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有哪些最值得一提的太空探索技術?

​人類能否實現在火星上行走?NASA首席科學家艾倫- 斯托芬博士希望在21世紀30年代中期讓人類登陸火星。

研究人員正在猶他州的火星沙漠研究站展開居留火星的模擬任務。這裡的地形酷似火星。火星沙漠研究站由“火星協會”建造和營運。不過實際的火星探索任務肯定要艱難許多。

斯托芬博士說,“人性使然,人類總想知道山的另一邊是什麼,想知道天空以外有什麼。好奇和渴望驅使我們去尋找答案。NASA和全球其他太空機構也正在努力。”

斯托芬發表這番話時正值歐洲航天局把羅塞塔號探測器著陸在彗星67P上。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在羅塞塔任務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斯托芬還表示,“這顆彗星是我所見過的最古怪的、最奇妙的天體。此前沒有探測器像羅塞塔號這樣獲取到有關彗星的數據。也沒有探測器像菲萊號那樣著陸在一顆彗星上(但羅塞塔號做到了)。”

NASA有哪些最值得一提的太空探索技術?

NASA有哪些最值得一提的太空探索技術?

NASA已成功把好奇號、勇氣號和機遇號這三個無人探測器發射到火星上。這是2004年勇氣號向地球發回的火星照片。2010年3月,勇氣號中斷了與地球的通訊。

NASA輝煌的航天史中也伴隨著悲劇。1986年,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發射73秒後解體,導致機上的七名航天員全部遇難。

雖然名稱中有“水星”二字,但水星計劃與這顆行星沒一點關係。該計劃是NASA於1959年至1963年展開的環繞地球軌道的載人航天計劃。

1961年,黑猩猩Ham被NASA送入了太空,成為了動物界的太空英雄。太空之旅結束後它著陸在海上,這張照片記錄了它著陸後返回船舶的情景。

NASA有哪些最值得一提的太空探索技術?

NASA有哪些最值得一提的太空探索技術?

做過長途車的人都知道長時間呆在狹小空間中很不好受。讓我們試想一下宇航員在密閉飛船中駐停很長時間的感受。因此未來的生活艙應考慮如何讓居住其中的宇航員更加舒適。其中的設備能否在無論多長(目前的初始設定是30到60天)的任務期間都能保持正常運行?包括火災探測和照明在內的生命支持系統也應擁有強大性能,因為維修和地面支援工作很難實施。想知道有多難?問問1970年成功讓阿波羅13號成員死裡逃生的地面支援人員吧。

1983年,薩利-萊德成為進入太空的首個美國女性。自那時起,更多的女性開始在NASA中工作。但斯托芬博士表示,還需進一步鼓勵女性加入到STEM領域的工作(即科學、技術、數學和工程)。

1965年,愛德華-懷特成為第一個在太空中行走的美國人,激發了整個國家對太空的好奇和想象。

NASA有哪些最值得一提的太空探索技術?

NASA有哪些最值得一提的太空探索技術?

對於NASA而言,國際空間站意義重大,因為它可用於測試運載飛船的對接能力及其它性能。按NASA的設想,太空運載工具應能夠自主地或在宇航員控制下實現在遠程逆行軌道(DRO)中的運轉。DRO是環繞月球的一種軌道,能夠讓宇航員在太空中接受訓練,同時返回地球只需幾天的時間。“獵戶座”飛船是NASA目前的重點研發對象。

太空飛船造價昂貴,NASA希望太空飛船的使用年限至少為15年。此外,飛船應能夠允許“獵戶座”等飛船對接、停靠,並維持至少兩名機組人員的生存,允許宇航員執行8小時的艙外活動。

《火星救援》這部電影向我們展現了太空生活有多艱難。為應對未來的深空探索任務,宇航員需要大量的訓練。此外,按NASA的設想,未來的宇宙飛船應能夠像國際空間站那樣成為一種實驗基地,這樣宇航員就能夠執行各種實驗來儘可能確保人類為深空探索做好了準備。

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渴望探索宇宙的科學家。

對於火星,NASA一直在不懈努力,希望有一日可以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展開更深入的探索。NASA的設想之一是打造一個不受地球和月球影響的人類棲息地,這並不容易,因為一旦遠離地球,有許多事情需要考慮。如果存在通信延遲,在沒有地面指揮中心的持續援助時,人類如何工作?如何避免太空輻射?如何維修設備?NASA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