新型的網絡化租車公司。城市裡的會員用戶能夠用智能手機軟件預約停在附近的車,監測到達時間,優化自己的通勤使用價值,而不必為擁有汽車的後期成本煩心。它們算是工業4.0在消費市場的初期體驗。

(2)佔位“網絡交換節點”的優勢替代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垂直定位優勢。

物聯網從現在的100億物體相聯到2020年有260億物體相聯,並向未來的1.5兆億連接點發展。企業不再生存於一個垂直等級式的產業鏈中。哈佛商學院的波特教授用“系統中的系統”來形容一個網絡狀的產業圈套著另外一個,環環相連有交集的狀態。網絡中,企業圍繞著特定的服務對象相互合作。例如,未來的卡特彼勒智能機械可以受遠程遙控,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工作。它涉及氣象、雲存儲、地質地圖、衛星定位、航海貨運等多個系統之間的服務支持。哪家企業控制所處的網絡系統中的交換節點(Node),它就有網絡效應帶來的優勢。

(3)從“客戶需求”演化到“客戶類型”為決策依據的產品服務組合。

質量有其主觀性,合適的服務質量出現在客戶需求和廠家效益的動態均衡點上。在大數據分析的支持下,廠家能夠劃分“信仰客戶”“忠誠客戶”“實用客戶”和“過路客戶”。按照客戶類型,預測軟件能夠建議恰時和適量的服務。回到智能家居和零售的例子,對於有強烈依賴性的“信仰客戶”,超市、名廚、食材供應商可以圍繞一個家庭所選擇的菜單和他們的消費習慣定期自動鋪貨、自動補貨、自動送貨。同樣的設計也能用於其他日用品的消費和環保回收。

雖然工業4.0要20年後才能成形,但它的萌芽形態已經出現,因此,產品服務化的優勢策略也要從現在抓起。

組織邊界

策略確定後,組織決定成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邊界不成組織。工業4.0下的企業處於無數個圍繞著服務對象的“臨時系統”中。因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企業與環境之間的邊界常常處於流動、柔性和半開放狀態。

以未來的醫療為例,醫療器械公司、醫院、移動醫療服務公司、醫藥企業、營養補給單位、家庭護理服務公司和保險公司,這些小系統共同組成圍繞著病患的臨時服務大系統。這些小系統都有自己的商業模式,交叉外包產品和服務等。佔據網絡節點的組織更能調動附屬企業的資源。

組織的邊界劃分顯示了各方的依賴與被依賴的關係,決定了利潤分配的比例。例如,佔據病患數據資源的移動醫療企業可以把醫院等變成自己的服務供應商。它們之間,誰家的邊界能劃到誰家的地界內,誰就佔有網絡節點優勢。又如,特斯拉電動車已經包含了遠程遙控和移動通信功能。如果要和智能家居、手機、定位推送服務的企業合作,誰佔據節點,誰就可以推廣自己的平臺,把勢力範圍劃到別家的邊界內。組織邊界定義了其服務權限和利潤分配原則。

就像細胞膜同時有開放和關閉的設置,邊界開放和流動的程度關係到企業的存亡。工業4.0將重組消費生態、社交生態和工業生產生態,企業需要根據所處的商業生態的性質來決定如何劃分邊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