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樓歌女到商業大亨,她成為中國百年傳奇靠的就是這一點

提到董竹君,你可能比較陌生。但說起上海赫赫有名的錦江飯店,你一定有所耳聞。董竹君是錦江飯店的創始人,解放後將飯店和經營所得無償捐給了人民政府,後連任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堪稱女權運動的先驅。

從青樓歌女到商業大亨,她成為中國百年傳奇靠的就是這一點

她從一個青樓賣唱女子,到獨闖上海灘的盛業大亨,享年97歲,譜寫了一個世紀的傳奇。

那麼,她靠的是什麼?

01

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上海的一座貧民窟中。雖然條件惡劣,但董竹君卻漸漸出落的清麗可人,街坊鄰居都叫她“小西施”。

從青樓歌女到商業大亨,她成為中國百年傳奇靠的就是這一點

12歲那年,為了給父親治病,董竹君被迫以300元抵押到青樓做清倌人,也就是賣藝不賣身的女子。但汙穢之地豈容清白之身?老鴇一直在找機會“逼良為娼”。

這一天,董竹君遇到了糾葛半生的男子,革命黨人夏之時。夏之時是四川人,早年留學日本,追隨孫中山參加了同盟會,24歲便擔任四川都督,此次來滬專程策劃討伐袁世凱事宜。為了掩人耳目,他常選在青樓與革命黨人秘密商議要事。

細心的董竹君發現,這些人與其他嫖客不同,他們三五成群,圍在一起竊竊私語,“看上去是做過大事的”。夏之時也注意到董竹君,關心她的冷熱和將來,她常觀察“夏爺”,姿態英俊,儘管年齡相差12歲,但董竹君與夏之時還是在多次接觸後情愫漸生。夏之時在老家有個太太,想到自己結婚要做小,董竹君始終繞不過去這個彎。

從青樓歌女到商業大亨,她成為中國百年傳奇靠的就是這一點

突然有一天,夏之時告訴她,太太患病去世了,董竹君這才打定主意交往。

夏之時決心把董竹君重金贖出,老鴇開價3萬元,董竹君拒絕了夏之時的好意。

她考慮,如果答應,好似商品一樣被買走,將來爭論起來,若是夏之時嘲諷“你有什麼稀奇啊,是我買來的”,自己是斷然不能接受的。她告訴夏之時,自己會想辦法逃出妓院,如果成功了,對於二人的未來,她提出了三個要求:

第一,堅決不做小老婆;

第二,帶她到日本留學;

第三,成家後,共同經營家庭,男主外,女主內。

夏之時握著董竹君的手一一答應。因為董竹君最近不工作,已經引起了老鴇的懷疑,派了看守盯著她的一舉一動。“搖錢樹”要逃出妓院談何容易?他不免為董竹君擔心起來。

董竹君的確想到了辦法。

她故意說喝酒,叫看守的人一起來喝,到晚上11點的時候,又假裝讓他去外面買夜宵,到了2點鐘,又說吃水果。幾番下來,看守相信了她。趁機會,她把服裝首飾都脫掉、只剩一套內衣褲,哆哆嗦嗦地跑到黃包車,逃到日租界夏之時處。

夏之時開心地抱著董竹君:“你真得逃出來了!”

關於這次出逃,董竹君在自傳中這樣說:

“一直被束縛在身心上的什麼東西全部解除了!能向天空飛翔似的渾身輕鬆,樂開了花一樣。這是我第一次對自由的體會,永難以忘懷!”

02

因被袁世凱懸賞通緝,加上不是門當戶對,所以他們結婚典禮非常簡單。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認為法國最時髦,所以夏之時給董竹君買了法國連衣裙,又帶她梳了法國式的髮髻,去照相館拍了照片,以這種“文明”的方式,在日本旅館結了婚。從青樓女子變成督軍夫人,董竹君通過自身的努力終於脫離火坑,奔向新生活了。

這一年,董竹君15歲,夏之時27歲。

從青樓歌女到商業大亨,她成為中國百年傳奇靠的就是這一點

二人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女子師範高等學校,董竹君學習非常用功,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但夏之時擔心她會被其他男人勾引,不許她去學校,改為聘請家教。

夏之時常帶她去和革命黨人聚會。太太們都瞧不起她,有時還嘲弄幾句“姨夫人”,意思是隻能做姨太太的女人。董竹君覺得又氣又好笑,心裡想“你們無非是靠著丈夫權勢,過著寄生蟲的生活罷了。”

痛罵一頓後,又想,何必和他們計較,決心要爭口氣,做丈夫賢內助。於是讀書更加努力,除了半天上課,晚上還要學習,兩個眼睛經常是紅腫的。

從青樓歌女到商業大亨,她成為中國百年傳奇靠的就是這一點

雖然經濟窘迫,但倆人生活仍舊甜蜜,迎來了長女夏國瓊的出生。丈夫忙著革命的事情,照顧女兒的重擔自然落在了董竹君的肩上,她也毫無怨言。有時累了,聽著鄰居家裡傳來尺八的演奏聲音入神,夏之時就很不高興,莫名吼她“你聽的那麼出神,是要學會了去演出嗎?”

“真叫人不悅”,董竹君後來回憶,似乎丈夫不再是多情溫柔的英雄,而是嚴厲的師長。

1915年,夏之時奉命回四川,臨行之時,給了董竹君一把手槍,告誡她如果她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情,便自行了斷。夏之時還不放心,叫國內上學的弟弟到東京陪著二嫂讀書。董竹君明白,這是擔心自己紅杏出牆,安插了一個眼線。

“君須憐我我憐君。”缺乏信任的婚姻,在心裡出現了裂痕。

03

董竹君很爭氣,用兩年時間便修完了四年的課程,本想去法國留學進修,卻被夏之時叫回了四川合江老家。

夏家是一個封建舊式家族,看不起青樓歌女的出身,對董竹君的到來非常排擠。這一切,董竹君自然曉得。所以來婆家之前,董竹君特地買了好些禮物,顯示出她高情商。當一一把禮物分送出去,家人們的臉色變得好看多了。

平日裡,她處處忍讓,任勞任怨,面對所有困難和苛責,總用積極地態度面對。慢慢地,婆婆和妯娌接納了她,有什麼事情也願意聽聽她的主意,還專門為她和夏之時重新辦了中式婚禮。朋友誇獎夏家“前有讀書聲,後有織機聲,真是朝氣蓬勃的文明家庭”。

夏家人都明白,這些正是二媳婦董竹君帶來的。

從日本回川后,夏之時被委任為招討軍總司令,軍務繁忙,夫妻二人一個月常常見不到幾面。長女夏國瓊生麻疹身體虛弱,有生命之虞,董竹君心如刀絞。她陪著女兒住了四十天,日夜看護,直至康復。夏之時卻很不高興,埋怨她只為女兒耽誤了家務。

原來,夏之時重男輕女,在家族中流傳著只有把女孩弄死才可能生男孩的“秘訣”,他深信不疑。

從青樓歌女到商業大亨,她成為中國百年傳奇靠的就是這一點

女兒是董竹君的心頭寶,她看得比自己還重要。後來陸續生下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都是董竹君一手拉扯大。她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可夏之時認為女孩子不用讀太多書,早點嫁人算了。“你不是十幾歲就出嫁了嗎?”兩個人經常為了這件事爭吵。

1927年,夏之時因為派系鬥爭失敗被解除公職,成了一個無所事事的閒人。他心中鬱悶,把事業的不順全部發洩在董竹君的身上,每日泡在鴉片和麻將中渾渾噩噩。董竹君望著眼前這個曾經叱吒風雲的大英雄淪落成這個樣子,非常難受,勸上幾句反而換來丈夫的冷嘲熱諷。

在三女兒生腰椎病需要穿刺時,還是董竹君一個人尋醫問藥,夏之時哪裡去了呢?每日流連於煙館、賭館,對女兒的痛苦熟視無睹,似乎與他毫無干係,輸了錢又向董竹君發脾氣辱罵,嫌棄對自己照顧不周。不但沒有暖心體貼,而且毫無理由地挑刺。衣服洗的不乾淨要罵、飯菜不可口也罵。

是妻子還是牛馬?”董竹君總想問問夏之時,卻為了生活忍住了。

歸根結底,因為他認為我出身貧賤,幸好當年是自己想法設法跳出火坑的。”董竹君想。

董竹君不幸患了肺病,以當時醫療條件而言,如果不精心調養,死亡率很高。她不想讓幾個孩子失去母親,便騰出一間房專心養病,過了三個月痊癒。可夏之時在這三個月內從沒來過。

好的愛情從來不是靠單方面付出,一點點的失望,一件件小事,就會壓垮了曾經的山盟海誓。一次,可以不計較,兩次,可以自我安慰。但日積月累,多少女人的心就是被男人的冷語和冷遇傷的不想回頭。

董竹君猶豫了。


04

1924年,因為時局關係,一家人回到上海。二人因孩子教育問題又爆發了一次激烈爭吵,當夏之時從廚房拿出一把刀撲向董竹君時,她知道,完了。

她提出離婚,但夏之時不同意,但她堅決要分開。她不想讓夏之時耽誤女兒們的前途,帶著四個女兒和父母離開了夏之時,自謀生路。兩人簽訂了一個分居協議,夏之時對她講,“這五年,你要是帶著女兒不在上海餓死,我就用手掌煎魚給你吃。”

當董竹君十幾年前從青樓逃脫,奔向了幸福港灣,她絕不會想到如今又走上了逃離之路。愛過,不假,但她的慈悲、寬容,卻沒有贏得夢想的愛情。只有逼著自己內心強大,再強大一點。

因為,女不強大天不容。

董竹君讀過書,身上有一股傲氣,但更可貴的是骨氣。單親母親,拉扯著四個孩子和年邁的父母,她的路在何方?

日子真是難,她只能靠典當首飾、衣服度日,能當的都當了。冷靜下來的夏之時,試圖勸說董竹君回頭,被一次次拒絕。

董竹君在自傳《我的一個世紀》中寫道:

“我認為人生必然要經過許多坎坷磨難,對它一定要隨遇而安。隨遇而安這幾個字,對我是有很大好處的。”

隨遇而安,不是說說而已,要靠獨立、自信,甚至拼盡全力。董竹君在亂世下的上海灘開始了一個女人的奮鬥史。

05


五年之約到期,夏之時來到上海看望董竹君,雖然沒有餓死,但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夏之時勸她回四川,董竹君拒絕並再次提出離婚。

“當我為你而痛苦的時候,總是想到當初人家鄙視我時你支持了我……你認為的‘愛’,我再也接受不了。情意不投,對事物的見解不同,沒有共同語言,大家再生活在一起又有什麼意思?徒添痛苦罷了。”董竹君說。

這次夏之時答應了。

接著,董竹君向前夫提出了兩個要求,第一,不要停掉撫養費;第二,一旦自己有三長兩短,你要培養四個女兒大學畢業。

身為曾經的丈夫和父親,夏之時同意了。

董竹君和其他封建女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她始終自強不息,一次次絕望,一一次又重新燃起希望。

她決定創業,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借債在上海開辦了“群益”紗管工廠。戰爭年代,工廠被炮火毀掉,“失業”、“母亡”、“債逼”、“父病”,董竹君只能一個人扛,到了崩潰的邊緣,甚至想到了死。

眼看窮途末路,幸好一個朋友欽佩她的勇氣,資助2000元錢,讓她把頭再次仰了起來。

“一個人有死的勇氣,為什麼就不以這種勇氣來堅強的和它鬥爭,活下去呢?”

董竹君決定開餐館,飯是人人要吃的。在上海,川菜館麻辣口味重,只有四川人才光顧,上海本地人基本不吃。她就改良成適合上海人口味的新川菜,取名“錦江川菜館”,精心裝修,將文化融入其中。

從青樓歌女到商業大亨,她成為中國百年傳奇靠的就是這一點

開業當天,上海灘三大亨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都來捧場,人們對這個離開丈夫獨立奮鬥的女人有著極大的好奇心。

錦江川菜館一炮而紅,生意興隆,人滿為患,成為上海灘各路人士聚會的時尚之地,就連卓別林到上海時都曾光顧過,讚不絕口。

在杜月笙的幫助下,錦江川菜館擴大了店面,後來又創辦了錦江茶室,只招收女性服務員。

董竹君認定,女性只有在經濟上獨立,才能真正的獨立。她願意幫助這些窮苦受壓迫的女同胞找回獨立和尊嚴。

正當日子越來越紅火之際,中日全面戰爭爆發,董竹君只好帶著女兒遠走菲律賓避難,不料捲入太平洋戰爭,淪為難民,險些喪命。

董竹君五年後才回到上海,發現兩家店面被人貪汙,幾近倒閉,她力挽狂瀾化險為夷。上海解放後,她把兩個店合併為“錦江飯店”,擔任總經理,成為接待中外幾百位重要人物的指定地點。不僅如此,她還將十幾年的經營所得全數捐獻給國家。當時,很多人都不贊成,然而她想的是,賺錢不是目的,而是怎麼用好。

最讓她欣慰的是,她獨自將四個女兒撫養成人,個個優秀。不過,那個趟過生命之河的男人,夏之時,卻在1950年去世了。多年未見,得到死訊的董竹君癱坐在椅子上,動彈不得。

此後多年,她將兩人的結婚照放到床邊,追憶當年的美好。她也從未對孩子們講過夏之時的壞話,只是告訴他們的父親脾氣很壞。

06

由於卓越的貢獻,董竹君被連續選為七屆政協委員,為中國女權運動的發展奔走呼號。她利用8年的時間,拖著病軀,將自己百年人生濃縮成一部40萬字的回憶錄——《我的一個世紀》,向世人講述一個女子如何獨立自強,追求尊嚴的傳奇。

從青樓歌女到商業大亨,她成為中國百年傳奇靠的就是這一點

董竹君對自己的評價很準確:“我從不因被曲解改變初衷,不因冷落而懷疑信念,亦不因年邁而放慢腳步。

無論是面對愛情的的勇敢還是婚姻的決絕,或是事業的坎坷,董竹君都選擇了積極、進取,她的獨立和自強,讓世人感受到了傳奇的偉大。

是女人,又怎樣?

從青樓歌女到商業大亨,她成為中國百年傳奇靠的就是這一點

在外界看來,董竹君事業有成,達到了很多男人也無法企及的高度,可謂巾幗英雄。而她在耄耋之際總結自己時卻這樣說:

我這一生對坎坷沒有怨言,只是對愛有點遺憾。

1997年12月6日,董竹君帶著這一點遺憾離開了奮鬥百年的世界。

那個曾經承諾給糖卻反手給一巴掌的男人,她畢竟是愛過的,但卻配不上董竹君這樣獨立自強的靈魂。

一次次的原諒和妥協,並不能換來愛情,而是無休止的不在乎。當時間久了,女人的心也就涼透了。

願每個女人都被溫暖相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