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吃雞手游上線,為何巨人網絡賺翻了?

11月8日,眾玩家期待已久的騰訊新款“吃雞類”手遊正式揭曉並開始各渠道全面預約。該款名為《光榮使命:使命行動》的百人對抗競技射擊手遊是騰訊出品的首款“類絕地求生”的遊戲。由於近期PC端遊戲《絕地求生》風靡網絡,於是帶動了騰訊此款遊戲的人氣。據相關遊戲媒體統計,該遊戲上線首日便吸引了超過300萬玩家預約。

“不一樣的吃雞”與受益的巨人網絡

然後受《光榮使命》上線的利好消息影響,巨人網絡(002558-CN)在11月8日午盤封板漲停。這一度讓人們摸不著頭腦,作為一款騰訊的手遊為何巨人網絡反應如此激烈?後有媒體曝光稱,此次騰訊發佈的《光榮使命》是由巨人網絡的小怪獸工作室製作。

所以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巨人網絡出現股價異動表現了。但是拋開騰訊與巨人網絡之間的某種合作,更多人把關注點放在《光榮使命》的遊戲定位上。

不同於市面上已經上線公測的其他“大逃殺類”手遊,《光榮使命》雖然在前期宣傳時仍然使用“吃雞”作為賣點,甚至核心玩法亦類似於PC端的《絕地求生》,但騰訊依然將其定義為“對抗競技射擊類手遊”,以期從本質上與“大逃殺”性質劃分界限。

對於這一點,騰訊應該是從政策和版權的角度考慮的。第一點就是,國內遊戲監管部門早就對“大逃殺”類遊戲提出過“警告”,雖然遊戲在國內上線時進行了部分和諧處理,但遊戲玩法核心不利於玩家建立正確“三觀”,因此不推薦國內遊戲廠商開發、引進。第二,PC端遊戲《絕地求生》的韓國開發商藍洞工作室最近可能對國內同質化手遊侵權行為作出回應。雖然這款遊戲在政策、版權上存在“擦邊球”可能,但終究此“吃雞”非彼“吃雞”,成功上線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手遊熱潮下的巨人網絡

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以及智能手機技術的愈發成熟,移動端手機遊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PC遊戲也漸漸褪下游戲設備的“霸主光環”,受到固定端口限制的電腦遊戲越來越受到便捷的手遊衝擊。相比於玩家,巨人網絡這類國內遊戲製作商可能感受更加深刻。

來源:wind資訊(單位:萬元人民幣)

對比2016年巨人網絡的三季報業績,2017年巨人網絡的業績又有了巨大提高。2017年前三季度,巨人網絡總營收達到20.49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22.79%,而歸母淨利潤也同比增長30.97%,說明巨人網絡今年業績正在穩步上升,這可能與其製作的遊戲在市場的良好表現有關。

巨人網絡主營構成(來源:wind資訊)

再從巨人網絡的主營業務收入佔比情況來看,截取巨人網絡2017年的中報數據與2016年同期數據對比發現,2017年移動端網絡遊戲收入佔總營收比重較上年同期有大幅提升。

巨人網絡主營構成(來源:wind資訊)

而從巨人網絡今年的主營業務構成來看,移動端網遊收入已佔公司總營收比重41.16%,這說明巨人網絡目前的主營業務方向正在向移動端網遊靠攏。

巨人網絡2017年三季度現金流情況(來源:wind資訊)

從巨人網絡近兩年的現金流情況也不難看出,公司目前經營現金流在穩步增加,這與公司移動端網遊業務的成功不無關係,而吸引投資的金額不斷增多,也說明公司現在發展手遊業務的同時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用於手遊市場的開發與運營,這也與公司業績情況相符。

但手遊市場的發展或將對遊戲製作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曾經的“PC遊戲時代”,只要公司有一款良心網遊並專注經營,公司便可以在未來數年內有穩定的收入,玩家群體數量的起伏狀況也不會過大。但是目前隨著手遊的興起,手機遊戲的風向轉變較PC網遊更快,意味著手機網遊的壽命會更短,玩家品味會更加多樣化,這便對遊戲製作商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隨著公司資源越來越往手遊方向傾斜,手遊在市場中的表現也將更加深入地影響公司業績,這對於巨人網絡這類遊戲製作商來說無疑也是一個風險所在。

本文源自財華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