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電熊貓2018年前10個月虧1億 成都銀行為其提供7.1億貸款

成都中电熊猫2018年前10个月亏1亿 成都银行为其提供7.1亿贷款

1月10日成都銀行發了一則關聯事項公告,稱關聯方成都金控擬為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中電熊貓”)在公司的銀團貸款7.1億元提供保證擔保。不過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成都中電熊貓的業績情況不容樂觀,2018年1-10月營業收入2.89億元,淨利潤為-1.02億元。

華東科技曾是成都中電熊貓大股東

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成都金控持有成都銀行股份6.52億股,佔總股本比例為18.06%,為第一大股東,因此與其進行的交易構成本關聯交易。據悉上述貸款期限10年,利率上浮不低於4%。

成都銀行稱,本次由關聯方成都金控提供擔保的7.1億元業務未納入本公司2018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額度,本次交易金額超過本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絕對值的1%,但不足5%,需由董事會關聯交易控制與審計委員會審查後,提交董事會審議並及時公告,無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成都銀行還稱,“上述關聯交易定價合理、公平,符合監管部門相關法規要求及本公司關聯交易管理制度相關規定,授信流程符合本公司內部控制制度要求。上述關聯交易屬於本公司日常業務經營中的正常業務,對本公司的正常經營活動及財務狀況不構成重大影響。”

工商信息顯示,2015年12月7日,華東科技(000727.SZ)成都先進製造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產投”)、成都西航港工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西投”)共同組建了成都中電熊貓,註冊資本140億元。主營業務為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TFT-LCD)面板和模組、液晶顯示器、電視機、儀器儀表、機械設備及配件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貨物進出口和技術進出口對外貿易。

其中華東科技、成都產投、成都西投股權比例為28.570%、35.715%、35.715%,當時的股權比例如下所示: 2017年11月17日,華東科技公告稱,成都產投公司擬對外轉讓出資權利12億元以及成都西投擬對外轉讓出資權利30億元,經研究,華東科技擬放棄上述所述股權轉讓的優先購買權。

華東科技放棄上述優先購買權或許與成都中電熊貓業績不佳有關,當時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三季度(未經審計),成都中電熊貓主營收入0元,淨利潤虧損280多萬。

華東科技放棄上述優先購買權之後,幾經變更,股權比例如下:其中南京中電熊貓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為華東科技大股東 成立三年經營還沒有起色

華東科技2018年12月7日發佈公告稱,公司持有57.65%股權的控股子公司南京中電熊貓平板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中電熊貓”)與參股公司成都中電熊貓簽署技術支持相關文件。

根據合同協議,由南京中電熊貓向成都中電熊貓項目提供提升產品品質、生產線運營效率、產品良率等技術支持,並收取成都中電熊貓6億元的費用,合同期限為1年。

而這則公告中也披露了成都中電熊貓的最新財務狀況:其2017年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為0元,淨利潤-764.78萬元,2017年12月31日淨資產139.92億元;2018年1-10月營業收入2.89億元,淨利潤-1.02億元,2018年10月31日淨資產138.896億元。

通過上述幾組財務數據,不難看出成立近三年的成都中電熊貓雖然營業收入開始有了起色,但是虧損卻在加大。

面對這樣一家虧損的企業,成都銀行為何還要為其提供7個多億的貸款呢?更為蹊蹺的是,成都銀行第一大股東成都金控還要為這筆貸款提供擔保。財聯社記者致電成都銀行和成都金控,但是截至記者發稿尚未收到回應。

工商信息顯示,成都金控成立於2008年9月,註冊資本50億元,住所成都市高新區天府大道北段1480號高新孵化園,法定代表人方兆。股東為成都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出資30億元)、成都市協成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出資20億元),實際控制人為成都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司經營範圍為投資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資本經營、風險投資、資產經營管理等。

成都銀行上述公告披露的財務數據稱,根據2017年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數據,成都金控總資產413.28億元,總負債255.29億元,資產負債率61.77%。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30.29億元,淨利潤8.83億元。百分之二左右的資產回報率,與四川省國資平臺四川發展千分之三的資產回報率“半斤八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