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 再見青春 人到中年

電影《你好,之華》中的袁之華是一個生機勃勃的角色,她是沉鬱裡一束柔和的光,是北方初春生機勃勃的海浪,是整個故事裡最幸福圓滿的註腳;而生活中的周迅也是這樣,她也許沒有新聞裡寫得那麼坦然,但她也絕不是生活的逃兵。面對那些已經邁過、正在努力邁過、以及尚未邁過的坎,她都在勇敢坦然地面對,彷彿這一切都不能傷害她。

周迅 再見青春 人到中年

談之華

記者:看完電影后,我們其實覺得挺奇怪的,巖井俊二導演和你,雖然冥冥之中有一些氣質是一樣的,但沒想到為什麼突然就合作了。

周迅:其實我也沒想到,因為這個劇本也是突然來的,大概是過年前吧。陳可辛導演把那個劇本發給我了,我看完當時就很喜歡了,我說可以,從什麼時候拍?他說現在,我說這麼快,然後也沒想到這麼快就公映了。

記者:最初導演跟你說之華的時候,他想要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周迅:其實他沒有說太多,劇本里邊也沒有說太多這個人物的性格,給的就是單純的一些設定,比如說她是一個家庭主婦,她有十幾歲的孩子。然後她也沒有什麼家庭矛盾,就是生活在一個非常平庸、平靜的這麼一個家庭。

記者:你有加入一些自己的東西在裡面嗎?

周迅:對,比如說像生活的一些細節,就是廚房、浴室之類的。因為浴室剛開始比較亂,我會說不要這麼亂。因為浴室的整潔,和你是一個什麼樣性格的人是聯繫緊密的。我覺得我的習慣可能來自於我媽媽,因為我媽媽就是一個非常整潔的家庭主婦。

談表演

記者:這次的表演其實是一個偏生活化的表演,你有沒有把一些自己的生活經歷什麼的融入進來,讓整個表演更加貼近生活?

周迅:其實就是,比如說你面對別人講話,我覺得就是生活裡最自然的樣子。我覺得我這樣子跟你們講話的狀態,其實跟電影裡差不多。

記者:你在現場表演就是這樣一個很放鬆的狀態嗎?

周迅:對,因為我希望有這麼一個狀態,我也希望能呈現出的是這麼一個狀態。我不想有太多設計,包括臺詞也是這樣。因為這個故事是從日文轉到中文,有一些日本人說話的方式明顯是我們不會的。我們劇組裡比如說秦昊、子楓、杜江,他們都是有底子的好演員,還有譚卓、胡歌。所以,其實我覺得大家都是放進了自己說話的一些節奏和方式,因為這是一個很接地氣的電影,所以沒有必要拿腔拿調,就我們生活裡也不會這麼說話,對吧?所以,這個是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地放進去的。

記者:這個電影裡還有你跟很多少年演員的戲份,你跟張子楓、鄧恩熙,還有那個小男孩,跟他們這樣的一群小演員是怎麼培養默契的?

周迅:其實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有圍讀劇本,子楓和恩熙她們的性格我看到的那一面當時是比較內向的,那就是慢慢的來。因為劇本也有設定,他們都是專業演員。但是因為戲份的原因總是交錯,所以,在這一塊也挺遺憾的,我覺得如果下一次還有什麼機會的話,我也希望跟他們能夠有多一點的接觸。因為我的戲基本上是跟我老公、侄子、兩條狗,還有婆婆一起的。

周迅 再見青春 人到中年

談衰老

記者:電影中根本沒出現有抑鬱症的姐姐,家裡人都不好意思對外說,是有羞恥感嗎?

周迅:對,其實我也有點模糊,為什麼家裡人有得了憂鬱症的不能說,說了就會受到歧視,或者覺得得了抑鬱症是一種恥辱。有段時間我想不明白。前陣子,因為網上對我的衰老的討論,我就哭了,然後我就坐那兒仔細地想,我為什麼會那麼難過?第一層是因為我是女演員,還有一層是我作為一個人,我第一次面對衰老,我不熟悉這個狀態。

記者:沒有人熟悉。

周迅:對呀,沒有人熟悉。所以說大家一定要清楚,(這些焦慮)是從哪來的,靜下來想一下,我就覺得周迅以前一直是不在乎這些問題的,從不在乎,可我現在怎麼了?因為我活在這個世界,我無形當中受到了一些框架的約束。

記者:這種焦慮現在過去了嗎?

周迅:就像我剛才說的,我不可能完全過去了。因為我是第一次面對(衰老),但是我能把這件事情說出來了,就說明我想清楚了。之後還要看明白這件事之後我怎麼去選,我選擇哪一面。

記者:我覺得像你這樣非常闊達地去看待一件事情,其實反而就會更容易。

周迅:我覺得這都是一個過程,因為每個人不管現在是青春也好,有一天也會爬滿皺紋,等到六七十歲的時候,我希望我能活到那天,還有機會去感受這種感覺。

記者:那你覺得《如懿傳》的時候年輕時候的戲份是不是還是應該找年輕一點的演員來演呢?

周迅:我覺得不是,因為當時我是腫了,我之前真的拍了九個月了,我也有我的例假期。但是觀眾不看這些,你跟他解釋了,他也不看。有一些觀眾,我不是說所有,他不體諒你說的有些話。

記者:下次遇到這樣的戲還會接嗎?

周迅:我看是不是有特殊情況,我還得自己算算(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