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見識!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及其附屬醫院原來長這樣!

2018年9月初,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我有幸赴英國帝國理工大學附屬醫院進行為期3個月的臨床研修。這次難忘的經歷雖然短暫,卻收穫頗豐,成為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必將為我今後的工作帶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长见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原来长这样!
长见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原来长这样!

帝國理工大學(Imperial College London),成立於1907年,位於英國倫敦,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八,與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大學學院並稱為“G5超級精英大學”(G5精英大學,代表著英國大學的最高學術水平),其研究水平被公認為英國大學的三甲之列,並以工程、醫科、商學而著名。曾就讀、曾任職或現任職於帝國的校友中,共有1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2位菲爾茲獎獲得者。

帝國理工大學NHS醫療保健信託組織包括5家附屬醫院:聖瑪麗醫院(Saint Mary’s Hospital)、查林十字醫院(Charing Cross Hospital)、漢默史密斯醫院(Hammersmith Hospital),夏洛特女王和切爾西醫院(Queen Charlotte’s and Chelsea Hospital)、西部眼科醫院(Western Eye Hospital)。其中前三家醫院是綜合性醫院,均是在全英國有很大影響力的醫院。我主要是在這三家醫院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聖瑪麗醫院(Saint Mary’s Hospital)是戴安娜王妃和凱特王妃分娩的醫院,有“王室之家”之稱,它還有一個值得驕傲的地方是——1928年,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在這裡發現了青黴素(Penicillin),該院產科、耳鼻喉科、創傷科實力是很強的;查林十字醫院以頭頸外科、骨科和腦科為主;漢默史密斯醫院以心胸及腎、甲狀腺手術為主。

臨床學習

門診

长见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原来长这样!长见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原来长这样!

查房

到了倫敦,正好趕上週末,稍作休息,週一院方就安排我們上班。上班非常緊張,每天起早貪黑,趕地鐵、擠公交。

根據導師的安排,我在帝國理工的聖瑪麗醫院、查林十字醫院、漢默史密斯醫院輪轉,有時一天內要去兩至三個醫院,這三個醫院之間有院車接送。我是以聖瑪麗醫院為主,聖瑪麗醫院耳鼻喉科以耳、鼻、咽喉、甲狀腺為主,査林十字醫院以頭頸外科為主,漢默史密斯醫院以甲狀腺腫瘤為主。我學習的重點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門診、查房、聽力學以及手術等,當然重中之重還是手術。

在英國,無論門診還是病房查房,醫生是不穿白大褂的,不能穿牛仔褲及運動鞋,要著正裝,護士或其他工作人員都是短袖的工作服。接觸患者時穿長袖的醫生都要把衣袖捲到肘關節部位,因為根據研究得出結論,長袖衣服的袖口是院內感染的重要汙染源,所以醫護人員為了省去捲衣袖的麻煩,大都穿短袖衣服。當然,醫院的暖氣也足夠暖和。

門診病人都是預約就診,聖瑪麗醫院耳鼻喉門診每日一般預約不超過35個病人,5間診室,每位醫生最多預約十幾個病人——十幾個病人,是最忙的情況了。

門診病人等待時都非常安靜。病人是由全科醫生(GP, General Practitioner)預約轉診而來,病史、一些輔助檢查醫生可在電腦上快速地看到。病人就診時,保證一人一診室,醫生和病人見面時親切地問候,導師甚至還向患者介紹我的情況:“這是來自中國的李醫生,是我的學生。”然後耐心、詳細地詢問、解釋病情,如果病人需要進行檢查,醫生會比較注意消除患者就醫的恐懼心理,會告知這個檢查是怎樣進行的,會有什麼不適感,病人很理解,並接受,離開時會禮貌和友善地告別。

由於預約病人數量少,醫生有充裕時間為病人解釋病情、治療措施、併發症、預後等。病房醫生分幾個治療組,每天7:45醫生開早會,會後分別查房,查房時推著電腦車,隨時記錄病人病情,下醫囑。

长见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原来长这样!

手術

查房結束後,醫生會去手術室進行手術。術前常規檢查已在門診就診時由護士開好檢查單,病人已做好檢查,若需特殊檢查,則需請示醫生。手術一般提前1周通知手術室,術前1天入院。大手術一般住院2周左右,甚至更長,這要看病人的恢復情況。相對小些的手術多數為日間手術,麻醉清醒後病人回家休息。

特別的是在手術室內,手術者戴帽子和口罩,但其他人員只戴帽子,不用戴口罩,甚至有些手術醫生也不用戴口罩。據說,經研究手術室內人員不帶口罩並不能使病人的感染率增高。

這裡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手術非常多,聖瑪麗醫院每天兩個手術間,每個手術間4-6臺手術。每間手術室分別有一個麻醉間,麻醉師在麻醉間給病人上好麻醉後,再推入手術室進行手術。

三方核查非常認真,由主刀的Consultant(在英國,Consultant是最高級別的醫生)、麻醉師、護士分別主持,一絲不苟,核查前有時還說一句“向來自中國的醫生問好!”表示對我們的尊重。三方核查有三次,分別為麻醉實施前、手術開始前、患者離開手術室前。

因為這裡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手術非常多,所以在手術方面,我也是收穫最多的,現把體會較深的幾點寫下來。

(1)有好多手術方法很先進、很實用。

醫生技術非常精湛,手術做得很快,他們有好多手術方法和我們不同,但很先進、實用。例如用雙極電凝切除扁桃體及環狀單極電凝切除腺樣體,簡單實用;再如在耳內鏡下用耳屏軟骨修補鼓膜,手術時間短,術後效果好。

(2)這裡有很多世界先進的手術方法,此次得以看到。

在這裡,我有幸見到了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確實很神奇,機器人可以從腋窩切口,進行甲狀腺、甲狀旁腺手術,還可以進行舌根及扁桃體手術。我們可以從顯示屏上清楚地看到手術過程,非常精準、靈活,術野清晰、無血。還有3D顯微手術,這是在做乳突根治術及鼓室成形術等中耳手術時用到的,醫生可以不用顯微鏡,而是戴上3D眼鏡,看著顯示屏做手術,不用趴在顯微鏡上操作了。當然我們這些參觀手術的人員也要帶上這種眼鏡,看得非常清楚,立體感很強,比用顯微鏡的感覺還要好。

长见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原来长这样!

機器人之控制檯

长见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原来长这样!

機器人之手術車

长见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原来长这样!

機器人之機械臂

達芬奇手術系統是一個主從遠程機器人平臺,由控制檯、手術車和機械臂組成。通過控制檯,醫生可觀察到一個三維放大圖像,並能控制多達4個可增強手靈活性的機械臂。

醫生手的運動幅度與機械臂的運動幅度是有一定比例的,這樣可消除生理性的手顫抖對手術的影響。

目前主要應用於心胸外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泌尿外科、小兒外科、婦科等。

手術者戴3D眼鏡進行乳突根治術及鼓室成形術

长见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原来长这样!长见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原来长这样!

臺下的人協助進行調節:放大倍數、遠近等

3D顯微手術錄像系統,術者戴3D眼鏡看顯示屏進行手術,立體感甚至超過了顯微鏡,且避免了看顯微鏡帶來的疲勞感;旁觀者亦戴3D眼鏡進行觀摩,如臨其境; 乳突根治術及鼓室成形術等中耳手術,優勢明顯。

(3)査林十字醫院頭頸外科的手術很多是大型手術。

在査林十字醫院,頭頸外科的手術很多是大型手術。頭頸部的腫瘤切除後,皮膚或者咽喉部黏膜缺損,根據缺損的大小,在前臂或大腿上取遊離帶血管皮瓣,將遊離的血管吻合於腫瘤切除區的血管,靜脈用吻合器吻合,動脈需縫合。有下頜骨部分切除的,則取腓骨來重建下頜骨。手術過程是比較長的,有時需幾組醫生輪流上臺。

(4)很多小手術做得很巧妙。

很多手術雖然不大,但很有技巧,很有想法。例如脂肪注射於食道入口處,以改善食道發音;聲旁間隙注射Radiesse以改善單側聲帶的發音等等,其他不再詳述。

只要是較大的手術、疑難病例,都要進行MDT(多學科會診), 大家踴躍發言,討論熱烈,有時也有爭論。

长见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原来长这样!

多學科會診(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

长见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原来长这样!

耳鼻喉科和放射科閱片會診

多學科會診每週一次,常規進行。由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相關的內外科醫師參加,討論患者的診斷、治療、需要做什麼檢查、是否需要手術等。

每週二中午,利用休息時間準時進行耳鼻喉科和影像科閱片會診。

(5)院方對研修醫生要求嚴格。

在這裡,醫院對我們要求非常嚴格。要求按時上下班,還要做17個項目的英文繼續教育題目,每日還要用英文撰寫學習日誌,有時還要求我們用英文進行小型學術講座。導師為我們精心製作了課程表,讓我們在這裡能學習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方方面面。醫生們對我們非常好,耐心地向我們講解病人的情況、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手術過程和技巧。護士也很耐心地為我們講解患者就醫的流程以及門診、病房、手術室等地方的特點及注意事項。在此感謝這些熱心的老師們的辛勤付出。

长见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原来长这样!

用英語進行小講座

回國後我將認真總結這次赴英國的學習情況,深入思考,結合我們的醫療體制、環境和現狀,把所學逐漸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1. 把學到的手術技巧逐漸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如可用雙極電凝行扁桃體切除術、環狀單極電凝切除腺樣體等。

2. 注重人性化服務,合理優化工作流程,加強與患者的溝通。

3.優化患者的就診體驗,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患者的痛苦為己任。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向醫院申請一些先進的儀器、設備,開展一些難度大的手術,提高圍手術期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4. 把先進的醫學理念加以理解,並學以致用,如無菌觀念、術前準備、術後恢復等。

5. 建議定期舉行由耳鼻咽喉科、影像科、病理科及相關的內科及外科醫師參加的MDT(多學科會診),以進一步提高診治水平。

6. 定期舉行與影像科的影像會診,臨床與影像科互動,把臨床對影像科的需求和影像科對臨床知識的需要結合起來,達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长见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原来长这样!

三個月的研修時間短暫而充實,衷心感謝各級領導給我這次機會,使我在專業領域開闊了視野,在英語口語及專業英語方面都有較大提高……我會繼續努力,不辜負組織對我的培養,爭取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在醫生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不忘初心跟黨走,砥礪前行創佳績。

圖文丨李永強

審核丨李體金

不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