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優化數據中心以滿足未來需求

數十億連接設備產生的前所未有的大量數據正在給數據中心運營商施加壓力,以維持無縫運營。設備越來越智能,速度越來越快,功能越來越強大,對充足數據存儲和強大處理能力的快速增長需求正威脅著數據中心的交付能力。隨著亞太地區計劃在2020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中心市場,今年的大數據收入達到147億美元,數據生成將繼續增長。為了滿足當前和未來日益增長的需求,數據中心如何發展其容量並以更高的效率和盈利能力運營?

可擴展性,以滿足未來的客戶需求

從基礎架構的角度來看,數據中心在需要時以及在不斷變化的客戶,業務和應用程序需求方面進行擴展的能力至關重要。這種靈活性將支持客戶和最終用戶所需的未來帶寬和傳輸速度,使運營商能夠無縫地滿足未來的容量需求。

一個創新運營商可以利用其優化數據中心的是Base-8光纜佈線系統。Base-12連接已經為數據中心行業服務了近20年。但是,收發器,交換機,服務器和存儲設備製造商已經在使用和開發基於Base-8連接的收發器類型。

對於40G到400G的以太網傳輸,所有道路都可以實現雙光纖和八光纖連接解決方​​案。由於能夠最大化每機架密度並在擴展時提供競爭優勢,Base-8連接可實現100%的光纖利用率,而無需購買轉換模塊,並最大限度地降低總體擁有成本(TCO)。因此,將面向未來的Base-8設計部署為數據中心連接解決方​​案,可實現簡單,高效且經濟高效的遷移,速度可達40,100甚至400G。

通過更大的纖維密度最大化空間

2層脊柱和葉子架構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的3層網絡,因為它有助於跨網絡中的物理鏈路更快地移動數據。同時,遷移到脊柱和葉子架構會大大增加在數據中心園區中提供互連所需的光纖數量。為了獲得脊柱和葉片的延遲優勢,數據中心的核心挑戰是優化物理基礎設施的現有管道空間,並安裝具有更高纖維數的光纖。

僅在幾年前,864光纜是校園網絡的標準配置。如今,現在可以提供更高纖維數量的3,456纖維,並且可以安裝在標準的2英寸管道系統中。

這些極端密度的帶狀電纜比傳統的松套管電纜多出700%的光纖。憑藉如此高的纖維數量,它們可提供更高的包裝密度,並能夠有效利用有限的管道空間。這樣,無需大量資金投入即可實現向2層脊柱和葉片的遷移。切割時的安裝和電纜恢復也更快,從而大大降低了安裝成本,人力部署和停機時間。

減少數據中心之間的延遲

在將響應發送回請求設備之前,數據中心需要彼此連接以共享和處理數據。挑戰在於減少數據傳輸過程中產生的延遲或延遲。任務關鍵型應用程序規定,數據中心的響應延遲需要比現有的10倍。

數據中心互連技術有助於實現數據中心之間長距離數據的快速傳輸。使用結合了超低損耗(ULL)和更大有效區域的先進光纖,數據中心互連鏈路的範圍可以擴展高達25%,與典型的單個數據中心相比,可以訪問大約50%的數據中心位置 - 模式光纖。這不僅可以更好地訪問郊區客戶,還可以為數據中心位置提供更多選項,並提高網絡對停電的恢復能力。

通過高效的長途數據中心互連,即使在計劃更嚴格的光信噪比(OSNR)要求的情況下進行更高的數據速率升級,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所需的再生器數量並消除放大站點。

面向未來的設計,提供競爭優勢

隨著數據中心不斷擴展和擴展的需求,這些數據中心技術使運營商能夠高效運營,以滿足當前和未來數據速率的要求 - 一直到400G。

滿足未來的容量需求從設計優化的連接和佈線開始,以實現未來的可擴展性。隨著我們進入互聯世界,可擴展性確保基礎架構能夠根據需要提供增長,而不會影響總體擁有成本。

設計基礎設施以滿足未來容量需求的數據中心運營商無論事情變化多快,都會發現自己領先於競爭對手。現在,運營商真正應該利用當今的支持技術,為下一代數據中心做好準備,滿足未來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