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1945年,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重返菲律賓主要島嶼呂宋島,為了控制馬尼拉灣,他的目標之一就是要重新奪回科雷吉多島(Corregidor Island )要塞。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1942年,他被美國總統下令從菲律賓撤離,他留下一句話“我胡漢三還會回來的!”美軍的抵抗隨著科雷吉多島要塞的溫賴特少將投降而結束,美菲軍被俘7.5萬人,開始巴丹的苦難行軍。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科雷吉多要塞像一隻巨大的蝌蚪,它距離巴丹島半島南端僅2英里,位於馬尼拉灣16英里寬的入口處,島上的大口徑火炮可以摧毀任何進出馬尼拉港的船隻,美軍可以使用裝甲部隊和火炮支援的地面部隊攻擊馬尼拉城,但如果不攻克科雷吉多要塞,那麼馬尼拉灣的港口就不能為美軍所用,那將加大後續作戰的難度。1942年初,當日本人入侵菲律賓時,麥克阿瑟的司令部就設在這裡,他對科雷吉多要塞的防禦能力非常熟悉。


科雷吉多要塞的地形

科雷吉多要塞的西部,面向海峽出口的蝌蚪頭部高出海灣水面500英尺,適於守軍發揚火力。這個大蝌蚪分為三個區域:頭部,中部和尾部。島上唯一的村莊——聖何塞,位於蝌蚪頸部的南側,在戰爭前曾作為文職人員和菲律賓軍屬的居住區。船塢和碼頭位於蝌蚪頸部兩側。在蝌蚪長長的尾巴上,是金德利球場,這是島上唯一的簡易機場。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 馬林塔山和主要港口碼頭

聖何塞以東是馬林塔山。美軍建設的馬林塔隧道(Malinta Tunnel)直接深入山體內部,大約有1400英尺長,除了主隧道以外,還有很多分支隧道。美軍在戰前建成的地下指揮部,醫院,發電機,生活區和補給倉庫。這個隧道可以抗擊艦炮射擊和重型炸彈。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中部地區從聖何塞村西,地形逐漸升高。有一片小高原,這裡建有軍官宿舍、醫院、一所學校和軍官俱樂部。高原上方就是蝌蚪頭部,科雷吉多要塞的制高點(科雷吉多島和硫磺島的折缽山地形有幾分神似)。在蝌蚪頭部,有一片更大的平地,這裡有眾多的建築物,可以為防禦者提供掩護。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 科雷吉多島制高點的建築物,美軍降落傘撒滿A、B著陸區


蝌蚪頭部的3個方向都是難以攀登的絕壁,北部,西部和南部的懸崖直接向下延伸到大海,這裡有23座海岸炮臺,裝備各種口徑的56門岸炮。瞄準馬尼拉灣的入口。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空襲和海上襲擊

麥克阿瑟的部隊1945年從北面和南面攻入馬尼拉,日軍退往山區準備持久戰,這要求美軍運來更多的補給物資,因此,科雷吉多要塞至關重要。美軍情報顯示,在科雷吉多要塞只有不超過900名日軍士兵,麥克阿瑟下令沃爾特.克魯格(Krueger)將軍的第六軍重新奪回科雷吉多要塞。


克魯格將軍準備對科雷吉多要塞發起一場經典的聯合進攻,空降部隊和兩棲登陸同時進行。第503傘兵團將奪取高地,而第24步兵師第34步兵團的一個加強營將從巴丹半島出擊發起兩棲攻擊,攻擊部隊一共4個加強營,超過4,500人,以壓倒性的優勢消滅900名日本守軍。


第503傘兵團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雖然沒有諾曼底戰場上的82空降師和101師那麼出名,第503傘兵團是經驗豐富的部隊。1942年3月10日在佐治亞州本寧堡編成,他們是第一批被派往太平洋戰場的傘兵。1942年11月抵達澳大利亞。一年後,即1943年9月5日,第503傘兵團發動了一場空降作戰,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萊城,他們從天而降,佔領萊城附近的Nadzab簡易機場,迫使日軍第16軍放棄萊城倉皇撤退。


幾個月後,1944年7月3日,第503團傘兵第1營和第3營再次空降新幾內亞西北端附近的Noemfoor島,協助陸軍第158團的兩棲登陸。因為運輸機高度計算錯誤,兩個營的傘兵從125英尺到150英尺的高度空降到日軍機場的硬珊瑚地面,他們受到9%的嚴重傷亡,失去了一名營長和3名連長。7月9日,2營乘登陸艇登陸Noemfoor島。


經過戰鬥消滅了Noemfoor島的日軍之後,第503傘兵團修養至9月中旬,得到第161空降工兵營的C連和第462空降炮兵營,第503傘兵團成為一支編制完整的部隊。


11月11日,第503傘兵團進駐萊特島,準備進行民都洛島兩棲登陸,登陸民都洛島後,在島上沒有遇到日軍抵抗,1945年2月5日,當喬治·M·瓊斯上校告知第503團將空降科雷吉多要塞時,美軍傘兵們士氣高漲。


空降預訂在2月16日,在接下來的11天裡,瓊斯上校和他的工作人員有很多工作要做。


2月6日,瓊斯對科雷希多島進行了一次空中偵察飛行,以便更好地瞭解目標。返回基地後,他報告克魯格將軍,第503團將在蝌蚪尾巴上的金德利球場降落。但是克魯格希望傘兵能夠降落在蝌蚪頭部的制高點上,獲得高地的優勢以支持24師的兩棲登陸。喬治·M·瓊斯上校調整了空降計劃,讓他的傘兵在高地建築物之間的開闊地和高爾夫球場上兩處同時降落。

空地長325碼,寬250碼,高爾夫球場大約350碼長,185碼寬,但這兩個區域到處都是炸彈和炮彈坑,並且堆滿了碎片和日軍部署的障礙物,同時兩處降落地點的西部和南部,都是陡峭的懸崖。


瓊斯上校和他參謀人員根據氣象條件和馬尼拉灣的季候風,設計C-47運輸機的飛行高度和方向,尋找最佳跳傘高度。一般在科雷吉多島,這個季節是每小時吹15至25英里的東風,萬一算錯了,傘兵們可能就會被刮到海里。C-47從西南向東北方飛行,預計在400英尺的高度投下傘兵,飛機在降落區域上空的飛行時間不超過6秒。每個傘兵大約需要半秒鐘跳出飛機,25秒後降落到地面。這將是一場精度的競賽。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由於有兩個傘降區,因此瓊斯上校決定使用第317中隊的兩組C-47運輸機。六秒鐘飛行時間一次只能投下六到八名傘兵。然後運輸機必須繞圈在飛一次,一組運輸機向左盤旋,另一組向右盤旋,並重新編隊,直到每個傘兵都安全地離開飛機。如果傘兵跳傘遲了,他可能隨風飄到島的中部或者蝌蚪尾巴上落下,減少掉落到海里的機會。


所有的飛機都將從民都洛島的埃爾莫爾(Elmore)或希爾(Hill)簡易機場起飛,飛行140英里到科雷希多島,飛行時間約為1小時15分鐘。


503傘兵團分成三波的空降計劃

早上,8點30分,第一批51架C-47運載約翰·裡克森中校指揮的傘兵3營,第161空降工兵營的C連,第462傘降炮兵營的4門75毫米榴彈炮以及8挺12.7mm重機槍。他們預計10點30分空降。


C-47運輸機返回民都洛島後,將於12:15再次起飛,進行第2波空降,運輸勞森·卡斯基少校的傘兵2營,第462傘降炮兵營的D連的75毫米榴彈炮以及B連12.7mm重機槍。


第二天早上7點15分,43架C-47運輸機發起第3波空降,羅伯特·伍茲少校指揮的傘兵1營,第462傘降炮兵營的C連的75毫米榴彈炮以及D連12.7mm重機槍。


瓊斯上校知道,他們違反了兵力集中原則。但他別無選擇。地形和氣象條件限制了傘兵。當一些人聽到這個傘兵空降計劃時,他們認為這不可能完成,但這也是奇襲的必要條件,日本人同樣認為這不可能完成。瓊斯上校預估部隊將遭受20%~25%的傷亡。


準備攻擊

1月22日以來,第五和第十三航空隊的飛機每天都轟炸日軍。到2月16日,共飛行了1012架次,總共投下了3128噸炸彈。


2月13日,美國海軍的掃雷艦在巴丹半島和科雷希多島周圍的水域清除了日軍水雷,而TF77.3的巡洋艦和驅逐艦開始連續炮擊該島。然而,科雷吉多島的日軍用他們的大炮還擊,並擊傷了兩艘驅逐艦和一艘掃雷艦。2月15日,TF77.3得到了加強,包括三艘重型巡洋艦和五艘驅逐艦。


2月15日上午,第38步兵師第151步兵團登陸巴丹半島南端佔領了馬裡韋爾港。第24師第34步兵團的科雷吉多島作戰部隊登岸,準備第二天早上對科雷吉多島發起兩棲攻擊。


2月16日凌晨5點,第3營的士兵起床用餐,他們登上指定的卡車。前往埃爾莫爾或希爾機場後,排隊等候準備登機。


早上7點15分左右,C-47從民都洛島機場起飛,開始盤旋,直到所有51架飛機都加入編隊。然後,在共和國P-47 雷電和 P-38 閃電戰鬥機的保護下前往戰場。在他們之前,聯合B-24解放者和北美B-25米切爾轟炸機以及道格拉斯A-20浩劫轟炸機用炸彈將科雷吉多島從頭到尾犁了一遍,海軍巡洋艦和驅逐艦則是炮擊海灘上的預訂登陸區域。


C-47開始排成兩列,飛機間距500碼。右翼空降在建築物之間的開闊地上,代號A區。左翼空降高爾夫球場,代號B區。


第一架飛機上,埃裡克森上校站在門口等待綠色的指示燈亮起,二十三名士兵站在他身後。早上8:33,比計劃晚了三分鐘,飛行員打開了綠燈。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傘兵一躍而下,埃裡克森上校身後是一號機1的7名傘兵,他們馬上意識到跳傘高度和風向計算都出錯了,跳傘高度是550英尺,此時東邊吹來的風速超過每小時25英里,而風正把他們吹響西方的馬尼拉灣海里。埃裡克森上校幸運落地,最後一名傘兵落在懸崖邊緣。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瓊斯上校在他的指揮機上觀察到這個問題,他立刻用無線電指示後續飛機調整高度和速度,下一架飛機以每小時100英里的速度進入,降低到400英尺高度,每次投擲的傘兵減少到5~6名。這個調整奏效了,沒有傘兵落海。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降落區到處都是彈坑和殘骸,傘兵開始集結,G連的Reynaldo Rodriquez說:“我們在大約400英尺跳傘,我相信這是美國傘兵部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低高度的傘降行動之一...... 當我的降落傘張開時,我擦過高爾夫球場的樹梢,我落在了球場的邊緣。我迅速解開安全帶,跑到集結點,我們在高爾夫球場周圍建立防禦陣地。

第3營的外科醫生霍維斯(Logan W. Hovis)上尉從第2架飛機上第一個跳了下來,結果被強風颳到一棵樹上動彈不得,直到有同伴把他救下來。


高爾夫球場降落了25名傘兵,他們發現八九個日本士兵顯然正在觀看第34步兵團第3營的登陸艇前進。這些I連的傘兵開始進攻,向日軍射擊並投擲手榴彈。結果在這次襲擊中,科雷吉多要塞的日軍最高指揮官Akira Itagaki被擊斃,一開局日軍就已經陷入不利的境地。

日軍開始從最初的震驚中作出反應,傘兵們開始受到日軍火力襲擊。此時第462傘降炮兵營陷入了麻煩,Arlis E. Kline少校被彈片擊中,手臂嚴重受傷,他無法控制自己降落地點,最後掛在一棵樹上失去了意識,另一名炮兵掉在山坡上,他發現走到水邊比上山更近,於是他走到岸邊,被美軍魚雷艇接走。這艘魚雷艇就是等待處理這種情況的。

上午9:40,大多數C-47已經盤旋三到四次空投了全部傘兵,瓊斯上校決定跳傘加入自己的部隊。他腿部和腳踝受了點皮肉傷。

9點50分,C-47和護航戰鬥機正在返回到民都洛島的路上,載有第34步兵團第3營的登陸艇衝向登陸海灘。上午10點,瓊斯上校在A著陸區北側一座被毀壞的大樓內建立了團指揮部。

在瓊斯的指揮部建立之前,第3營發現了日軍沿著斜坡建造的碉堡陣地。躲避空襲和炮擊的日軍正在進入陣地,以便對入侵者進行反擊。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而且,老樣子,美國人情報認為的900名日本士兵實際上是接近6000名,比美軍兩隻部隊加起來還多,其中3000人在防守蝌蚪頭部,此外3000名士兵集中在Malinta隧道。但是大多數日軍進入的是灘頭防禦陣地,準備擊退第34步兵團第3營的兩棲登陸,因此日軍需要時間來重新組織部隊,反擊這些落入敵陣的美國空降兵,日軍的最高指揮官和通訊陣地被空降兵擊毀後,導致其餘日軍陷入無組織的混亂狀態。


16%的傷亡

上午10點,3營的G,H和I連的大多數傘兵和炮兵已經保護好兩個著陸區。美軍戰鬥工兵開始試圖清除那些著陸場附近的日軍建築物。G連在Jean P. Doerr上尉的指揮下,掃清了南部Ramsey Ravine周圍的區域,佔領俯瞰美國登陸灘頭的左翼陣地,兩挺12.7mm機槍架上高地,為第24步兵師提供掩護。


10點28分,第一艘登陸艇在蝌蚪頸部南側的聖何塞附近登岸。日軍抵抗輕微,步兵迅速向內陸推進,上午11點,美軍到達馬林塔山頂。之後,日軍似乎是重組了指揮,開始猛烈反擊。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10:30左右,當第34步兵團登陸時,島上的風力增強了。傘兵經過統計發現第一波傘兵有161名負傷,其中包括9名醫務人員和13名野戰炮兵,瓊斯上校已經受到16%左右傷亡。


民都洛島,第2營在早上7點30分準備完畢。50架C-47在上午11點左右開始起飛。下午12:30,抵達目標。第2營指揮官勞森·卡斯基少校(Lawson Caskey)從第二波飛機上第一個跳傘,下午12點40分,他抵達A著陸區,比計劃晚了25分鐘。E連的指揮官希爾(Hudson C. Hill)上尉落到一棟3層樓的樓頂,摔掉了7顆牙齒,他的50名部下落在四周,日軍拾到了第一波空降中美軍遺失的12.7mm重機槍和彈藥,現在對著希爾上尉的E連猛烈開火,一些傘兵沒有解開降落傘安全帶就被擊中了。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戰後的科雷希多島建築物殘骸,現在是著名旅遊景點


60毫米迫擊炮排的排長愛德華·古爾斯維克(Edward Gulsvick)在空中被日軍擊傷,落地後,幾名日軍衝了過來,古爾斯維克用他的湯普森衝鋒槍開始掃射,據說單槍匹馬殺死了14名日本士兵。隨後在救助同伴時被日軍射殺。死後被授予傑出服務十字勳章。


高爾夫球場上空的傘兵也遇到了日軍猛烈對空火力,F連第二排的指揮官Edward T. Flash中尉回憶說:我的飛機以極低的高度3次飛越高爾夫球場,每次彈片在機艙內橫飛,第一次就有3人腿部負傷,2個人堅持跳傘,那名腿部受傷嚴重的士兵不得不返回民都洛。


20歲的列兵勞埃德·麥卡特(Lloyd G. McCarter)看到了一個日本的機槍陣地,它正在掃射他的F連同伴。列兵勞埃德·麥卡特衝過30碼空地,向日軍猛烈開火併投擲手榴彈,一枚準確投擲的手榴彈落在日軍機槍陣地中,擊毀了它。


第462傘降炮兵營B連指揮官亨利W.吉布森上尉設法組裝了6門75mm榴彈炮,在前往指揮部接受命令的路上,他找到了失去意識的營指揮官Arlis E. Kline少校。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下午1點20分左右,第2營傘兵繼續降落,在高爾夫球場的西邊,F連的希爾上尉和50名戰士仍然被困在一座建築物內。隨著美軍75mm榴彈炮的怒吼,日軍火力點被擊毀,F連被解救出來。埃裡克森上校引導海軍艦炮火力對島上的日本碉堡逐一清除。


到下午3點,美國人牢牢佔據了科雷吉多島制高點。第2營和503團指揮部都設在A著陸區以北的軍營內,而第3營指揮部則設在高爾夫球場以北的一座燈塔內。第2營已經在北部和東北部建立了E連的外圍防線。D連在東側和東南側翼位置,而F連在西側。


第3營開始向東北方向進攻,希望能夠與馬林塔山的美軍建立聯繫,然後匯合兩棲登陸的第34團3營。G連俯瞰聖何塞和登陸海灘,控制通往Bottomside的路線。H連在東北方向,後面是日軍一個名為“芝加哥炮臺”(Battery Chicago)的防空陣地,而I連位於俯瞰著位於聖何塞西南的Ramsey Ravine高地。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下午3點10分,美軍在科雷希多島升起了一面國旗,這是近三年以來第一次將美國國旗在島上再次升起。


傷亡人數

在傍晚時分,美軍收縮防禦陣地,3營G,H和I連被從外部陣地撤回。整個晚上只有零星交火。


2月16日,美軍503團傘兵空投兩波共101架次C-47,傘降2050名傘兵。

第一波受傷161人,第二波受傷50人,加上其他因素傷,共222人受傷,佔比10.8%。

除了跳傘受傷之外,50人在地面射擊中受傷,21人死亡,美軍傘兵總損失293人,佔比14.2%,低於瓊斯少校的預期傷亡20-25%。


2月17日上午8:30,44架C-47運輸機從民都洛島簡易機場飛來,但他們飛越科雷吉多島時,投下的只有裝備和補給品,而不是羅伯特·伍茲少校的第1營傘兵,這讓2、3營的傘兵們感到驚訝,原來瓊斯上校認為科雷吉多島已經足夠安全,不需要再冒風險讓寶貴的傘兵受傷,第1營將乘坐登陸艇抵達。

503團1營17日下午4:35抵達科雷吉多島海灘。


2月19日的黎明時分,日本人發動了一次萬歲衝鋒,400多日軍傷亡。之後的幾天,美軍逐一掃蕩日軍陣地。2月21日至22日晚,日軍爆炸了馬林塔隧道內儲存的大量彈藥和爆炸物進行自殺。殘餘在蝌蚪頭部的日軍大部覆滅。


2月24日,第503團第1營和3營,沿著蝌蚪頸部向尾部攻擊,2月26日距離尾部尖端僅有2000碼。


2月26日上午11點之後不久,日軍在猴子角(Monkey Point)附近引爆地下彈藥庫自殺,這次巨大爆炸造成美軍重大損失,共有196人傷亡,其中52人喪生。一輛謝爾曼坦克被炸飛到幾百英尺高空。爆炸碎片擊中了離岸2000碼的美軍驅逐艦。


2月26日下午4點,傘兵抵達達科雷吉多島東端,戰鬥結束了。3月2日,麥克阿瑟將軍返回科雷吉多島,用一面全新的美國國旗取代了第503團升起的國旗。升旗儀式上,瓊斯上校走上來,向麥克阿瑟將軍敬禮,說道:“閣下,我向您獻上科雷吉多要塞。”


第503傘兵團共有2962名傘兵、工兵、和炮兵人員參與科雷吉多島戰鬥,其中17名軍官和148名士兵陣亡。17名軍官和267名士兵負傷,64名傘兵因病撤離,331人受傷。總傷亡人數844人。佔比28.5%。


第24步兵師第34步兵團加強的第3營共有1598人參與戰鬥,總傷亡人數264人。美軍總損失為1105人,佔全部參戰人員4560人的24.3%。


日軍幾乎100%傷亡,日本方面的資料顯示,日軍於美軍登陸時在島上大約有6700人,其中只有50人生還,另外有19人被俘。有200名日軍士兵試圖游泳到巴丹半島,但被周圍的美國海軍艦艇攔截。




~(完)~


空降科雷吉多島要塞 1945

這是一個海戰愛好者的港灣,喜歡請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