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諜之王:中日甲午戰爭中的致命力量

日諜之王:中日甲午戰爭中的致命力量

甲午戰爭前夕,在中國各地忽然出現了一些自稱來自福建的青年和尚,他們四處聯絡、形跡可疑,他們究竟是什麼人呢?

原來這些都來自日本的間諜,他們因為無法在短期內向普通中國人那樣留起長辮,就都把頭髮剃光,假裝出家僧人,因為國語官話講不利落,就謊稱自己是福建人。

日本自明治以來,覬覦中華蓄謀侵略中國已久,那麼,日本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中國展開如此大規模的間諜活動的呢?

1885年,在完成軍事制度的改革後,日本開始有計劃有組織的向中國派遣軍事間諜,蒐集各方面情報。該組織奠基人是日本軍官川上操六

1893年4月9日,川上操六為了策劃對中國開戰,親自出馬,來到中國。5月12日,在天津成功拜見到了李鴻章。李鴻章把川上待為上賓,毫不戒備。帶他參觀武備學堂,觀看炮兵、步兵操練,甚至還參觀了兵工生產重地天津機器局和海防要塞北沽炮臺,川上因此輕而易舉地獲取了清軍第一手的軍事情報,日軍方後來據此調整了相關戰略部署。

1894年7月25日清晨,中國運兵船愛仁、飛鯨號等船艦,悄悄駛離牙山港口返國。正航行中,忽然被吉野等三艘日本快速巡洋艦襲擊,甲午中日戰爭由此拉開序幕。

面對如此精準猛烈的襲擊,清朝軍官甚為驚奇,這是4天前定下的絕密軍事行動,日本海軍為何能準確地知曉中國軍艦的航行日期與路線,發動一場有組織、有準備的突然襲擊?

首先這與日本電報局破譯中方電報密碼有關。自1894年6月6日到8月4日全部54封密電均被日方破譯,中方各種調動部署均被日軍獲悉。另外還與日本浪人在中國的間諜活動密切相關。

日諜之王:中日甲午戰爭中的致命力量

照片中的這位面容消瘦的人,就是被稱為日本間諜王中王的荒尾精。

甲午戰前荒尾精曾給日軍高層的報告中說,清政府不足畏懼。因為清政府任用文官為軍隊統帥,文官貪腐成風,不用心軍務。而武將卻大多目不識丁,沉溺於酒色賭博,胸無大志從不操練。

這位對中國國情極其通曉的諜王培養出了眾多浪人間諜,石川伍一便是其中極為出色的一位,他曾專門學習漢語,1884年來到上海,開始間諜生涯。此後十年間,他先後深入13個省進行情報調查,並大量結交收買拉攏中國人,那麼,這些日本間諜主要拉攏的對象是哪些呢?

根據日本《東亞先覺志士記傳》記載,是以下六類中國人是重點拉攏對象:“一是有志於改良國政的君子;二是有志於振興工農業和軍備的豪傑;三是名家之後的豪族;四是好濟貧的長者;五是打抱不平的俠客;六是富者。”

1893年8月,石川伍一被派往天津,蒐集中國海軍方面的情報。這位石川沒有辜負日本軍方,後來居然能夠接近到李鴻章身邊的親人併成功獲取重要情報,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首先以日本松昌洋行職員身份,結識了清軍駐天津護衛營的弁目汪開甲,經由此人認識了清政府掌管軍火製造與買辦的重要機關----軍械局的書吏劉棻[fēn]。石川用金錢和歌妓誘惑了汪、劉二人,不久,他就在劉棻的引薦下,見到了軍械局總辦張士珩,此人正是李鴻章的外甥。

石川伍一多次向張士珩送金錢財物,並送其一個色藝雙絕的妓女,張士珩財色兼收,對石川日益信任毫不設防。

石川經劉棻介紹又認識了一位天津電報局的職員。並用重金收買他提供有關中國海軍的情報。1894年7月21日,正是這個電報局職員,秘密交給石川有關李鴻章令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派船運兵增援朝鮮清軍,濟遠、廣乙兩艦護航的啟航具體日期密電。

與此同時,夜宿於張士珩公館的日本妓女,也從張士珩處發現並抄錄朝鮮清軍將領轉達李鴻章面諭的密函。這封密函與電令相互佐證:中國即將運兵增援駐朝鮮清軍的情報準確無誤!

在日本海軍對豐島海面上的中國艦隊發動突然襲擊的同一天,日本陸軍第九混成旅團,接到情報後的日軍臨時改變進攻牙山清的作戰計劃,突襲成歡,猝不及防的清軍很快潰敗,日軍取得朝鮮陸地首戰告捷。而“清軍已經移師成歡”的重要情報,是如何洩密的呢?

提供這一重要情報的人,正是1888年被派往中國,受日本諜王荒尾精指揮的玄洋社社員,浪人山崎羔三郎。

1893年,山崎羔三郎奉命來到山東威海,刺探清軍的情報,賄賂清軍頭目後偽裝藥材商人混入駛向韓國的船。他化名常志齋,先在當地朝鮮居民中賣藥,後通過他們介紹,把藥賣給清軍駐牙山軍營。清軍牙山陣地的地形和兵力部署,被他觀察得清清楚楚,並將其繪成地圖,伺機交給日軍。

7月24日,駐牙山清軍將領葉志超、聶士成接到李鴻章電文“和議決裂,速備戰守。”遂決定移師成歡。山崎羔三郎遂暗中跟蹤觀察,發現清軍移師,立即向旅團長大島義昌報告清軍撤離牙山,移師成歡。大島義昌得到情報,立即決定改變作戰計劃,率部向成歡疾進。7月29凌晨2時,日軍趁蒼茫夜色,打得清軍措手不及,順利攻佔成歡。

豐島海戰和成歡戰役,分別是中日兩國海軍和陸軍的第一次交鋒,日軍海陸兩戰大獲全勝,日本間諜對於勝利貢獻極大,這深刻影響了日本軍界入侵中國的佈局,從而開始大規模常態化派遣間諜來華,在以後斷斷續續持續幾十年的中日戰爭裡,中國各地隨處可見從事間諜工作的日本浪人。以至於蔣介石在抗戰後曾感嘆:我所見的日本人沒有一個不是日本間諜。

資料附錄:

川上操六(かわかみ そうろく1848.12.6-1899.5.11)日本鹿兒島縣人,子爵。薩摩藩藩士出身。畢業於藩校造士館。早年參加鳥羽、伏見之戰。歷任藩兵分隊長、近衛營長、少校、步兵團團長、仙台鎮臺參謀長、大校、參謀本部次長、少將、近衛第二步兵旅旅長、參謀次長兼道會議議長、中將、參謀本部次長、大本營兵站總監、參謀總長、上將。是日本軍制改革者之一,曾起草《野戰要務令》。與桂太郎、兒玉源太郎並稱明治陸軍三羽烏。

荒尾精(あらおせい、安政6年6月25日(1859年7月24日)- 1896年(明治29年)10月30日)並不是簡單地以一個功勳卓著的間諜而被記入史冊,除了在最危險的敵後身體力行、出生入死外,他更多地還是被看作一個思想家,一個“興亞主義”的先驅。

有關他的首部傳記,1910年在日本出版時,題目就是《巨人荒尾精》。他的同胞稱他為“東方問題興亞大策之中樞人物”、“東方誌士中之泰山北斗”。根據黑龍會《東亞先覺志士列傳》記載,著名的軍國主義者頭山滿甚至誇之為“每五百年才降世的一大偉人”,“西鄉隆盛之後之一大人傑”。如果說虛構人物007是冷戰時期西方間諜的象徵,那麼,歷史人物荒尾精就是日本近代諜報史上的007——不,確切地說,他就是那個指揮最精銳的“00系”間諜們的幕後黑手M先生。

(本文為 紀錄片人陳欽 與 愛奇藝 共同投資製作的百集大型歷史解密紀錄片《中日百年抗戰全紀實》的文字稿。紀錄片人陳欽 授權 高會民 更新紀錄片文字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