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卡扎菲眾叛親離,只有他對其不離不棄,堅持到最後卻去向成謎

世界上各類職業成千上萬,但比較特殊的就屬政府發言人,重要性可想而知,發言人所說的每一句話代表的都不能是個人,而是代表國家的形象,民族的尊嚴。在國家危機下的政府發言人,工作難度不言而喻。 2011年,利比亞卡扎菲政權大廈將傾,一位利比亞發言人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並得到了利比亞人民和世界各地媒體的讚揚。這個人就是前卡扎菲政權的最後一位發言人穆薩·易卜拉欣。

當年卡扎菲眾叛親離,只有他對其不離不棄,堅持到最後卻去向成謎

當年在“樹倒猢猻散”的情況下,連卡扎菲都不知道逃到哪裡的情況下,唯有穆薩·易卜拉欣在代表著利比亞發言,即使是身為敵人的反對派也對穆薩·易卜拉欣的不離不棄感到由衷的欽佩。易卜拉欣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家境非常富裕,曾經留學歐洲接受過西方教育。即使卡扎菲在災難發生時逃離後,易卜拉欣任然選擇堅持到底。後來西方媒體這樣評價易卜拉欣“不卑不亢、吐詞清楚、敢直言面對,說話斬釘截鐵”,面對來自世界各國記者提問時“時而從容不迫,時而面帶怒色”。在面對國家艱難時刻和強大的外敵壓力下,他的聲音就像勝利的號角,給前線作戰的士兵帶來莫大的勇氣和力量。

當年卡扎菲眾叛親離,只有他對其不離不棄,堅持到最後卻去向成謎

卡扎菲發言人穆薩·易卜拉欣在最後時刻,任然留在各國記者住居的黎波里酒店。隨著危險的臨近,利比亞反對派攻入首都黎波里,易卜拉欣在最後一刻才選擇撤離。

當年卡扎菲眾叛親離,只有他對其不離不棄,堅持到最後卻去向成謎

逃出黎波里後,就沒有人再見過易卜拉欣。根據當時的反對派指揮官的說法,易卜拉欣已經被捕。但之後在網絡上流傳聲稱來自易卜拉欣本人的錄音,否認易卜拉欣被捕,並指責這一消息是北約傳播的虛假信息,以洗脫所犯的罪行,並說易卜拉欣已經在了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