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筷子歷史悠久,影響遍及東南亞

中國筷子歷史悠久,影響遍及東南亞

近日,某奢侈品牌創始人關於中國不當言論被曝光,激起了廣大中國人的不滿。除此之外,該品牌還拍了一個用中國筷子吃披薩的廣告,片中女模特用餐過程中,夾雜著中式發音、傲慢語氣以及各種奇怪姿勢。不知這群人是否瞭解中國的筷子,也許他們並不想了解,但是我們更想說,基於無知而建立起來的偏見是多麼的愚蠢。

歷史悠久的筷子

筷子,是中國獨特的進食工具,中國人使用它的歷史至少持續了三千年。

先秦時代,筷子被稱為“梜”(jiā),漢代時已稱“箸”,到了明代才開始被稱“筷”。

關於筷子,比較有名的是關於商王紂用象牙筷的記載。《韓非子·喻老》說:

“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

也就是說商王紂以象牙為箸,揮霍無度,大臣箕子為之恐懼。

中國筷子歷史悠久,影響遍及東南亞

商代青銅箸

這說明,在商王紂時,已經有筷子的存在。20世紀的考古發現也驗證了這一點。1934年至1935年,河南安陽殷墟出土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青銅箸六支。1994年湖北長陽縣香爐石遺址出土商代中期(前15—前14世紀)的骨箸,長16釐米。

中國筷子歷史悠久,影響遍及東南亞

龍虯莊出土的骨箸(新石器時代),20世紀90年代在江蘇高郵龍虯莊被發現,距今6600-5500年,屬於典型的新石器時代。骨箸的形狀,一般一端平或鈍平,另一端尖圓,也有個別兩端尖圓;長度在9.2-18.5釐米之間

雖然筷子的起源歷史悠久,但這時的箸並不是吃飯的工具,而是用來撈有湯羹的菜。《禮記·曲禮上》上記載,那時人們吃飯或者喝湯的工具主要是餐匙(古代稱匕、匙)。

兩漢時期,箸的使用等級已經顯現。西漢早期時多用竹箸,而在東漢貴族們的墓穴裡,銅箸更為常見。

等到了隋唐、五代時期,箸的質料更顯誇張,出現了金箸、銀箸、玉箸、犀箸、木香箸,這些當然都是統治者們才能用得起、大概也只限於他們使用的食具。拜隋唐手藝人想象力的豐富,這些箸中出現了一批兩端細、中間粗的新型箸。有種說法認為,它們是為了滿足箸的兩端皆可挑刺和挾取食物之需。

中國筷子歷史悠久,影響遍及東南亞

浙江長興下莘橋出土的銀箸(唐代)

到了明清,箸的稱呼終於轉變為“筷子”。明成化十一年(1475),陸容在《菽園雜記》中寫道:

“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今江蘇吳縣)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幡布’為‘抹布’……此皆俚俗可笑處,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稱‘快兒’者。”

意思是說,江南地區的船家在開船過程中期盼儘快而安全地到達目的地,因而忌諱說“住”(停止)、“翻”等不祥之字,“箸”與“住”音同,故將“箸”稱為“快兒”。此名迅即傳開,以致士大夫也跟著叫起。“快兒”再加一竹字頭,就成為“筷子”。

明隆慶年間,李豫亨在《推篷窹語》中也說:“亦有諱惡字而呼為美字,如立箸諱滯,呼為快子,今因流傳之久,至有士大夫之間亦呼為筷子者,志其始也”。

中國筷子歷史悠久,影響遍及東南亞

定陵出土的金二鑲烏木箸(明代)

到了清朝,“筷子”一詞逐漸普及。《紅樓夢》第四十回載,“鳳姐和鴛鴦商議定了,單拿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給劉姥姥”。

不過這個時候,“箸”與“筷子”還在一同使用,直到現代才統一稱“筷子”。

想用筷子不容易

如果教中國人使用刀叉,估計需要一頓飯的工夫。但是如果讓西方人學會用筷子,大概不是幾頓飯能解決的。

且不說筷子在古代曾被當過算數工具(短箸進行數學演算)和思維訓練工具(長短箸表述八卦),僅僅是用它吃飯就是一門學問。我們需要用一隻手握住兩根筷子,通過手指的靈活和協調動作,才能將飯菜夾起送入口中。

中國筷子歷史悠久,影響遍及東南亞

中國人自古重視飲食,相應的,對飲食工具也賦予了很多含義。

比如,筷子多七寸六分長,代表人有“七情六慾”,是不同於一般動物的情感動物;因此,吃飯時也時時提醒人們要節制不當慾望。

筷子圓的一頭象徵天,方的一頭象徵地,表示著“天圓地方”,這是中國人對世界基本原則的理解。

此外,手持筷子時,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是為“天地人”三才之象,這是國人對人和世界的關係樸素理解。

最後,筷子成雙出現,也與國人遵守的太極、陰陽理念相符: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分為二,這代表著萬事萬物都是由兩個對立面組成的;合二為一,陰與陽的結合,也意味著一個完美的結果……

英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卷4(1985年中文版)對筷子有高度評價:“中國以筷子取代(西方)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學者以文化英雄的優勢勝過了武士。”因為筷子有豐富的科學文化內涵和廣泛社會功能,是文明禮儀之邦的進食工具。

筷子的對外傳播

筷子首先從中國傳到朝鮮、日本和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接著傳到東南亞一些國家。

關於筷子如何傳播出去的,流傳甚廣的說法是商紂政權滅亡後,遺臣箕子帶領子民來到朝鮮半島時傳入的。

中國筷子歷史悠久,影響遍及東南亞

箕子

西漢在朝鮮半島北部置郡縣期間(前108—前24),大批漢官員、學者、工匠和農民來此定居,筷子也跟著傳到這裡。兩漢之際(1世紀前後),韓民族建立高 麗、百濟和新羅三個政權,史稱三國時代(前57—668)。高 麗與中國遼東陸上交界,與大陸北方各政權有密切聯繫,百濟、新羅則與中國南方六朝有海上交往,在三國時代半島居民已以箸為進餐工具,朝鮮語中“箸”讀作jeo,發音與漢語“箸”相近。

在筷子傳入日本前,日本人幾乎還在用手抓飯吃,史書《魏志·倭人傳》記載說古代日本人“手食”。

通常的說法是,筷子在彌生末期由中國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由竹子加工成像鑷子一樣的東西,不像現在的筷子成雙成對,日語叫“折箸”。此時,日本人用折箸主要是在祭祀活動中,所以被看做神器。而廣大日本百姓仍舊“手食”。

到了日本在古墳時代中期(392—504),朝鮮半島百濟的漢人大批東渡,帶去了先進的漢晉文化與技術,飛鳥朝(592—710)更與隋建立正式關係並派遣留學生前往中國。來自考古界的資料說,公元5世紀時,在日本伊勢神宮、出雲大社等寺廟舉行祭祀活動時,已經使用一種稱做“神箸”的箸。它兩根一套,一端圓形,另一端尖形,與現在的箸已相當接近。

“箸”字最早出現於奈良朝(710—794)初期太安萬呂(664—723)編寫的《古事記》(712)中,日語讀作はし(hashi)。聖德太子以小野妹子為遣隋使,出訪中土。

中國筷子歷史悠久,影響遍及東南亞

小野妹子(男)

小野妹子為中原朝野上下使用筷子的進食方式所折服,就將筷子帶回日本。於是,聖德太子在一次招待以裴世清為團長的中國使節團時,依照小野妹子的建議,用箸接待了客人。到這個時候,日本人似乎忘記了先前他們用箸只是祭祀的神才享有的專寵,箸在貴族群裡得到使用,並慢慢向平民擴散。

公元8世紀時,箸在日本已相當普及,成為各個階層都喜聞樂見的食具。當時還把它稱為“唐箸”,意為來自大唐的筷子。

從長度上說,一般而言,中國的筷子最長,韓國次之,日本敬陪末座。

中國筷子歷史悠久,影響遍及東南亞

從上至下中、韓、日三國筷子

此外,我們的筷子足部往往又圓又粗,韓國的筷子筷身纖細,足部扁平,據說這是方便夾豆子,又容易在小碟裡撕開泡菜。日本的箸則頭尖身短,這與日本人愛吃魚有關係,因為它比較適合挑魚刺。

三國之中,韓國的筷子材質最為特別,用金屬製成。這與其歷史文化大有關係。韓國崇尚金屬,更崇尚身份的等級制,上流社會使用金、銀等筷子,普通群眾使用的多是鐵筷,到後來就基本變成了不鏽鋼的筷子。金屬筷契合了韓國的飲食結構。因為它們耐高溫、不易變形,而韓國人偏向料理和烤肉是地球人都知道的。

中國筷子歷史悠久,影響遍及東南亞

韓國筷子與匙

日本的筷子使用的都是木筷,看似平等,實際上是因為它的礦產資源太有限了。江戶時代初期(即公元16世紀),日本流行在筷子上塗漆,用以彰顯有錢人的富有和尊貴。發展到後來,漆筷不僅在實用上得到發展,而且向工藝品的方向進步,一舉又成為饋贈親友的禮品。

除了東亞地區,17世紀明末清初之時,筷子還傳到了歐洲。文藝復興後,曾經用手抓飯的歐洲人才開始普遍以刀叉進食。明萬曆十年,意大利人利瑪竇來到中國,他在回憶錄《中國札記》中談到中國人的宴會時寫道:

“他們吃東西不用刀叉或匙,而是用很光滑的筷子,長約一個半手掌,他們用它很容易地把任何種類的食物放入口中,而不必藉助於手指。”又說:“筷子是用烏木或象牙或其他耐久材料製成,不容易弄髒,接觸食物的一頭通常用金或銀包頭。”

清朝時期,除傳教士外,有更多外交使者、商人、遊客自歐洲前來中國,而中國人也踏入西土,這就為筷子西傳創造了條件。

中國筷子歷史悠久,影響遍及東南亞

沈福宗

康熙二十年(1681),南京人沈福宗(1657—1692)隨比利時耶穌會士柏應理攜帶40部中國書籍前往歐洲。1684年二人應邀訪問法國,受國王路易十四世接見。沈福宗是法國國王接見的第一個中國人,對國王的提問對答如流,言談舉止給國王留下了良好印象。巴黎《風流信使》雜誌1684年9月號報道說:

“柏應理神父帶來的中國青年,拉丁語講得非常之好,名為邁克爾·沈。本月25日,他們二人前往凡爾賽宮,受到國王陛下的召見。然後,他們在塞納河上游覽,次日又蒙賜宴。”

值得注意的是,國王在宴會上當著王公大臣的面要沈福宗教他如何用中國餐具進餐。沈福宗右手拿起從中國進口的象牙筷子,在宴席上邊說邊作示範。

中國筷子歷史悠久,影響遍及東南亞

清代銀箸

路易十四很愛中國物品,除身穿綢緞外,還在凡爾賽宮和楓丹白露宮陳設很多中國瓷器、漆器、傢俱和日用品,現在又學會用中國筷子。法國人將其稱為b?tonnets,意為“小棍棍”。從這以後,法國宮廷和上層社會便將用中國筷子進餐當做時尚。接著英國、德國和荷蘭等國也跟著效法。

康熙三十二年(1693),俄國沙皇彼得一世派荷蘭人伊臺斯為首的使團前來中國,兩年後(1695)返回莫斯科,伊臺斯及使團成員德國人勃蘭德各以荷蘭文及德文寫有遊記,分別刊於1704年及1695年。勃蘭德的遊記1695年還譯成英文出版。二者在遊記中反覆提到筷子。

康熙三十二年八月十四日(1692年9月13日),俄國使團來到黑龍江嫩江,受到清朝廷派去的侍讀學士的迎接,並在帳內設宴款待。使團成員勃蘭德寫道:

“他們吃飯不用刀叉,而用兩根骨制的筷子。中國人用以代替刀叉的筷子很細,有一杈長,一般用烏木、象牙和其他硬質材料做成。筷子接觸食物的一端有金或銀的包頭。中國人用這種筷子能很快把任何食物送入口中,從不弄髒手指。”

九月二十二日(10月21日),使團來到直隸境內一城就餐,兩人一桌,漆木桌上有絲繡桌圍。率領使團的荷蘭人伊臺斯描述說:

“中國人不用桌布、餐巾、刀叉或盤子,桌上只放一雙象牙或烏木小圓筷子(stokjes,意為棍),這就是席上的全部陳設。中國人很會運用這種筷子,特別使人驚詫的是他們能用筷子夾住大頭針的頭兒,把它揀起來。他們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及中指拿筷子。所有飯菜如湯、米飯、熱菜等都盛在瓷碗裡。”

使團共22人,除使臣為荷蘭人外,其中12人為德國人,9人為俄國人。他們返國後,自然會將中國人進食的方式及使用筷子的方法講給別人。因此可以說,早在17世紀,中國的筷子就已通過中、歐雙方人員交流傳到葡萄牙、意大利、法國、英國、荷蘭、德國和俄國等歐洲國家。

中國人發明了筷子,將其傳播到不同國家,並根據不同的形態和文化特色入鄉隨俗。但飲食結構畢竟不同,進食方式也一定有區別,這本身正是文化多樣性的表現,所以,給予尊重是起碼的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