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俊用奮鬥換來幸福 無聲餐館傳出有聲故事

點菜靠筆寫,溝通靠手語。在神木市中雞鎮啊包墕村店紅路上有一家聚豐園大酒店。在這裡,顧客雖然聽不到“歡迎光臨”等詞語,但老闆李子俊的微笑,仍能讓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感受到貼心細緻的服務。


李子俊用奮鬥換來幸福 無聲餐館傳出有聲故事


李子俊(右)用手語和顧客交流

今年44歲的李子俊出生在啊包墕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5歲時因感冒高燒,讓他不幸成為聽力和語言障礙者,從此進入無聲的世界。李子俊因身體殘疾,父母對他尤為關愛,讓他從來沒覺得自己是個殘疾人,性格樂觀開朗。由於不會說話和聽力障礙,給他的生活和學習帶來諸多不便,但李子俊並未怨天尤人,而是更加勤奮好學,通過看書讀報、看電視等自學識字,並學會用簡單的手語和身邊的人交流。

李子俊用筆寫道:有些缺陷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這不是失敗的藉口,要想獲得成功,我就必須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2004年,經親戚介紹,他結識了妻子耿蓉霞。雖然妻子也是聽力和語言障礙者,跟外人交流也有困難,但跟她在一起生活卻很幸福。兩個兒子相繼出生,身體健康,給他們的生活增加了喜悅和希望。

李子俊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他知道自己和正常人不一樣,所以他比同齡人更加成熟和懂事。由於沒上過一天學,平時在家他經常幫母親做家務、下廚做飯。慢慢地,他對做飯的興趣越來越濃,而且喜歡研究菜譜。同樣的食材,他可以變著花樣做好幾種菜。

父親李生貴說:“他雖不會說話、聽力障礙,但心靈手巧。後來李子俊在一家煤礦當了幾年廚師,邊學習邊實踐,不斷積累經驗。有了基礎後,他便想自己開飯店。看到兒子有了目標,真替他開心。”

平日裡,妻子耿蓉霞負責照顧兩個孩子的生活起居和上學讀書,李子俊則安心開店,有時父母也在店裡幫忙端飯,當“翻譯”。“一些常來的顧客進店後會習慣性地拿起便箋紙,寫上自己點餐的品種、數量、大小份等,子俊便會‘照單做飯’。有時我會和不知情的顧客溝通交流,招呼他們用餐。”李生貴說。

採購、烹飪、服務、打掃……開飯店可不是個輕鬆的活兒。李子俊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精心準備一天的食材。白天他在店裡忙活,晚上打烊後還要研究自己的配料。雖然辛苦忙碌,但李子俊的臉上總是泛著微笑與滿足。他買了很多烹飪書自學,從剛開始的刀功練習到認識調料、搭配顏色等,每一步都學得一絲不苟。因為對烹飪的熱愛,李子俊的學習過程輕鬆愉快,從出菜速度到菜品味道,顧客都非常滿意。目前,他自己研究出30多道涼菜、熱菜、地方菜等。

“飯菜味道不錯,最重要的是乾淨、服務好。即使沒有語言交流,也不會影響用餐體驗,因為他的一舉一動都流露出真誠。”顧客蘇長財說。

把飯店越開越大是李子俊最大的人生目標。他計劃在相對清閒的時候出去拜師學藝,來年多增加一些菜品。雖然生活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裡,但他從來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熱愛。開飯店14年來,他靠著自立自強的精神和勤勞肯幹的雙手,把生意做得日漸紅火。雖然辛苦,但夫妻倆的日子卻充實而甜蜜。(來源:榆林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