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工業4.0時代的電子信息知識

德國工業4.0時代的電子信息知識

工業4.0時代在數字化、網絡化的基礎上,再實現了智能化。核心是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和信息物理系統(CPS)相結合的手段,推動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其中,除了互聯之外,還強調集成。“工業4.0”將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嵌入式終端系統、智能控制系統、通信設施通過CPS形成一個智能網絡,使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以及服務與服務之間能夠互聯,從而實現橫向、縱向和端對端的高度集成。此外,工業4.0還強調數據的利用。從工業1.0、2.0、3.0演進的角度來看,數據是區別於傳統工業生產體系的本質特徵。在工業4.0時代,製造企業的數據將呈現爆炸式增長態勢。隨著信息物理系統(CPS)的推廣、智能裝備和終端的普及以及各種各樣傳感器的使用,將會帶來無所不在的感知和無所不在的連接,所有的生產裝備、感知設備、聯網終端,包括生產者本身都在源源不斷地產生數據,這些數據將會滲透到企業運營、價值鏈乃至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是工業4.0和製造革命的基石。

從互聯、集成、數據等特徵中我們可以看出,工業4.0涉及的電子信息產業形態已經發生了極大程度的演進,其中包含了電子信息相關技術的一系列創新突破。

從技術的維度看,新型傳感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移動互聯、大數據在信息技術創新體系中不斷演進,併為新技術在其他行業的不斷融合滲透奠定技術基礎。此外,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的融合發展既突破了工業軟硬件的各種嵌入式系統、虛擬製造、工業應用電子等單項技術,也催生出了信息物理系統(CPS)、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等一系綜合集成技術。從產品的維度看,由於電子信息通信技術不斷融入工業裝備,推動工業產品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使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一方面,傳統的汽車、船舶、家居的智能化創新步伐加快,如汽車正進入“全面感知+可靠通信+智能駕駛”的新時代,萬物互聯(IOE)時代正在到來。另一方面,製造裝備從單機智能化向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到智能工廠演進,提供工廠級的系統化、集成化、成套化的生產裝備成為信息技術集成產品創新的重要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